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续写丝路新篇章丨嘉峪关:丝路新“语”促文旅融合发展

 2021/10/18/ 15:29 来源:央视网 记者 王小英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在嘉峪关关城,来一次“仿古出关”,跟网红“关长”互动,便可获得独一无二的“关照”;

  在嘉峪关方特丝路神话主题公园,丝绸之路这个大IP被应用在游乐项目设置中,游客可沉浸式体验丝路故事;

  唐朝诗人王瀚留下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包含了河西走廊两大特产:夜光杯和葡萄美酒。如今,在嘉峪关,游客可走进葡萄酒庄园,品尝美酒,再次感受河西走廊的葡萄酒文化。

  近年来,嘉峪关“解码”丝路故事及长城文化等,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23%、29.17%。

  近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嘉峪关,看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新故事。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网红“关长”让逛关城有了独一无二体验

  矗立在大漠中的嘉峪关关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走出关城后,眼前便是茫茫戈壁。

  如今在关城,有一名网红”关长”,身穿盔甲,犹如“签证官”,为游客签发“关照”,即通关文牒。发“关照”的时候,他会先问明游客的家乡和目的。

  “何方人士?”

  “北京的。”

  “京城人士。你到西域有何贵干?”

  “我到西域做贸易……”

  “京城人士某某某,前往西域进行互市贸易……”

  如果你是媒体前往采访,在”关长”口中可能是传播中国文化,如果是看帅哥可能就是寻找如意郎君,看风景旅游便可能是周游西域三十六国。

网红“关长”李森

  “关长”扮演者叫李森,是个80后,他实际扮演的是明朝时期的嘉峪关最高军事长官,职位是游击将军,为了跟游客的互动有趣又好玩,他私下默记了很多地方的古代地名,当游客说出家乡的现代地名时,他能立刻“换算”成古代地名。

  “签发”的时候,他还用毛笔字书写。为此,他练得一手好书法,字体苍劲有力,“签发”后宣读“关照”并移交给游客,仪式感满满。

  很多游客来到此处,来一次“仿古出关”,让“关长”帮自己打造一份独一无二的“关照”。

  如果游客想和他合影,则完全是免费的,因为在李森看来,游客将照片发在朋友圈等,也是宣传嘉峪关。

  “关长”李森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的同时,也为嘉峪关关城景区增加了独一无二的魅力。

  从2006年开始,李森便在嘉峪关关城景区扮演“关长”了,他亲眼见证了景区的发展变化。

  此外,嘉峪关关城景区在节假日还会举办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期间,关城景区以长城文化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舞蹈、武术等系列活动,关城里着眼于打造河西走廊独特地域地标,举办国风汉服及人偶巡游、秦腔唱大戏、国风乐器演奏等活动。

  数据显示,自2007年嘉峪关关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随着景区建设完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2007年游客仅20万人次,2019年则增加到150多万人次。

  发掘丝路文化 打造沉浸式体验

  在嘉峪关方特丝路神话主题公园,传统文化在游乐项目上大放异彩。

  整个园区以传统文化为主,包括牛郎织女、女娲补天等故事,也有中国戏剧体验项目《魅力戏曲》,让你一次性看够京剧、昆剧、黄梅戏、梆子、秦腔等各类戏剧经典桥段。

丝路神话主题公园

  更为独特的是园区内利用丝路故事设置的游戏项目,如《敦煌瑰宝》中利用了九色鹿元素,《丝路传奇》用巨幕影院带领游客体验丝绸之路千年历史。

  作为嘉峪关市政府和与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就位于嘉峪关关城对面,与关城景区构成“一古一今、一静一动、一新一旧”两大旅游主体,在科技加持下,让游客有机会沉浸式体验丝路文化。

  因为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让葡萄酒文化在河西走廊生根发芽,有了酿酒的传统。

  2005年酒钢集团拓展现代农业板块,在祁连山下种植了万亩葡萄庄园,建立全资子公司紫轩酒业。紫轩葡萄酒庄园的1号地下酒窖,是亚洲单体结构最大的酒窖,被誉为“亚洲第一窖”。

紫轩酒业的万亩葡萄园

  作为嘉峪关独具特色的国家特色工业旅游景点之一,该庄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既可了解河西走廊酿酒文化,还可以品尝美酒、在酒窖网红打卡地拍照留念,定制个性化旅游纪念品等。

  嘉峪关聚集了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魏晋文化等,为了让文旅融合发展,当地提升旅游品质,一方面提高嘉峪关关城等传统景区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发掘丝路文化等,打造多个文化体验类景区,满足游客探秘丝路的多种需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