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项重大决策对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
记者获悉,作为拥有近4万个网点广泛覆盖城乡、网络深度下沉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12345”的工作框架和“十大核心项目”,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致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据了解,“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将力争每年涉农贷款投放不低于5000亿元,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重点推进“十大核心项目”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服务乡村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强力支撑。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邮储银行基于长期服务“三农”的积极实践与探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明确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框架和实施路径。
邮储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介绍,邮储银行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12345”的工作框架和“十大核心项目”,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积极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建设行动、农村改革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据介绍,“12345”中的“1”是坚持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条主线”;“2”是发挥“线上+线下”和邮银协同两项优势;“3”是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银企银政对接、邮银协作三大平台;“4”是对接农户与信用村、农村资源、政府政务、集团会员四类数据;“5”是建设县域农村生产经营、日常消费、涉农产业生态、集团协同、农村政务五类场景。
“十大核心项目”是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线上产品提升、“邮E链”平台、政府数据采集和对接、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生态版图、邮银协同的惠农合作、母子协同的“三农”生态建设、“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三农”金融品牌建设等十大项目。
谈到如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邮储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汪丽霞认为,批零联动、板块协同正是邮储银行的优势所在。利用这一优势,邮储银行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农业农村生态圈以及县域核心项目群三大生态场景,着力做好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客群、政府机构、农业农村C端客户、R端客户五大基础核心客群的综合金融服务,持续构建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的生态版图。
加快“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
作为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如何保障“十大核心项目”取得实效?邵智宝介绍,“十四五”期间,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仍然是邮储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通过重点抓好“数据赋能、协同赋能、场景赋能”三个赋能,让“十大核心项目”真正发挥效用,让金融服务“精准、高效、无感”。
强化数据赋能,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为亿万农户提供精准金融服务。高质量有价值的数据是做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和关键。对此,邮储银行将按照“内部挖掘+自主采集+外部对接”的思路,进一步整合行内“三农”客户数据资源;加快农业农村数据自主采集,通过“党建+信用村”“产业+信用村”等方式,推进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村”建设融入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加强与政府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业企业、商圈市场等外部机构的互联互通,力争用2-3年时间,建成一个多维度、高价值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亿万农户精准画像、主动授信,提供综合服务。
强化协同赋能,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让亿万农户享受“速度+温度”的高效金融服务。线上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改善客户体验,但农业农村全面数字化还需要一个过程,面对面的暖心服务也必不可少。邮储银行将继续发挥线下资源禀赋,加快线下网点智能化转型,推动线下业务数字化改造。同时,加大县域地区手机银行推广力度,不断丰富手机银行功能,提升线上金融服务能力,将手机银行打造成为广大农民的随身银行。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赋能,为农村客户提供既有温度、又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强化场景赋能,构建“三农”金融生态圈,为亿万农户提供“无感”金融服务体验。服务乡村振兴,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必须走开放合作之路,将“三农”金融服务广泛嵌入农业农村各类场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感知服务”变为“无感应用”。邮储银行将加快“三农”金融服务“输出”步伐,从“C+B+G+P(C是指消费者、用户,B是指企业、组织,G是指政府,P是指Post邮政)” 四端出发,充分利用邮政集团资源优势、邮惠万家直销银行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与政府、企业、协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五大平台合作,加快县域移动支付场景建设,推进银行与企业、政府和农户日常生活消费场景的紧密融合,加强金融与集团寄递、电商等场景的整合和叠加,将金融服务嵌入农村政务、教育、医疗、电商、农资购销、特色产业链群、专业市场等应用场景,通过打造众多“三农”服务“小场景”,构建“三农”服务“大生态”,为广大农村客户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无感化”金融服务体验。
多措助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当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国家“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责任担当”邵智宝表示。
据介绍,为了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邮储银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授信准入、尽职免责等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参照行内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政策,制定了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措施,在信贷规模、授信审批、机构设置、定价授权等方面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政策倾斜。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持续加大脱贫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制定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深入开展脱贫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动银行基层机构与基层党组织“双基”联动,利用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等力量,积极满足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贷款需求,支持其发展生产。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支持脱贫地区县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
此外,邮储银行将持续把在脱贫时期打造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等好模式持续巩固扩大,继续为这些脱贫地区提供信贷助力,教育支持和技能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
县域消费信贷余额超8000亿元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全面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政策引领下,广大的县域百姓刚性住房和购车需求得到了有力释放。据邮储银行消费信贷部总经理李静姝介绍,在支持县乡百姓购房购车需求方面,邮储银行围绕渠道、服务与合作伙伴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发挥渠道优势,服务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加大了县及以下区域住房贷款的投放,不断强化与优质开发商的合作,为县乡百姓购房提供更有力支持,助力实现县乡百姓的安居梦想和新型城镇化的纵深发展。
二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在县乡地区的服务能力。邮储银行坚持科技赋能,围绕全方位的贷款服务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信贷服务模式。县域百姓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银行及线下网点等多种渠道申请消费贷款,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快速审批,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反馈申请结果,基本可以实现车贷当天放款。
三是携手合作伙伴,提供更优惠的消费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强化合作推动,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县乡百姓提供更优惠的消费金融服务。与汽车厂商联合打造了面向农村地区客户的低利率专属贷款产品,同时着重强化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作,让县乡百姓在享受新能源汽车15%低首付基础上还能获得更优惠的贴息政策支持。今年下半年到明年3月,邮储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乡村加邮购车季”主题活动,携手10余家合作汽车厂商,精选20款以上活动车型,合作推出零息贷款金融优惠政策,为县乡百姓在家门口看车选车、贷款买车提供方便、带去实惠。
据了解,截至一季度末,邮储银行在县及以下区域消费信贷余额超过8000亿元,占全行消费信贷结余的比重达36.31%,切实助力县域地区居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邵智宝表示,“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将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定位,持续加强科技赋能,加快“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跑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8月03日邮储银行:力争“十四五”时期每年涉农贷款投放不低于5000亿元
- 2021年08月03日提出“12345”工作框架和“十大核心项目” 邮储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再出实招
- 2021年08月02日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成功举办2021年柜员技能竞赛
- 2021年07月30日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获评2020年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A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