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化视点】焉支山下的深情咏唱

 2021/07/29/ 06:0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谢晓玲 刘伟业

【文化视点】焉支山下的深情咏唱

《焉支花开》剧照 任 磊

《焉支花开》剧照 任 磊

  谢晓玲 刘伟业

  “壮士西行魂犹在,狼烟烽火作尘埃,血染祁连山添彩,凌云壮志奏慷慨。壮士西行魂犹在,狼烟烽火作尘埃,云中谁寄家书来,又见焉支满山开。”日前,金昌市原创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在兰州黄河剧院精彩上演,随着《焉支诀》的旋律响起,在场观众仿佛被带入那段红色记忆中。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鏖战永昌,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红色题材原创音乐剧《焉支花开》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创排而成。

  

  2020年,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永昌期间的战斗事迹和英雄人物原型故事为基础,金昌大剧院演艺公司历时12个月创排完成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剧情根据西路军前进剧团的真实故事创排。这支成立于川陕革命根据地通江县的剧团,曾经被亲切地称之为“军中百灵”。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40多天的日子里,西路军在永昌八坝、东寨、新城子等地及永昌县城,与敌人浴血奋战。

  永昌县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战场之一,是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重要见证地。这里留存的每一处战斗遗址、流传的每一个革命故事,皆是西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这些独特的革命文化资源,成为《焉支花开》创作的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撑。

  《焉支花开》以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地域、真实的人物为基础,用艺术的手法塑造了安黎明、廖新华、王雪梅等一批鲜活的艺术形象,运用舞台艺术手法,通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再现了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人场景。

  

  1936年冬的河西走廊,祁连山下,金水河畔,古老的水磨“吱吱”作响,冬日的田园雪花飘落——《焉支花开》故事就从金水河畔引出,带着观众走进那段红色岁月。

  这一年,苏维埃政权在永昌县建立,劳苦大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红军宣传队进驻金水乡途中,从敌人手中解救了青年学生王雪梅。被红军救下的王雪梅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在宣传革命思想、帮助劳苦大众过程中和宣传队长安黎明、队员廖新华(“小快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宣传队在赴前线演出途中遭遇敌人包围,“小快板”及许多宣传队员壮烈牺牲。她们在花一样的年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英雄篇章。

  半个多世纪后,安黎明与王雪梅重逢,缅怀“小快板”及长眠于祁连山下的战友,她们再次合唱《焉支花开》,缅怀烽火岁月,畅谈美好生活。

  一幕幕艰苦卓绝的斗争场景,一个个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形象,在观众眼前生动回放……据了解,《焉支花开》已累计演出25场,受到了广泛好评。

  三

  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在《焉支花开》的创作过程中,金昌大剧院演艺公司邀请省内知名导演团队、作曲人员深入永昌烈士陵园、新城子镇大沽政治部旧址、永昌西路军指挥部旧址等地采风,实地调研收集创作素材,进行剧本撰写和音乐创作,所有演员由金昌大剧院演艺公司演职人员担任。

  在剧目排演过程中,演职人员、创作团队赴红色遗址、遗迹聆听讲解,接受教育。排练中,所有演员下苦功、练真功,用心用情演出,力求用精彩的表演展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和不朽的精神。

  今年以来,金昌市开展了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展演活动。一场演出、一次感动、一次洗礼,参与《焉支花开》排演的过程成为助推演员成长的营养剂,他们被西路军的故事深深打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有2人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7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4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演英雄、学英雄,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这是演员们共同的心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