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融媒体

【筑巢引凤 智汇陇原】宋振峰:永久奋斗 奔跑逐梦

 2021/06/28/ 11:21 来源:新甘肃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

  26年前加入甘肃日报这个团队时,我就开始寻觅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为之奋斗努力。这么多年来,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在前辈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虽然自己离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距离还很遥远,但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心目中越来越清晰。

  今年,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从党史中,我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深深地感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着“记者”这个行当的内涵。但不论岁月如何变迁,要想成为一名好记者,必须传承初心和信念,永远保持人民情怀、反映群众呼声、记录伟大时代。

  一

  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照亮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一代代共产党人汇入信仰的洪流,不屈不挠的奋斗、义无反顾的牺牲、改天换地的豪情,推动百年中国的浩荡前行。

  20多年来,作为一名记者,我接触到无数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把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时代壮歌。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90年,甘肃日报刊发了《六老汉的头白了 八步沙的树绿了》这篇消息,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了八步沙“六老汉”的感人事迹。2019年5月,当我和同事前往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采访时,我原本想,作为一个老典型,这次写不出啥新意吧?!

  通过深入采访林场场长郭万刚等治沙人,我们敏锐地发现,当六老汉相继在治沙一线谢幕后,他们的后代扛起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接过治沙的重任,在祖国的大西北续写了三代“愚公”治沙的传奇。

  自己老了,还有子孙。面对父辈们的约定,第二代治沙人当年在“治”与“不治”间也曾经徘徊犹豫、艰难抉择。但最终,他们从当初的不理解、不认可,到如今又鼓动自己的孩子参与进来,将治沙的接力棒手手相传,将绿色梦想铸成黄金信仰。

  我们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一组系列报道,首次将八步沙三代治沙人的接力精神以文字的形式在媒体展现。报道刊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20多年来,作为一名记者,我庆幸,能够零距离接近像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这样的典型人物,用崇高信仰涤荡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名记者,我光荣,能够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的先进典型,通过媒体的力量,让一个人感召千千万万。

  重温理想,感怀使命。进入新时代,更为壮阔的图景在我们眼前展开。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媒体人比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挺起新闻工作者的“精神脊梁”。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

  百年道路,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立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牢记“人民”二字,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此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镌刻出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甘肃,以敢死拼命的精神,砥砺前行。

  2014年8月15日,在连续工作超过17个小时后,45岁的原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和衣睡在办公室里,再也没有醒来。

  这个戴着眼镜的海归博士,最终选择用生命为“苦瘠天下”的家乡亲人奔出一条脱贫之路。

  然而,县长,办公室,猝死,这3个关键词使柴生芳去世的消息一时引起网络热议。网上出现了不少怀疑他“畏罪自杀”等无端猜测和恶意嘲讽。

  关键时刻,甘肃日报以主流媒体的担当,站了出来。在报社领导的指挥下,在老师同仁的指点下,我接连采写了20余篇有关柴生芳事迹的稿件,一举扭转舆情。最后,柴生芳被树立为全国重大典型。

  从误解他到理解他,再到唤起更多的人仰望他、追随他,柴生芳以生命引领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手握的那支“笔”能够忠实记录这份热爱与忠诚,他用生命点亮的那盏灯就会照得更远、永不熄灭。

  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从业之初,前辈老师就教导我,只有腿往老百姓身边跑,屁股坐在老百姓的板凳上,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不敢懈怠。我常常坐汽车、乘火车,走遍了陇原大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那些年,成为甘肃日报社下乡采访最多的记者之一。自己先后有20多篇稿件获中国新闻奖和甘肃新闻奖,正是得益于此。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离人民更近些,再近些,才能记录下最真实、最鲜活的样本。这些年,我和同仁频繁奔赴一线,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一起见证,记录脱贫攻坚的时代篇章。通过我们的努力,众多默默无闻的贫困地区受到关注,这些地方奋力脱贫的干事创业精神和干部群众面貌得到了极大的展示。

  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当秉承优良传统,永远在路上,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鼓与呼。俯下身、沉下心,才能推出“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察民情、听民声,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三

  百年薪火,自强不息。百年党史,既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精神赞歌,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从大革命失败到建立中央苏区,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长征胜利,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肃清“十年文革”影响到实行改革开放,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系列艰辛曲折,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斗争史。

  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从历史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

  当下,传媒业面临深刻变革。融合发展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自我革命。2019年底,我到甘肃日报旗下的甘肃农民报工作后,在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农民报的全体同仁一道,以媒体深度融合为抓手,全面推进甘肃农民报综合改革。

  我们打通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最大限度加大原创新闻生产能力。现在,甘肃农民报渐渐有了“海陆空”的立体作战能力,由“一纸文稿”形成了“文图音频”多元产品。

  我们全面实现先端后报采编流程重构再造,建立健全融媒体采编工作制度。形成了以报纸为依托,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甘肃”客户端“三农”频道,以及抖音、快手、头条号等第三方平台为一体的全媒体宣传矩阵。

  我们建立薪酬体系改革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团队活力,使甘肃农民报采编队伍向一支既能做版、又能写稿,对镜能讲、举机会拍的全媒体队伍进军。

  改革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如果抱着歇歇脚、松口气的心态,不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不下大决心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就会随时可能被媒体融合的大浪掀翻、淹没。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宋振峰,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农民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版发行先进个人、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十七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