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掌子沟乡曹家坡村王彩霞一家邀请帮扶干部过中秋。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宗和
且喜人间好时节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兰 天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2020年底,临夏县整体脱贫摘帽。今年中秋节,是乡亲们脱贫后迎来的第一个中秋节,记者来到脱贫之后的乡村,看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大早,家住临夏县掌子沟乡曹家坡村的王彩霞就在厨房忙碌着,摊饼、撒糖、压花、封边……饱满的月饼芳香四溢,这已经是王彩霞做的第五锅月饼。今年除了送左邻右舍,还要邀请亲朋好友和帮扶干部一起来品尝,因为今年的这个中秋节是她脱贫后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对他们来说意义特别。
“现在大家都脱贫了,过上了幸福生活,乡亲们却没有忘记我们,今天还特地邀请我们一起过中秋、吃月饼,月饼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咬上一口甜到心里。乡亲们的认可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临夏县掌子沟乡曹家坡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张焘颇为感动。
在帮扶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曾被认定为贫困户的王彩霞和丈夫努力奋斗,成功脱贫。如今王彩霞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王彩霞说:“现在房子盖好了,家里种了8亩地,养了8头牛,丈夫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儿子也毕业工作,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有信心!”
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在惠民佳苑易地搬迁安置点,各家各户不时传来切菜、炒菜的声音,田尕林家里也不例外。田尕林儿媳在厨房里忙着,妻子在一旁打下手,锅里的肉不停在翻滚,鲜香的味道充满整个新居,厨房内锅碗瓢盆奏响了“丰收曲”,客厅里欢声笑语充满了“幸福味”。
2019年,随着临夏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田尕林一家搬离了以前的危房,住进了水、电、暖、天然气齐全的楼房,他们的生活迎来了新的曙光。环顾田尕林的新家,入眼之处整洁宽敞,厨卫家具一应俱全。“这是以前没敢想的好日子。”田尕林说,“搬迁前,我们的住房条件十分艰苦,吃饭取暖主要靠烧柴,一到冬天,日子就不好过。搬迁后,住房条件变好了,生活便利了许多,孙女上学方便了,我们特别满足。过了中秋就是国庆了,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田尕林说。
西峰区后官寨镇联合村孙彩玲制作的传统月饼。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路世玲
宰羊过中秋 三代庆团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李 文
今年的中秋佳节,对于环县合道镇陈旗塬村袁胜伟一家来说,别有味道。不仅一家三代团圆,还有自家烙制的月饼、超市里购买的水果,而且这是他家第一次宰羊烹羊肉过中秋节。
过中秋节,宰只羊,在袁胜伟以前看来,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近年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袁胜伟走上养羊致富之路,羊存栏由起初的10只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只。靠着养羊收入,他操办了儿子的婚事,迁入了新居,购买了小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个月前,我将30只育肥羊卖给了县里中盛公司,收入4万多元。今天中秋节,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从外地回来了,一家三代人团圆,宰只羊过节,值得!”袁胜伟高兴地说。
今年56岁的袁胜伟从成家那时起就开始养羊,每年保持在10只左右,因为喂养方式粗放等原因,养羊收入仅够维持一家生计。2017年,环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中盛公司,高质量引领全县羊业发展。中盛公司不仅办起了规模化的屠宰及羊肉深加工厂,还在全县各村遍地开花建起养羊合作社。“县上铺开摊子发展羊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为啥不迈开步子养羊哩!”袁胜伟决定扩大养羊规模。
他从中盛公司购回5只基础母羊,从农户手中再买了一些绵羊基础母羊,迅速扩大养殖规模。棚圈紧张,他贷款扩建棚圈;草料短缺,他就近流转土地种植饲草。一年后,他家羊存栏超过200只,年收入15万多元。“我养了半辈子羊,这是我赚得最多的一桶金。”袁胜伟说,“有了这第一桶金,我发展羊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袁胜伟又购买了11只湖羊,新建了一座标准化羊暖棚,养羊产业发展迅速驶入了快车道。如今,他已成为陈旗塬有名的养羊明星户。
“要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养羊技术,淘汰掉一些次类羊,扩繁一些优质湖羊。在饲喂技术、饲草料配方、疫病防治等多个方面,都要更加科学规范,确保羊存栏稳定在500只左右,年出栏超过1000只。”袁胜伟和儿子袁勇盘算着,“这样年纯利润就能稳定在30万元左右。”
收入高了,日子好了,这个中秋节,他们宰羊庆祝,一家人在团圆中叙亲情、话增收,感受着美好生活,憧憬着未来发展。
平川区的脱贫群众在易地搬迁的新房里过中秋。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吴文莉
景美年丰月更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 泳
通讯员 魏永刚 吴文莉
花好月明中秋夜,年丰景美团圆时。中秋假期,在白银市各地,人们品民俗、赏美景,感受传统文化,共度中秋佳节。
今年48岁的叶丙刚,是平川区种田乡五星村村民,日前,他家迎来了搬迁到楼房里的第一个中秋节。因为在兰州上班的女儿要回来,一大早,叶丙刚就上集市买来了肉菜和水果,为一家人中秋团圆做准备。
“在新房里过中秋节,我也‘奢侈’一下,给老人和孩子做些好吃的。”叶丙刚边说边忙活,不一会,餐桌上就摆满了丰盛的饭菜。
叶丙刚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全家住着下雨就漏的土坯房,家庭收入靠几亩薄田。后来,得益于扶贫好政策,他们一家搬进了城里的易地搬迁新楼房。扶贫工作队还为叶丙刚找了一份卡车司机的工作,为他的妻子找了一份小区物业的工作,两口子每月收入加起来有6000多元,住房和就业问题同时得到了解决。
如今,叶丙刚的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共产党好啊,没有忘了我们困难群众。”叶丙刚连连说道。
在平川区电力路街道,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大家一起做游戏、吃月饼、拉家常,进一步增进居民邻里感情,营造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
街道向阳社区党委副书记米宝说:“在中秋佳节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但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同心力,很受大家欢迎。”
层峦起伏的山、绿意盎然的秋,描绘着如诗如画的美景。在传统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也迎来了大棚蔬菜的丰收。
在村民韩永东的蔬菜大棚内,辣椒通红、长势喜人。“家里3个孩子都回来团聚了,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吃上自家种的辣椒、西红柿,真的很开心。”“拾掇”着属于自己的丰收果实,韩永东激动地说,这几年,在党的政策帮助下,家里种了4座大棚,同时还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院子也修葺一新。
“现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我对依靠蔬菜产业致富也越来越有信心。”韩永东说。
中秋佳节,生活好起来的农民群众合家团聚,吃月饼、说变化,其乐融融。会宁县柴家门镇何门村村民童晓义说:“新建的房子住得挺好,老人、孩子身体健康,大家在一起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生活很幸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20日丰收花开 幸福绵长——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特别节目关注兰州新区
- 2021年09月15日【小康圆梦·看甘肃】碌曲尕秀村:格桑花开幸福来
- 2021年09月12日好山好水好生活——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特别节目聚焦合水
- 2021年09月12日“芬芳产业”开出幸福花——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关注瓜州三道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