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
——《藏文通用词典》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始末
《藏文通用词典》作者马进武先生。(资料图片)
中国出版政府奖是衡量一个出版社社会效益和出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三年一届的评奖是党和国家对出版界的一次巡礼和检阅。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会7月29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我省5个奖项上榜,其中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通用词典》获图书提名奖。
8月6日,经读者出版集团联系,记者见到了《藏文通用词典》编辑出版的幕后英雄,他们“现身说法”讲述了该部作品鲜为人知的编纂故事,再现了精品著作成书的艰辛历程。
机缘巧合达成合作意向
一部获奖精品,必然凝结着众多人的心血和智慧,是多方力量合作的完美表达。
《藏文通用词典》的作者马进武先生又名华瑞桑杰,1931年出生于武威市天祝县,1954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后留校任教,如今已年逾九旬,在藏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藏语成语词典》《藏语语法明灯》等多部优秀的著作。特别在藏语言文字和《格萨尔》研究领域卓尔不群,曾获文化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奖”“甘肃省园丁奖”等荣誉,并作为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提起《藏文通用词典》的编纂出版,甘肃民族出版社副总经理、副总编辑隆英忠把时间拉回到了2013年。当年9月,在一次交流中得知马进武老师花了多年时间编了一部藏汉词汇对照词典,特别有价值。“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有些激动和兴奋,但对于能否争取到这部书稿没有一点把握,于是我将书稿的事先向上级汇报,在得到社领导的支持后拜访了马老师。”拜访的结果让隆英忠异常惊喜:“热情的马老师得知我的来意后,合作事宜谈得很顺利,并就书稿后期的修改达成初步意见,同意与我社合作出版。”
在隆英忠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与马进武交流。热情诚恳的马进武,言谈举止间蕴含着老一代知识分子渊博儒雅、温和敦厚的为人师表风范。时年83岁高龄的马进武,功成名就,桃李天下,完全可以尽享天伦之乐,但他仍然心系藏族文化发展大业,这种奉献和担当精神,让人心生敬意。
57000张手工卡片震惊四座
“在多年的民族语言教学工作中发现,一直通用的《藏汉大辞典》是1985年编纂出版,之后再无权威藏汉双语词典问世。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词汇不断出现,原有词典已不能满足教学及读者的需要,于是,我决心编写一本更加完整、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藏汉文对照词典。这是我要重新编写《藏文通用词典》的初衷。”干练的言辞中,马进武的理想与抱负表达得淋漓尽致。
堆积如山的《藏文通用词典》书稿清样。(资料图片)
各类回收纸盒的再次利用。
1996年,马进武正式退休,从此,他全力以赴投入词典的编写,开始做资料收集工作。这之后,他又花了十多年时间,查阅了无数资料和文献,采用手写卡片的形式,将自己遇到的新词汇逐条编写,并分类整理,暂时命名“藏汉词汇对照”。
搜集整理资料期间,看到马进武对堆在书案上的卡片爱不释手视如宝贝,夫人为此感动,为了让有更多的卡片书写资料,马进武的夫人不放过身边任何可以利用的材料,对废弃信封、文件袋、药品包装材料也纳入收集范围,之后裁剪成手掌大的卡片供先生使用。在每张卡片上,马进武记录了藏文词条及对照的汉语,并作了详细的批注和修改。当承担编辑任务的隆英忠看着堆积如山的57000张手写卡片时,他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隆英忠第二次与马老师见面,是在书稿编写过程中,在深入交流中,隆英忠才了解到这部书稿的珍贵和编写不易。
事实上,在隆英忠接触书稿前,马进武的学生周华(原甘肃民族出版社副社长)时任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已就这部词典的出版与马老师进行了沟通,想要争取到书稿的出版权。但由于书稿全部为手写,并且分成了一张张卡片,排版录入难度较大,中国藏学出版社未能与马老师的意见达成一致,最终未获得马老师的出版授权。而马进武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甘肃民族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诚恳洽谈,以及对出版这部书的热情和不惧困难的态度,才决定将这部汇聚了他毕生学识和多年心血的作品交给该社出版。
由于当初堆积如山的没有刻意按逻辑顺序整理,面对海量的整理工作,隆英忠既心疼又发愁。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他担心年迈的马进武吃不消,只能经过两次深入交流委婉传递整理逻辑。2015年是隆英忠第三次与马进武见面,这次,隆英忠如愿以偿见到了完整的书稿,他难掩内心的震惊和喜悦,但对于能否顺利完成出版心中忐忑不安。
攻坚克难扫除“拦路虎”
理想中的书稿是完成了,但出版又遇到了新难题,这也是让隆英忠忐忑的“拦路虎”。
出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录入和排版:一是因为卡片琐碎、数量大、手写字迹不易辨认;二是因为录入时始终要兼顾藏汉文键盘的转换。马进武的书稿多达57000张,而且是藏文,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录入工作量超乎想象,录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时切换汉藏输入法,没人愿意揽此活。
让人欣慰的是,成立于1957年的甘肃民族出版社,是省内唯一一家具有藏文出版资质的出版社,经过6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出版经验,加之此前出版了一大批在业界有影响力的精品图书,形成了藏学和民族文化两大出版特色和优势,丰富的业务资源为《藏文通用词典》出版提供了保障。
按常理,在一部著作的出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录入和排版,一是因为卡片琐碎、数量大、手写字迹不易辨认,二是因为录入时始终要兼顾藏汉文键盘的转换。马进武老师的书稿多达57000张,而且是藏文,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录入工作量超乎想象,在录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时切换汉藏输入法,没人愿意揽此活。
得知隆英忠遇到的困难后,单位领导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给其大力支持。并明确书稿体例、编校、装帧方面交由隆英忠全权负责。由于该社的藏文编辑缺乏词典出版经验,因此该社藏文编辑部购买了市面上所有的藏文词典和藏汉对照词典学习借鉴,并反复开会讨论应该使用多大的开本、什么字体、字号更符合读者使用习惯,汉语注释怎么才能更准确,封面如何设计,书名叫什么更恰当等等问题。
确定了图书体例后,隆英忠寻遍了整个甘肃排版印刷单位,没有找到能够录入藏文的排版公司——当时已经几乎无人使用手写书稿,更不要说是如此庞大的藏文手写书稿。
于是,隆英忠又多次赴青海向同行寻找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熟人的介绍下,隆英忠找到了西宁德隆印刷厂,经过双方再三研判,对方才答应承接这项工作。随后,按照藏语词汇的顺序开始了书稿的录入和排版工作。为防止卡片顺序混乱,该社编辑们纷纷将所有卡片打孔穿线,分类整理后交排版公司。录入后,词典共有2200多页,约有57000多词条,共计176万余字。 在内容编辑校对方面,隆英忠反复认真校对,再聘请藏学专家学者审稿把关。全书前后共校对了10余次。
传承创新终得功成名就
历经数载磨砺,《藏文通用词典》终在2018年底成功面世。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读者出版集团成立70周年之际,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通用词典》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这份荣誉,是甘肃出版人献给党的百年华诞的最好礼物。
记者采访得知,自2011年至今,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甘肃民族出版社争取到了20多个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项目,其中《藏文通用词典》就是2015年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项目。
6月12日,《藏文通用词典》摘奖消息传来,隆英忠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马进武老师,并与老人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孜孜不倦的专家学者的学识和奉献精神,出版事业才有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们永远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隆英忠感慨地说道。
“作为一名藏族学生,通读《藏文通用词典》后感触最深的就是‘新’,比1985年出版的《藏汉大词典》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一些新词的藏汉对照在词典里都能查到;还有就是‘全’,里面具体的注释让读者在学习汉语时,能迅速、准确地查阅到自己想知道的释义内容。”出生于甘南州合作市的藏族学生娘格东主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责任编辑隆英忠
甘肃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党晨飞告诉记者,《藏汉大词典》获奖,足以证明只要本着对作者、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出版工作,以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部作品,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就能够更好地为出版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李维琴 实习生 白豪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8月12日【校园文学】图书馆的月亮
- 2021年08月12日这里书香四溢——天水市秦州区图书馆见闻
- 2021年08月08日兰州市图书馆采取“出一进一”限流措施
- 2021年07月29日平凉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全省业内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