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甘南专场)实录(文+图)

 2021/06/30/ 09:2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30日上午,中共甘肃省委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甘南专场),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甘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哲军,甘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瑜,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俊师,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刘晓文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甘肃省委“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甘南专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全面展现我省各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对红色遗址和纪念地保护使用情况,经省委领导批准,省委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州委书记和党委宣传部、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以及基层先进党组织、基层优秀党员代表等,为媒体朋友们讲述甘肃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生动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

  甘南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如今的甘南走出一条有民族特色、区域特点、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今天我们邀请到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先生,甘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哲军先生,甘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瑜女士,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俊师先生,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香港驻甘、省市4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新闻发布会全程将通过“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客户端、“甘肃发布”微信公众号、“甘肃发布”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甘南日报,甘南广播电视台,新甘南APP,甘南广播电视台抖音号、头条号也将进行直播。

  首先,请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先生做介绍。

  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  

  赵凌云: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相逢在金城兰州,向大家介绍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非常感谢省委宣传部搭建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的平台。首先,我代表甘南州委、州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给予甘南的关注关心和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甘南州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地、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结合部,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85年在甘南考察时指出,甘南是“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实现现代化的跳板”。甘南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早在1926年,我党早期著名革命家宣侠父就在玛曲、夏河等地开展革命工作,组织成立“藏民文化促进会”,在甘南草原上播撒革命的火种,领导藏族人民开展反抗封建军阀的斗争,开创了我党民族工作的先河。1935年9月、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甘南,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俄界会议、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等攸关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重要会议,留下了腊子口战役遗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崔谷仓开仓放粮、临潭新城苏维埃遗址等许多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藏民喇嘛为周恩来治肝病”“一枚珍贵的红军印”“尼傲村民帮红军架桥”“肋巴佛领导甘南农民暴动”等红色故事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宝贵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奋进,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州经济发展从百废待兴走向多业并举,基础条件从一穷二白走向日新月异,生态环境从恶化退化走向有效治理,社会事业从极度落后走向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从积贫积弱走向富足富裕,走出了一条具有甘南特色、区域特点、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

  奋进途中,我们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脚踏实地、顽强拼搏,创造了甘南发展的人间奇迹。自治州建立初期,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甘南经济实力实现大幅飞跃。202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9.06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9.67亿元,分别是1953年的487倍、5961倍。事实雄辩地证明,甘南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甘南大地发生的历史巨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英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无比优越,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印证了党的治藏方略的无比正确。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有甘南幸福美好的今天;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甘南才能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奋进途中,我们大力发扬敢死拼命奋斗精神,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实现了战胜贫困的千年夙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要求,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3.9万户17.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30.43%下降为零,全州于2019年提前一年整体脱贫摘帽,甘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升,2020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29元,是1953年的45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56元,是2004年的5.8倍(2004年起开始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全州人均寿命由建州前的34岁,提高到2020年的66岁,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奋进途中,我们高度自觉坚决落实两山理念,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扛起了生态报国的甘南担当。甘南作为黄河上游三大水源涵养区之一,以不足黄河流域5%的流域面积,产出了黄河流域20%的水资源量,贡献了黄河中下游40%以上的径流量,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补给区,是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加快推动甘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全州各级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修复、水土保持等一大批生态工程项目,有力促进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确保了生态环境持续安全。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甘南州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持续稳定。近几年,全州没有新建一座水电站、没有新开发一座矿山、没有污染一条河流,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家园得以休养生息。2015年以来,我们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整治环境顽疾,以伤筋动骨之痛革除陈规陋习,以脱胎换骨之变求转型跨越发展,并制定颁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将环境治理正式纳入了法治化轨道。“环境革命”彻底擦亮了甘南底色,有力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大力推动了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了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的美丽蜕变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全域无垃圾”已成为领先涉藏地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启动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五无甘南”创建行动,持续放大“环境革命”品牌效应,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迈出了“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的坚实步伐。

  奋进途中,我们全力破解基础条件短板弱项,抢抓机遇、狠抓项目,推进了城乡面貌的美丽蝶变。精心谋划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夏河机场建成通航,临合高速建成通车,西成铁路开工建设,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截至2020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705公里。以“青藏之窗·雪域羚城”州府合作市为中心的8座高原新城拔地而起,饮水、电力、通讯、网络等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城镇综合服务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7%。2015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以“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累计投入156亿元,建成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生态文明小康村1603个,覆盖了全州54%的自然村,彻底改变了农牧村面貌。甘南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成功经验,被国家作为甘肃省改革开放40周年唯一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建设高品质、升级版生态文明小康村1430个,到2025年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奋进途中,我们聚焦聚力绿色发展主攻方向,立足优势、深挖潜力,加速了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建州前,甘南基本上是农牧业为主,工业处于空白。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奋斗,经济结构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转变,经济实力实现质的飞跃。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目标,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牦牛、藏羊、蕨麻猪、丛岭藏鸡等生态畜牧业和藏中药材、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经济林果、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业快速发展,实现由增产向提质的转变。拉卜楞、冶力关、扎尕那等重点景区的基础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旅游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167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18—2020年100个“旅游减贫案例”中甘南独占鳌头荣获3席,创造了全国市州第一。

  奋进途中,我们始终坚守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守正创新、综合治理,夯实了涉藏地区的执政根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努力奋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及时有效应对突发舆论事件,持续强化网上网下舆论引导、舆情监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扎实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带”行动,2017年甘南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推行“群众管理群众、僧人管理僧人、基层管理基层”“十管十防”和“网格化+十户联防”基层治理机制,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以正风肃纪凝聚党心民心,开展扶贫领域、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净化优化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持之以恒抓好稳定、生态、发展“三件大事”,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南而不懈奋斗。

  主持人:

  感谢赵州长的介绍,下面进行提问,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甘南州的特色亮点是什么?阶段性成效有哪些?

  甘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瑜

  马瑜: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甘南州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目标、总要求,强化学习宣教,营造浓厚氛围,大办民生实事,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再洗礼、初心上再觉悟、使命上再升华、忠诚上再淬炼,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开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南的强劲动力。

  一、立足本土资源,红色教育润心灵。用甘南党史鼓舞甘南人,让红色资源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载体。依托迭部红色研学基地、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玛曲宣侠父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突出“直观性、参与性、互动性”,精心打造以“俄界会议”遗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战役纪念地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重点的红色行走路线,创新推行“献、缅、誓、颂、践、悟”六种红色教育模式,着力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红色课堂,通过“红色教育+党支部+体验+提升”的形式,将红色资源延伸到党史课堂,使党史学习教育更赋新意。截至目前,仅迭部县三大红色研学基地已累计接待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四川、青海等地及省内党员干部参观瞻仰、学习培训9223批次26.6万人。

  二、创新拓展方式,特色宣讲接地气。着眼打通宣传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玛曲县成立“齐哈玛女子马背宣讲团”、欧拉秀玛乡“马背牛背宣传队”、河曲马场“马背宣传队”,确保偏远牧区群众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注重运用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大众话语讲好党史故事,新编50余首红色“花儿”小调广泛传唱党的革命历史、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聘任老红军亲属、老党员、老干部、退伍军人当好“红色宣讲员”,成立“草根宣讲团”“红色蒲公英宣讲队”,深入村组社区、田间地头,通过板凳会、炕头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红色“小故事”讲述革命、建设、发展、稳定“大道理”,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党史专题宣讲1200余场次,受众达16.2万人次。各媒体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平台发布重点报道2490篇3000余条/次。专栏“百年党史甘南记忆”阅读量达2084.1万,讨论3212条,同时带动“花样甘南dou芬芳”、“五无甘南”等热点老话题阅读量持续上涨。

  三、紧盯急难愁盼,为民办事暖人心。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五个一批”,开展“两大行动”,健全“四项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提升、城市管理、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心工程,主动化解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群众诉求,集中开工151个重点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保障、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截至5月底,全州共梳理认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1262条,其中州级层面50条,8县市1212 条,帮办民生实事类373条、建设民生工程类289条、落实重点任务类228条、解决突出问题类117条、完善政策措施类110条、建立长效机制类95条,已落实301项。合作市重点民生项目引洮(博)济合供水工程于5月13日试通水,有效解决了市区及周边10多万群众和5万余头牲畜的饮水水源问题。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甘南州2021年“春季返岗”就业巡回招聘活动,举办现场招聘会8场次,5100余名应往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入场求职,有力促进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四、着眼铸魂育人,文艺精品展风彩。创作《握住世界的手》《同舟》等红色歌曲,编排大型红色革命题材舞台剧《腊子口·1935》,创拍制作《红色土司》《迭山情》等红色电影,拍摄《红色甘南》纪录片,制作推出《追忆·红军在迭部》栏目5期,举办“党的光辉照耀甘南”主题党史展览,编印《三军过岷山-红军长征过迭部史料集》等文集,面向五湖四海讲述甘南红色故事、传播甘南红色声音、展示甘南红色形象。特别是音乐剧《达玛花开》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为原型,展现了甘南大地正在发生的史诗性巨变,4月20日在甘南大剧院首次演出,5月17日在甘肃大剧院精彩上演,已在省内巡演8场次,受众6000余人。该剧成功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出剧目,并获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剧目奖。

  五、坚持学史力行,“五无甘南”创新路。坚持把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五无甘南”创建行动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净土”,全州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100%;培育“沃土”,全州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100%;厚植“乡土”,废旧农膜、塑料袋等“白色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净化“水土”,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农药彻底退出甘南市场,持续放大“环境革命”品牌效应。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要求,将改善人居环境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村景共融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以迭部县高吉村、碌曲县尕秀村、临潭县庙花山村、舟曲县土桥子村、合作市俄合拉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生态文明小康村遍地开花,实现了从先行先试到全面推开,极大提升了农牧村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不断释放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的局面。

  主持人:

  谢谢回答,请继续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问甘南州作为黄河上游地区,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

  赵凌云:  

  非常感谢大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视关注。

  甘南黄河流域包括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5县1市,土地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7.9%。黄河干流在玛曲境内全长433公里,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美称。近年来,甘南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科学编制了《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了以“一源区、二主线、三空间、三流域、六重点、六产业”为重点的“123366”发展战略,谋划了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和黄河文化建设等在内的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工程,储备重大项目78个,总投资1284.87亿元。

  制度建设方面,我州先后出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南州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建设“生态甘南”的实施意见》《甘南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办法》《甘南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及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行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职责,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责任,建立健全了相关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保障和规范了甘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生态保护方面,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总投资44.51亿元的《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20年)》,1.45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治理鼠害草原1573.5万亩、流动沙丘3.55万亩、沙化草地10.69万亩、退化草原116万亩,核减超载牲畜92.4万个羊单位。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持续稳定。

  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着力构建梯次化生态产业体系,出台《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实施意见》和生态产业发展方案,建立了以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两大首位产业,中藏医药、清洁能源、通道物流、数据信息等产业互为补充的生态产业体系。同时,我们还积极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实施专业化养殖为重点,加快联户牧场、育肥小区、专业户建设,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经济林果业和林下产业,通过实施涉藏地区青稞基地及产业化工程、高原优质油菜、高原夏菜、高原藏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了“高原、绿色、生态”品牌,初步构建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2020年全州生态产业增加值达到39.65亿元,占全州GDP总量的18.1%。

  黄河文化方面,依托“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等学术平台,深度挖掘黄河流域历史、民族、生态、农耕、游牧等优势文化资源,保护传承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夏河人”重大考古发现研究宣传力度,加快《格萨尔谚语》等书籍翻译工作,搜集整理“插箭节”、南木特藏戏等非遗项目资料,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多维度全领域发展。临潭万人扯绳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主持人:

  谢谢回答,请继续提问。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请介绍一下甘南州在增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引领作用、服务中心大局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甘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哲军

  吕哲军: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提升农牧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上下功夫,正在把农牧村党支部锻造成脱贫带富的“主心骨”,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引领发展的“火车头”。

  一是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我们坚持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作为乡村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编译印发了藏汉双语版《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有效提升了党务工作者对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熟悉度。采取分年度、分批次创建达标的方式,推动农牧村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尤其是在2020年,结合“一十百千万”旅游标杆村建设,推进15个标杆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全面达标,并采取县市交叉指导共建的方式,打造了104个农牧村标准化样板党支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二是扎实推进“四抓两整治”措施。我们把“四抓两整治”作为破解农牧村基层党建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全方位推动落实。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方面,着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先后公开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184名、大学生村文书662名。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7.7岁,实现“一肩挑”608个村、占91.85%,村班子队伍实现了“一降一升”的目标。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方面,统筹整合资金8680万元,新建和提升改造村级阵地325个。按照开放式、服务型和“十有”标准,对村级活动场所合理设置、科学布局,阵地功能持续完善。抓基层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坚持组织生活与中心大局高度融合、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了组织生活计划、提醒、评估制度,常态化开展“三亮四进”活动,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督促组织生活严格规范开展。抓基层基础保障方面,建立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组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把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提高到5万元、3万元。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先后投入资金8250万元,扶持199个农牧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收益达5万元以上的498个村。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方面,认真落实“四个一”措施,近年来,共整顿各领域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89个,并对2014年以来的59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成效全面“回头看”,确保整顿工作落实见效。同时,大力整治涉黑涉恶和党员信教问题,有效纯洁了村干部和党员队伍。

  三是稳步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在运用甘肃党建的同时,投资60万元,开发建成了甘南州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覆盖全州662个村、2.8万名农牧村党员。按照“年计划、月发送、季评估”要求,定期向各农牧村党组织发送学习计划,推送藏汉双语学习视频和文章,通过后台监督,提醒农牧村党组织及时组织党员开展相关知识学习和测试,实现了广大党员在线学习、支部活动在线组织、上级党组织在线管理。

  主持人:

  谢谢回答,请继续提问。

中青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发挥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咱们的曲瓦乡城马村是如何探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

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俊师

  张俊师:

  今年来,我们村党支部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重点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上下功夫,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组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法人,结合城马村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继续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等特色产业的种植,结合乡村旅游,着力加强农业产业的龙头带动,不断完善科技示范园的智慧化农业技术,扩大基地规模,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大力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

  二是打造“田园城马、英雄故里”的党建品牌,深入挖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的事迹,讲好英雄故事,深深感受张小娟同志扎根基层、奉献乡土,把自身价值与党的事业相对接,把个人使命与人民的期盼相融合的崇高精神。聆听英雄故事、欣赏田园风光,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提升城马村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并不断挖掘本村传统文化。将城马社火、广场舞、罗罗舞、刺绣等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发扬。

  三是以王森林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阳光林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龙头企业为基础不断扩大核桃、无刺花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再度打造有机农场、高端农场和亲子农场等。以“五无甘南、美丽舟曲”为契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严格治理污染,积极开展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生态环保意识等。

  四是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建设模式,以城马村各合作社为依托成立联合党支部,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并围绕强化村党支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地位这一主线,优化村党组织设置,结合城马村各项产业发展实际,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对织密农村党组织体系,根据党员所处区域和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划分党小组,建强党的活动阵地,丰富党员组织生活,着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引擎。

  五是加大人才振兴力度。积极探索挖掘本土人才,对人才进行分类备案,结合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乡村讲堂、领域专家培训、观看先进工作案例、相互切磋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使本土人才真正为城马村各项产业发展服务并积极成立人才工作室。

  主持人:

  谢谢回答,请记者朋友再提一个问题。

中国妇女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五年多来开展的“全域无垃圾”只是“环境革命”的序曲,“五无甘南”才是“环境革命”的主体。请问,实现“五无甘南”的节奏和目标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赵凌云:  

  实现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全州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甘南融入现代化进程的突围之举。关于实现“五无甘南”的节奏和目标,我们有自己独特的表述,那就是:一年打响,释放甘南“力”;两年打通,凝聚甘南“情”;三年打透,叫响甘南“绿”;四年打成,塑造甘南“美”;五年打红,释放甘南“好”。

  全域无垃圾:就是对日常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专门分类处理,全面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2021年,合作市城区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县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到2025年,合作市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县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两个街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全域无化肥:就是全面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有效遏制土壤板结、农作物品质下降的现状。2021年,有机肥替代化肥替代率达到100%,集中养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1个等级。到2025年,集中养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

  全域无塑料:就是在2015年开展禁塑的基础上,提升标准、扩大范围,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购物袋、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面签、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宾馆、酒店、民宿、超市、景区等场所限制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全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塑料污染得到坚决遏制。

  全域无污染:就是州域内排放的污染物远低于环境承载能力,大气、水体环境质量优良比例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安全可控。在目前各项环境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基础上,2021年,合作市及七县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全州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全域无黑臭水体。到2025年,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全域无公害:就是推进农产品质量管控,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农产品。2021年,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农药,规范使用生物农药。到2025年,全域农产品的农药及其他污染物残留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创建省级农产品安全示范县4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260个以上,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以上,打造“甘味”农产品品牌20个以上,所有农产品达到绿色标准。

  谢谢。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四位发布人,感谢到场的记者朋友。

  从6月9日开始举办的“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通过实地与集中发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反映了党领导甘肃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探索实践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了建党百年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明天就是我们党的百年华诞,我们一起祝福我们伟大的党永葆生机、朝气蓬勃,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祝福我们伟大的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安康。

  “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部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