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海燕
2017年,教育部、国扶办批复在甘肃建设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4年多来,甘肃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用发展的方式解决教育脱贫的难点、重点问题,圆满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实现教育脱贫、教育提升同步同向,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打牢乡村振兴基石。今年以来,甘肃克服疫情影响,聚焦成果巩固,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动“控辍保学”向学生“成长成才”拓展。持续保持常态清零。坚持推行“控辍保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行政、法律、教育、资助、家庭等联动联控作用,优化“控辍保学”和孩子全面成长的社会环境,“动态清零”走向“常态清零”。有效引导求学励志。25800多名重回校园学生中已有1.6万多人完成义务教育,1000多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分类施教保证复学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扩大复学学生奖励表彰覆盖面,激励学生励志成才,社会满意度达99.6%。精准实施资助关爱。“大家访”“三包”和动态监测制度,有效推动全学段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返学学生心态调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全省17所本科高校2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18个贫困县4万余名儿童,持续3年开展“好伙伴共成长”关爱行动。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6%,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9%,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99%以上。专项计划累计招录超过10万余人,优先帮扶贫困家庭、少数民族等六类学生就业,2021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0.92%、民族地区达到75.4%。
推动“补齐短板”向学校“整体提质”拓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有需求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达91.2%。统筹实施“薄提项目”和“温暖工程”“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等民生项目,新建2029所“两类学校”,5372套教师宿舍,增加2.5万个学位,基本满足师生采暖食宿和随迁子女就学需求。有效提升保教质量。实施省市“一园一县”、县乡一对一、村镇一体化帮扶和管理体系,统筹优质资源“手把手”指导乡村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积极探索“幼小衔接”双向互动方法,坚持过渡期知识零要求、课堂零起步、课外零书写。组织编写本土幼儿绘本,开发原创课程资源,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滋养孩子乡土情、中国心。着力推动优质均衡。实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和优教行动,强化3个国家级劳动教育试验区和890所全国足球特色校的辐射功能,培育有影响力的乡村优质中小学校。推广“名校+”模式,合作共建“家门口的好学校”,壮大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强化发展基础。“互联网+支教”项目搭建高校动态补充和灵活培训乡村教师的发展平台,数字资源全覆盖帮助乡村教师与省内外专家名师“同上一堂课”成为常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补充2.3万名教师,16万名教师享受到每月不低于400元补助,偏远地区超过1000元,各类培训实现全覆盖,持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厚植乡村教育发展实力。
推动“技能培训”向建设“技能甘肃”拓展。优化发展格局。组建2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形成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构建“一县一校一中心”,整体夯实中职教育基础,3所国家“双高计划”院校、5所国家优质校院校示范引领,带动高职教育做优做强。建成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打造陇中、河西走廊、陇东南职业教育“一园三群”集群发展模式,全面营造人人学技能、人人有技术的教育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实施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率先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打通中高本衔接培养通道,连续3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薪酬待遇改革举措,院校自主核定绩效分配和人员总量,畅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甘肃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办公厅予以督查激励。深化产教融合。遴选首批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单位40家,1家入围国家培育单位。组建29个省级职教集团,7个入围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1个、国家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3个,建成实体化产业学院2个,统筹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与企业主体等平台,打通人才培养、开发转移和产业化链条,重点带动全局提升服务“技能强省”水平。
推动“脱贫一批”向赋能“乡村振兴”拓展。坚持体系建设与促进公平并重。坚持示范区、试验区和试点项目与系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相结合,构建“四个一体化”体系(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四个质量”体系(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开放创新的高等教育、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和“两个支撑”体系(保障支持、教师成长),聚焦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推动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同频共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大程度地惠及乡村。坚持优质均衡与涵养乡村并重。统筹教育民生项目和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体落地,将乡村学校建设成为乡村文化高地和乡村振兴的涵养地。创建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持续通过结对帮扶、培优计划、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放大优质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坚持创新发展与服务支撑并重。紧盯乡村振兴人才结构性矛盾,每年培训城乡富余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等50余万人次,输送10余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培训、技术培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服务功能更系统更完善。建设“校企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甘肃核产业研究院”“现代丝路技能(甘肃)培训学院”等平台,创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打造功能更强的西北高等教育兰州战略支点,用优质品牌释放甘肃省教育光彩度、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效能。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强化教育担当,以改革为推动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框架体系;,强化教育担当,以改革为推动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框架体系;以县域为基本盘,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以职业教育为增长极,打造技能型社会西部高地;以高等教育为发力点,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贡献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