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29亿元贷款助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2021/01/26/ 15:21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是贫困群众下山入川、脱贫致富的基础性保障工程。2020年,农发行甘肃省分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大型特大型安置区,持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全年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29.3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3倍;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贷款余额41.16亿元,增幅204.21%,是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11.6倍。对全省万人以上安置区做到了信贷服务全覆盖,支持800人以上安置点21个。

  帮助下山入川群众“能致富”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是全省唯一的万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群众“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如何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关键就是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古浪县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位于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项目依托海升集团和全球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优势以及区位资源优势,总投资4.12亿元,计划建设12万平方米智能果蔬综合型玻璃温室1栋,配套建设综合办公楼、餐厅等,购置设备164台。在获悉项目融资需求后,农发行省市区三级行主动对接,全程跟进,量身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创新采取“政府+龙头企业+银行+贫困户”的支持带动模式,审批古浪县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7年期扶贫固定资产贷款3亿元,采取保证担保方式解决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难题,并在建设期内利息给予当期LPR利率基础上减100个基点,可为项目企业节约利息支出近3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400多名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惠及全县13个乡镇、121个行政村(其中深度贫困村72个)、移民安置点搬迁人口6.24万人,将显著增强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

  据悉,2020年,农发行甘肃分行投放贷款达23.76亿元,支持易地搬迁迁入地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扶贫车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物流设施建设等产业类项目30个,直接带动迁入地人口5.92万人稳定增收。

  “扶贫先扶智”

  会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有西北教育名县的盛誉,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因盛产高考状元被誉为“状元县”,“三苦两乐”的精神深入人心,教育已是会宁的品牌代言。农发行开展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投放教育扶贫中长期贷款2亿元,支持会宁县四个教育扶贫中长期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易地搬迁后续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会宁县进城入园、“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子女入学问题,为当地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贷款支持的教育扶贫项目位于进城入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完成会宁县新北小学、会宁县科创中学、会宁县第六幼儿园、会宁县第九幼儿园四个建设项目,涵盖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主体工程及其附属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直接服务人口4020人,可解决425名易地搬迁适龄儿童入学问题。

  圆了迁入地群众的“安居梦”

  寒冬数九、白雪皑皑,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麦积区乡村振兴农村供水及污水处理项目热火朝天的施工状态。这个涵盖全区17个乡镇、162个村镇的项目,对提升当地饮水安全能力、有效解决污水污染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资金的匮乏曾经成为制约项目如期建设的“头号问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的问题无法解决,项目推进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幸亏市农发行主动对接,会同我们研究制定针对性贷款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在调查上报、审议审批等环节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及时审批并投放贷款2.67亿元,帮助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保证了项目如期施工。”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天水市麦积区宜源水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舜说道。

  据悉,麦积区乡村振兴农村供水及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3.35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7个乡镇的原供水站进行改造提升、新建21个村级小型供水设施和13座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建成后,既能解决迁入地供水设施简陋、污水处理工艺陈旧等问题,更能提高水质水量,满足村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惠及15个安置点28.56万贫困人口。

  下一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将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深化与各地发改部门的协同联动,持续加强工作衔接,做好项目储备对接,执行好差异化特惠政策,共同推动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金融服务长效机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到2025年底帮助搬迁群众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实现“能发展、可致富”。(杨文旗)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