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21/03/11/ 15:27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庆邦,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胜和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文涛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决策部署,发挥部门协作综合监管优势,大力优化消费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先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庆邦先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胜先生和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文涛先生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先生介绍情况。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

  王忠习: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今年的“3·15”是第3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21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守护安全,畅通消费”。本次新闻发布会,是省市场监管局3·15系列专题活动之一,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部署要求,引导经营主体规范经营,指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畅通,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示市场监管部门坚决守护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首先,我代表省市场监管局,对各位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向大家简要通报2020年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消费维权工作情况。

  2020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各级消费者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积极推动消费维权协同共治”要求,围绕“凝聚你我力量”消费维权年主题,始终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行业自律,保障消费畅通,有效缓冲了疫情对市场消费带来的影响,为经济复苏和健康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面疫情大考,抗疫保供彰显责任担当。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和市场监管专责组作用,制定出台《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28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意见指南,及时禁止活禽销售,严格管控聚餐活动,积极推进文明餐桌,多措并举稳供保价,全力推进疫情期间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应急审批(备案)医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31家,审批注册(备案)医用防护产品61个,公开曝光5批51起典型案件,在疫情期间迅速稳定了市场秩序。针对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牵头抓实“物防”工作,采取设立监管“总仓”、落实提前报备等9项措施,全面推广“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全力阻断了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渠道。

  二是增强底线思维,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全省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国家级4个、省级113个、市级110个;“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单位已达到3.3万余家,超额完成了2.5万家的年度目标;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11.6万批次,检验量达到4.2批次/千人,超过国务院规定的4批次/千人,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是坚持民生至上,药品监管能力全面加强。紧盯药品安全红线,加强高风险产品监管,及时在源头发现和化解风险隐患,有力保障了全省药品安全。组织开展药品GMP、GSP符合性检查、飞行检查,开展执业药师挂证、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行动,抽检疫情防控类19种化学药品、中成药和35种中药饮片共540批次,合格率100%。查办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案件939件,移送司法机关12件,罚没款1070.6万元。

  四是瞄准关键环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措施得力。全面落实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省累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及检验检测单位1.9万家,检查设备7.2万台(套),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进入率达到在用直梯的97.2%,处置电梯困人5071件,解困12257人次。

  五是突出重点领域,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推进。重点对钢筋、水泥、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等获证企业强化监管,组织专项检查,督促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在全省范围内完成涉及77种工业产品、3683批次监督抽查工作,对农用化肥等3种农资产品开展110批次省级专项监督抽查。

  六是净化消费环境,消费者维权效能不断提升。联合省消费者协会在全省开展“质量放心、服务放心、价格放心、环境放心、维权放心”为主要内容的“放心消费承诺活动”,全省9万多家企业、商家踊跃参与,5050家主动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的企业商家被评定为“放心消费单位”,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全年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7077件,案值3865.28万元、罚没金额8302.07万元,查处案件、案值、罚没款同比分别增加10.25%、101.51%和103.89%。大力推进“互联网+消费维权”新模式,打造形成甘肃12315“五线合一”新品牌,全年受理咨询、投诉、举报40.8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690.95万元,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不断提升。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法律赋予市场监管部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以“国之大者”的高站位、与时俱进的大视野、系统集成的新理念,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置于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秉承忠诚干净担当强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实干服务经济发展“两大使命”,持续构建全省市场监管大格局、大融合、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五大目标体系”,紧紧围绕“守护安全,畅通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科学研判形势,主动适应变局,创新消费维权体制机制,推进消费领域信用监管,加强消费领域综合执法,突出消费新业态监管,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积极实施12315平台并线运行,着力打造社会共治、部门协作、消费者参与、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共建共治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消费在安全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局长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甘肃省食品安全整体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如何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庆邦

  王庆邦: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甘肃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省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行动,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推进“食安甘肃”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着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食品安全防线,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是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坚持和加强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党组会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调研;省委、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年度重要考核项目和重点督查内容,强化评议考核、督查督办、责任约谈,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各级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制定食安委成员单位主要规则,14个市州政府及兰州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食安委主任,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前所未有。

  二是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8项44条工作任务,明确了食品安全该谁管、该管什么和该怎么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供了坚实保障。全省14个市(州)、兰州新区和86个县(市、区)出台加强食品安全的具体措施,省、市、县、乡四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基本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修订《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制定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要求、公筷公勺分餐夹使用规范、食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4个地方标准,监管基础更加扎实。

  三是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从群众最关心、最担忧、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在全国率先制定方案,组织实施乳制品质量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双安双创”示范引领等“食安甘肃”建设十大攻坚行动。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和“陇原护老”整治行动,有效打击了假冒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突出问题。文明餐桌行动全面推进,校园“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全域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命名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5个,评价验收39个。大力推广应用“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单位达到3.3万家。开展“昆仑”“清源”“净流”和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300余件,罚没金额2100余万元。加强重点场所疫情联防联控,持续排查冷链食品风险,指导服务复工复产复学,积极帮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四是安全形势稳中向好。2020年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32大类11.6万批次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检验量超过4批次/千人,总体合格率为95.62%,相比2019年提高了0.33个百分点,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到100%。群众关心的薯类和膨化食品、蛋制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等8类食品合格率为100%;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饼干、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豆制品等15类食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2020年,我省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餐饮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水果制品、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食品监督抽检问题发现率较高,主要表现在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不符合标准要求。二是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超量或违规使用农兽药。三是农村食品市场问题还是较多,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山寨食品转移到农村食品市场。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下一步,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用最严谨的标准为食品安全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用最严格的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底线,用最严厉的处罚坚决遏制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用最严肃的问责推动履职尽责,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广“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运用,大力实施“互联网+透明车间、阳光仓储、明厨亮灶”,通过透明、阳光的监管推动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二是持续聚力攻坚。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强化综合执法、协同监管,持续开展十大攻坚行动和各类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文明餐桌”行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严防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构建共治格局。加强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社会共治共享,夯实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食安甘肃”。

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药品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我省在打击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胜

  王胜:

  感谢记者朋友们对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视、关心、支持。药品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工作。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场监管局和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导向,坚持监检结合,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力保障了全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2020年甘肃省在打击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防范安全风险。加强对疫情防控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抽查检验力度,全面落实日常检查、飞行检查、有因核查、跟踪检查等措施,特别对全省疫苗、血液制品、注射剂及特殊药品等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监管视线,紧盯原辅料管理、生产工艺执行、产品检验落实、前处理和提取等关键环节,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切实防范安全风险。全省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66404家次,对高风险企业、特殊药品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和飞行检查78家次,监督检查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40399户次。

  二是加强抽样检验,保障药品安全。充分运用产品抽检手段,依法组织开展抽查、检验检测及后处理等工作,重点加大对使用范围广、不良反应集中品种的监督抽检力度,以检验结果为导向,强化风险研判,开展定向检查,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移交稽查部门及时立案调查。完成国家抽检计划抽样278批次,完成药品省级抽样3251批次,发布药品质量公告3期,基本药物合格率生产环节为100%,流通环节为99.72%,中药材中药饮片合格率99.5%。全省累计抽检疫情防控相关药品540批次,检验合格率100%。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守住安全底线。组织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中药饮片质量安全和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等专项整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6500多人次,约谈相关企业417家,责令限期改正15家,立案调查2家,检查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及其门店2149家、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23家,受理“两品一械”投诉举报6036件,接收国家药品网络交易监测系统平台移交问题线索4起,均已核查落实并在网络系统中答复。

  四是加强稽查执法,落实行刑衔接。建立以药品稽查为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全环节联动,投诉举报、不良反应、审评认证、检验检测等机构协同配合的案件查办工作机制,开展药品行政处罚案件攻坚清零行动,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协作,加强行刑衔接,坚持处罚到人,向社会公开处罚信息,始终保持对药品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查处“两品一械”违法案件939件,罚没款1070.6万元,责令停产停业4家,吊销许可证6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2起。特别是疫情期间配合公安部门,查处销售假劣“口罩”、利用网络发布虚假销售“口罩”信息案件各1起,追缴假劣一次性口罩20箱,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下一步,全省药品监管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导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药安为先”,聚焦“强党建、保安全、促发展、追先进”目标,战疫情,抓改革,强基础,转作风,打牢“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智慧监管”三大基础,构建“药品安全责任、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四大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机制,着力提升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坚决守住药品安全底线,促进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可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药品安全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们真诚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与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共治共享药品安全。

  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随意涨价和乱收费一直是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问题,针对老百姓反映的有关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文涛

  何文涛:

  根据我们综合统计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信息、舆情监测、群众来信来访和日常监管执法发现,2020年,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水、电、气、暖价格及安装收费问题。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些公用企业等市场主体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者自定收费标准,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及利用行业优势资源,采取一些违规措施,使消费者接受不合理服务条件,收取不合理费用。

  二是物业、停车收费问题。这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物业公司不按等级收费,收费标准不公开、不透明;经营性停车场所不计时收费、超标准收费等。

  三是涉企收费问题。这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不落实国家减免费优惠政策,对企业擅自增加增设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运用必要的监管方式及执法手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和重点检查,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规制和严厉打击。2020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价格、收费方面的案件359件,实施经济制裁3629.65万元,公开曝光典型案例41起,对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保护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1年,我们将继续聚焦这些热点问题,以增进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减费降费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组织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价格收费监管,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和企业利益的行为。

  一是认真做好水、电、气、暖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工作。我们将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己任,进一步加强水、电、气、暖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坚决督促相关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取消国家明令禁止收取的开户费、接口费、接入费、入网费、通气费、点火费等,严肃查处相关单位、企业自立项目、自定标准乱收费的行为。

  二是加强物业服务和停车收费监管工作。我们将重点整治物业服务企业违反价格管理规定或者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重复收费、强制服务或者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停车收费监管方面,我们将重点查处社会化停车场不按规定计时收费,不执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收费,以及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等不正当价格、收费行为。

  三是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今年,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六稳六保”工作部署要求,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重点,在全省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查处商业银行、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不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减费降费优惠政策,不按规定停征有关收费项目、免收有关费用、不按要求降低收费标准等行为,严厉查处一批、通报一批、公开曝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顶风违法违规收费增加企业负担的负面典型,确保每一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

  借此机会,我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通过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等有效途径,向我们举报价格和收费方面的违法行为,提供违法线索,我们将认真受理,坚决查处,及时回应。

  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事关人身和财产安全,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何文涛:

  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甘肃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特种设备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事关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更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在册特种设备211667台(套),在用特种设备146059台(套),另有在用压力管道32157条,在用气瓶71万只。

  2020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各项部署要求,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可控、稳中向好,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和重大社会影响事件。具体来讲:

  一是各类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去年,我们结合安全形势,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组织开展了重大节假日和重大节会期间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会同多部门联合开展液化石油气瓶和瓶装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大型游乐设施、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专项整治,不断加强电梯维保、气瓶充装等特种设备许可获证单位省级监督检查,着力构建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同时,依托特种设备信息化监管平台开展“精准化、菜单式”隐患治理。全年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事故隐患0.97万条,有力守住了安全底线。

  二是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力惩处。2020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2万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及检验检测单位1.9万家,检查设备7.2万台(套),查处严重违法行为70起,责令停业整顿9家,查封扣押设备290台(套),实施经济处罚284.79万元,受理并办结相关投诉举报492件。

  三是电梯安全运行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始终把电梯安全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全力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截至2020年底,已纳入全省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电梯直梯71496台,占直梯总量的97.2%,全年累计实施电梯应急处置5071次,解救受困人数12257人。持续提升电梯维保质效,督促电梯维保单位落实责任,电梯日常维保工作得到有力加强,电梯安全运行得到了基础性保障。全年全省共维保各类电梯80857台,确保了群众乘梯安全。积极推进电梯责任保险,不断提高电梯保险覆盖率,有效发挥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事故赔偿和风险预防作用。

  四是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得到持续提升。省局发布了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报告,为广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工作指引。全省各级以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系列宣传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充分营造了企业和社会公众自我守法、自觉用法的安全法治氛围。

  虽然当前我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风险隐患,有些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依然不到位。一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法制意识淡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自查留于形式,风险隐患治理还存在死角和盲区,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风险依然较大。比如,气瓶充装使用环节风险隐患依然突出。二是公共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有差距。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监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依然有较大差距,推动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及维护保养责任落实仍然不到位。比如,电梯困人事件依然多发频发,群众投诉举报较多。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普及不到位。社会公众特种设备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知识欠缺,违章操作、违规使用等问题依然突出。比如,一些群众安全乘梯意识淡漠,不正确使用不规范操作引发事故的情况还偶有发生,液化气瓶超期未检仍然继续使用,安全风险隐患较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努力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能力,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总体目标。

  一是狠抓风险防控,严守安全底线。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构建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二是深化监管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电梯监管改革,不断强化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责任落实,狠抓电梯维护保养质量提升,不断降低特种设备故障率,有效保障群众乘梯安全。

  三是严格监管执法,推动责任落实。以开展各类执法检查为载体,综合运用行政执法、警示约谈、信用监管、公开曝光等方式,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和震慑打击力度,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精准监管。不断强化特种设备信息化监管,以特种设备监管平台等“互联网+监管”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提升监察效能,实现精准监管、科学监管、高效监管。

  五是健全责任体系,汇聚监管合力。持续推动特种设备相关企业、监管部门、检验机构、行业部门等各方责任落实,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努力推动构建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

  主持人:

  感谢解答,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经营者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理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