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金昌专场)实录(文+图)

 2021/06/17/ 11:03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17日上午,中共甘肃省委在金昌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金昌专场),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金昌市委常委、金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金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小庚,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鲜舜文共同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展现“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刘晓文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甘肃省委“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金昌专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全面展现我省各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对红色遗址和纪念地保护使用情况,经省委领导批准,省委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州委书记和党委宣传部、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以及基层先进党组织、基层优秀党员代表等,为媒体朋友们讲述甘肃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生动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

  今天,我们在“祖国的镍都”——金昌举行实地新闻发布会,邀请到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女士,金昌市委常委、金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先生,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女士,金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小庚先生,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鲜舜文先生,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展现“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香港驻甘、省市4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感谢大家的到来。新闻发布会全程将通过“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客户端、“甘肃发布”微信公众号、“甘肃发布”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金昌日报、金昌广播电视台、盛世永昌、金川宣传微信公众号,今日金昌、看金昌、爱永昌等新媒体客户端也将进行直播。

  首先,请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女士做介绍。

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

  张永霞: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金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谢省委宣传部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首先,我代表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和全市人民,欢迎媒体界的朋友们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金昌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金昌因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是世界500强企业金川集团总部所在地。这里藏金聚宝、资源富集,镍储量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铜、钴储量居全国第二,铂、钯、锇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196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聚宝盆”、难得的“金娃娃”。

  金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坚守信仰、舍身报国的红色基因和“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是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红西路军与敌人鏖战永昌,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祖国建设时期,一大批镍都开拓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金昌,顶风沙、战戈壁,一举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钴的历史,甩掉了贫镍国的帽子;1981年设立地级市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谱写了市企融合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篇章,镍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苦干实干、奋勇争先,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了金昌贡献!

  我们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并实施“两区两城两融合”的发展思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打造“1+5”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产业链,数字经济、新能源、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五个百亿产业链,建成技术先进、设备一流的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和西部首家网络货运数字平台,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等新兴产业势头强劲,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形成,金昌国家级经开区进位提升实现突破,金昌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2020年全市GDP总量是建市初的110倍,人均GDP达到80030元,是建市初的75.1倍,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高质量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

  我们坚持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紧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瞄准脱贫攻坚薄弱环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精准施策、尽锐出战,永昌县“插花型”贫困县摘帽,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圆满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去年以来,我们全面启动乡村振兴三年计划,抓两头、带中间,先进村扬优势、做示范,薄弱村夯基础、补短板,中间村学先进、抓提升,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兴业带富工程、培根铸魂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我们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老问题没有反复、新问题没有发生,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长势良好,多种野生动物重现保护区,生态安全保护屏障越来越牢固。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全省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确立“祁连山生态修复义务植树周”,森林覆盖率由建市初的4%增加到18.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23.77平方米,全市林地面积由56.1万亩增加到257万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蓝天碧水等“十大专项行动”,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近年来均保持在300天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昔日的矿区小镇进入了全国宜居城市百强行列,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坚持以改革添动力,纵深推进国资国企、行政机构、农业农村、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政策稳定、竞争公平、服务高效、成本优惠的营商环境“金”名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以上,90%以上实现“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市场主体较“十二五”末增长46.67%,“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成为全市各级干部的共识和自觉。坚持以开放增活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金川集团开展保税混矿业务,申报建设金昌国家级经开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入围全国外贸百强市。坚持以创新激潜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金川集团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国家镍钴工业基地战略性基础原材料和战略性新型材料并重并举发展,全市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8件、排名全省第三。

  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十三五”以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年均保持在80%左右,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2662元、16789元,是建市初的62.7倍、112.7倍。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诉求,依法理顺市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三甲医院实现“零”的突破,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以铁路、公路、航空、信息等为架构的立体化交通、信息网络完善通达,所有行政村实现办公场所、农村社区、文化广场、客运站点全覆盖,城市公交实现国有化运营。健全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机制,全力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精致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4%,市区建成区面积是建市初的3.82倍,连续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省内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乡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金昌模式”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宣传对象之一。平安金昌、法治金昌建设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我们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风清气正劲足的干事创业环境加快形成。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着力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德才标准,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对“硬腐败”保持“零容忍”持续抓,对“微腐败”“软腐败”深入抓,健全完善决策、执行、监督、考核闭环制度机制,成立重点工作推进落实领导小组,一月一督查问效,每半年一观摩评比,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成果,每季度听取一次重点工作汇报,真考核、真奖惩、真使用,激励干部用心干事、公心干事、干净干事,营造了风清气正劲足的干事创业环境,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回顾建市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到,金昌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奋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两区两城两融合”的发展思路,聚力打造镍铜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创新集聚区、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服务“东数西算”发展数字经济,着力建设精致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奋力建设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金昌,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持人:

  感谢张书记的介绍,下面进行提问,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金川集团公司成立60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面对“十四五”,又将采取哪些举措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金昌市委常委、金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

  王永前: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公司成立62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几代金川人秉持“矿业开发、产业报国”的初心和建设发展中国镍钴工业的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依托资源禀赋,深耕科技创新优势,逐步建成了工艺装备领先、产业成龙配套、业务全球分布的特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成为全球第四大镍生产商,第三大钴生产商,全国第一大铂族金属生产商,第四大铜生产商。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93位,位列世界500强第369位。

  进入新时代,公司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改革统揽、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思路及举措》,明确了做精传统支柱产业,调整资源结构,做深有色金属新材料,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四大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并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攻坚行动作为重要载体抓实落地,全面提高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

  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产镍超300万吨、铜超1000万吨、钴15万吨、铂族贵金属65吨、黄金105吨、白银3700吨,实现营业收入23676亿元,利税总额超885亿元。同时,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掌握了多项世界领先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实现了我国镍钴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变。

  “十四五”时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战、“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攻坚战、“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攻坚战,这四大攻坚战;有力推动“生产经营转型增长”、“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转型转化”、“发展质量转型增效”、“公司治理转型提升”,这五方面的转型升级,奋力实现营业收入过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过2000亿元、利润总额过100亿元等奋斗目标,努力创建社会尊敬、员工幸福的世界一流企业。

  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请问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金昌市是如何开展的?有什么特色亮点?

  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

  陈华: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非常感谢新闻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对金昌党史学习教育的关心关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紧扣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市情实际,高站位部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三个到位”,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的速度力度。我们坚持“动员部署、组织推动、宣传引导”三个环节一体谋划、同步实施、全面到位,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启动,有序推进。中央和省委动员会议召开后,2月28日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制定印发《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40名精锐骨干,组成5个专责工作组和6个巡回指导组,具体指导、督促和推动全市工作开展。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闻令而动,迅速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在各级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组织开展全媒体集中采访、抖音话题挑战赛等活动,刊发宣传报道7200多篇,加大稿件推送力度,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播金昌稿件194篇;加强社会宣传,利用户外电子屏,公交出租车载LED屏以及灯箱展板、灯杆道旗等宣传载体,在“一场三站”和广场公园、城乡道路、办公场所、楼院小区,广泛布设播放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标语口号,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四学联动”,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深度。我们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全面推行领导干部领学、党史宣讲促学、党员干部自学、红色教育悟学“四学联动”机制,创新方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委(党组)通过理论中心组、专题读书班、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专题学习2600多次、研讨交流1360多次。组建领导干部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巾帼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百姓宣讲团5支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伍,高精度、全覆盖开展党史宣讲620多场次,受众达8.5万多人次。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红船精神代代传”、红色音乐舞台剧《焉支花开》展播等特色教育实践活动860余场,参与活动3.2万余人次。

  三是强化“五个结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亮度。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学习教育始终,深入开展调研访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梳理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3060项、单位帮办实事2476项、市管党员干部帮办实事17644 项。在推进项目清单落地上,我们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精致文明城市相结合,用心用情办好为民实事,努力把学习成效转换为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成果。截至目前,全市上下为群众帮办实事9100多件。

  四是聚焦“六个体现”,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厚度热度。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上、体现在城乡融合发展上、体现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体现在防范化解风险上、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努力用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强大力量攻坚克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深化拓展学习教育上下功夫,在全力以赴帮办实事上下功夫,在全力加强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在从严从实加强巡回督导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加力提升、保持高位。

  科技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请介绍一下金昌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关情况?

  金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小庚

  赵小庚:

  首先,感谢新闻界朋友对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关心!下面,我就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981年建市以来,市委不断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产业布局、党员流向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调整变化中逐步发展,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形成了大抓基层、抓实支部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全域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和党建工作信息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截至2020年底,全市党员总量已达43335名,比建市之初的14698名增长约3倍;全市党的基层组织达到1854个,比建市之初的659个增长近2.8倍,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一是强基固本建强战斗堡垒。坚持把标准化理念贯穿基层党建全过程,分领域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考评体系,常态化对标学标用标,全覆盖开展“评星定级”工作,以“比”的机制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得到优化提升,高标准完成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9.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提高到96.4%,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达到100%;139个村和43个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

  二是分类施策提升党建质量。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各领域基层党建法规条例,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农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连续7年向贫困村、经济薄弱村选派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年收入2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2.6%。在城市,全力推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领域党组织互联共建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网格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构建了区域共建、市企联动、党群互融、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在国有企业,坚持“四个同步”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在机关,积极开展“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着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建立市、县两级党工委,成立律师、互联网等7个行业系统党委。同时,公立医院、中小学校等党建工作同步推进、齐头并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坚持把抓好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坚决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基层,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中奋勇争先、冲锋在前,始终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党徽在一线熠熠生辉”,彰显了党的严密组织体系的强大组织力、行动力和战斗力,彰显了广大党员在关键时刻、危险关头的责任担当,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问鲜舜文书记,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谈谈你身边村庄面貌、老百姓生活有哪些变化?

  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鲜舜文

  鲜舜文:

  我出生在新粮地村,从村上的一名村医到成长为村上的党支部书记,我见证了新粮地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新粮地村,群众住的土坯房,走的石子路,乡亲们生活贫困,有个头疼脑热宁愿硬扛着也不愿花钱,得了大病更是无能为力,村里的庄稼全靠大田漫灌,既费水又费人工,乡亲们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种了地就得死守庄稼,没办法外出打工,去城里打工就只能撂荒土地,一些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渐渐丢失,婆媳不和、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我们村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群众也有更多的时间,在务农的同时学习一技之长,进城务工,乡亲们的收入翻了一番,“钱袋子”逐步鼓了起来,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住上了高标准农宅,旱厕都改成了水冲式卫生厕所,村里修建了休闲娱乐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如今,走在新粮地的大街上,整洁的村庄,漂亮的房屋,整齐的绿化带,穿梭的小轿车,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们的心里感觉亮堂堂的。村上也跟进开展了“婆媳互夸会”“孝善宴”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婆媳关系改善了,家庭变得和睦了,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也消失了,家家户户形成了争当好媳妇好婆婆的浓厚氛围。近年来,新粮地村先后获得“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千村引智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和“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我们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党的伟大成就和百年奋斗目标,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全村上下投身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党有号召、我有行动”成为了全村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我坚信,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新粮地村农民的收入将不断增加、生产生活环境将不断改善、文明乡风将不断深入人心,新粮地村群众的日子将会越来越红火。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五位发布人,感谢到场的媒体朋友。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