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理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2022/01/21/ 08:0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罗 哲 王晓芳 张存刚 石 峰 李含琳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充分激发甘肃工业发展新动能

  罗 哲

  甘肃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就要立足我省新能源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新能源做文章,着力推动新能源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甘肃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就要立足我省新能源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新能源做文章,着力推动新能源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资源优势与产业培育融合发展、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互促发展、产业规划与区域布局协同发展、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全力推动我省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要充分利用我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 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地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业,紧紧围绕我省建设的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全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推进风电、光电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风电、光电装备制造核心部件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企业落地河西地区,着力于引导光伏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打造以硅料加工、晶硅切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等为重点的光伏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着力于推动风力发电机组、铸件、高端精密轴承、传动机械设备、液压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预应力锚栓等核心部件的落地生产,逐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借助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带来的新机遇,建立西北地区清洁能源生产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智能电站管理系统,利用专业化、信息化工具,在金昌、酒泉、兰州新区等地建设智能电站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自动化、智慧化发展水平。

  根据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发展要求,围绕“能产互动”拓展应用场景,做好下游产业链互动能力建设,培育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尤其要在产业规划、大数据布局、招商引资、电网建设、电价支撑等方面细化政策支持,以电价等政策优势引导绿色载能产业集聚。积极依托现有产业体系,打造有色金属、电池、特种不锈钢、稀土、凹凸棒等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关键战略材料、积极谋划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碳纤维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硅材料、3D打印材料、电子级晶硅等产业链。大力推进铜铝合金产业链延伸,开发高温合金、高端铜合金材料、特种电缆等,以及高铁、医用铝箔及航天航空用合金材料、铝焊丝等高端产品,补齐增强载能产业链下游的带动能力。依托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促进形成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光伏产业链。以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建设为重点,瞄准新能源产业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攻关,提升太阳能光热发电全产业链设备制造能力。聚焦培育储能电池应用,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创新,有序推进氢能产业发展落地示范。

  要利用好甘肃发展新能源的国际化平台,打造辐射“一带一路”的能源产业技术转让的制高点。设在甘肃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根据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确定成立的国际性专业职能机构,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是甘肃发展新能源的国际化平台,也是促进甘肃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动力所在。要立足国际化平台,构建和“一带一路”国家相关高校之间的科技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新能源产业和 “一带一路”发展;充分发挥甘肃在新能源方面的优势,联合省内高校,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心,打造区域乃至全国能源网络的战略决策智库,支撑我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带动甘肃经济快速持续增长。

  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机制保障。围绕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储能电池等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介,建立产业目录和项目清单。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积极承接中东部新能源产业转移,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链。优先保障新能源重大招商项目所需用地,积极协调为风光电项目办理电网接入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入驻园区企业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供给,保证按期接入。积极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持续降低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给予各类政策支持,强化高层次人才在公寓、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优先支持“链上”企业申报科技奖补资金,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学研用平台。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推进产业链企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

  着力提振三大需求促增长

  王晓芳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抓手,以重大项目投资为发展基石,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增强出口新动能为核心。

  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稳步提质。当前,甘肃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的压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不足,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抓手,围绕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大现实动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抓手,千方百计扩大经济总量。《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0》显示,我省的营商环境评价在全国排第29位,因此,持续大力度优化我省的营商环境仍是重中之重。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抓手,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营造“重商”“兴商”“富商”“护商”“亲商”的法治化、常态化、高效化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甘肃经济赋能。

  以重大项目投资为发展基石,增强有源泉和有动能的经济增长基础。甘肃要坚持以重大项目投资为基石的战略发展方向,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用项目改善供给和需求结构,用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一是要紧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决策契机,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努力建设投资有支撑、增长有动能、发展有源泉的经济增长环境,带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扩大税源,促进居民增收。二是围绕“新基建”七大领域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三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的部署,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兰州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释放城市经济及县域经济的主导带动潜力。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突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我省要深度参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改善供给质量,促进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应着眼满足多样性、精细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和服务,建设一批商业和文旅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二是适应新需求和新业态,大力发展城市夜经济、农村电商经济。三是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健康检测、数字文化等服务空间,瞄准新消费需求,构建“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四是持续消解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梗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以增强出口新动能为核心,切实扭转进出口失衡和逆差扩大问题。努力把工业产品出口作为推进出口结构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扭转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的现状,解决当前甘肃对外贸易结构性失衡问题。一是进一步培育农产品出口集聚新动能,为高原夏菜、中药材、特色农产品出口持续提供新动力,切实抢抓中国服务贸易进入较快增长的发展区间。二是在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等方面有所作为。三是持续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出口市场,提高陇货在东亚、东盟等传统市场份额,同时重点围绕中欧班列途经的中亚、东欧等国市场,培育更多的贸易增长点。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甘肃沿黄生态经济带

  张存刚

  构建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生态补偿和促进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根本遵循,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综合考虑沿黄各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范围的基础上,抓主抓重抓关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甘肃沿黄生态经济带。

  甘肃沿黄生态经济带主要包括甘南、临夏、兰州和白银四个市(州),其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核一区一圈多点”。其中,“一核”是将兰州市作为甘肃沿黄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兰州市是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源。“一区”指甘南州和临夏州构成的生态功能区。“一圈”指打造兰白都市经济圈,整合二者的区域优势、良好的资源禀赋,从而形成都市经济圈。“多点”指黄河支流流经的定西、天水、平凉、庆阳、武威5市作为次级经济增长极。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次中心,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人口和经济集聚承载能力,促进甘肃沿黄地区的平衡发展。

  构建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加强中心城市引领,推动沿黄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尤其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优势,依托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培育都市经济圈,带动甘肃经济集聚发展。重点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主要以兰州和白银为核心区,加快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白银市一体化建设,增强其区域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定西、临夏、甘南等地城市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和高端装备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产业方向上,深化分工合作,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天水、平凉、庆阳等城市可以立足自身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不断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甘肃沿黄城市群的发展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补足补齐公路、铁路、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构建便捷、发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资金等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全面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农村地区光缆线路、无线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沿黄地区信息技术及人才的跨区域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据库,实时监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状况。此外,还要提高社会保险水平,强化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生态补偿和促进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中央及省市(州)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作为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倡导和激励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形成多元化的补偿资金筹资渠道。组织设立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基金、临夏生态修复与水体污染治理基金、兰州绿色生态与水污染治理基金、白银生态修复与水污染治理基金。建立覆盖甘肃沿黄生态经济带的高效流域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跨部门、跨市、跨区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对自然生态环境突发情况应急响应处理能力。确立明确的流域污染程度指标体系,对各个地区水污染情况进行实时评估,严防黄河水体污染,同时实施水源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对损害水源健康的责任追究和惩戒,构建完备的流域管理机制。

  (作者为兰州财经大学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加快推进全国重要新能源基地建设

  石 峰

  着力打造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构建风光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体系,积极拓展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路径,加快推动储能等新型能源商业化应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新能源发展的目标、逻辑、路径、方式、政策等做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这对甘肃大力推进全国重要新能源基地建设带来重大政策机遇,也为甘肃推动新能源和相关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提供了努力方向。

  着力打造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围绕加快推进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向特大型风电基地迈进,持续拓展金(昌)张(掖)武(威)风电基地规模,扩大白银、定西、庆阳地区风电装机规模。推动陇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风电项目和定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面建成通渭风电基地和武威松山滩风电基地。在消纳条件较好、接入条件较优的中东部地区,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风电场,稳步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以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依托,谋划布局河西走廊东段大型风电基地,重点支持“光伏+治沙”“光伏+农牧业”“光伏+工矿废弃地、采煤沉陷区治理”等具有多种生态效益的光伏项目。

  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玉门昌马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按照“多核快核、能开尽开”的原则,加快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的张掖盘道山、武威黄羊、临夏东乡、天水黄龙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电网系统调峰能力。充分发挥梯级水库调蓄能力,推进黄河上游既有水电站扩机改造工程,谋划布局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加强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水电项目管理和运行监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减少对库区周边建筑物危害;确保生态流量的下泄,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构建风光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体系。按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要求,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点,加快培育壮大风电产业链,做大做强光伏发电产业链,重点围绕产业链缺失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推介,将本地企业培育和大型企业引进结合起来,努力构建风电、光伏发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体系,促进风电、光伏发电及相关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推动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与新产业链发展,补齐风电、光伏发电绿色产业链最后一环,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积极拓展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路径。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拓宽绿色电力应用市场,提升装备制造业电气化水平,加快化石能源替代,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探索实施省内传统用能企业建设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积极支持省内大型工业企业,持续提高企业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进一步提升全省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采取直购电交易措施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吸引承接中东部地区现代高载能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省就地消纳能力。

  加快推动储能等新型能源商业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联合风光电项目开发,建设风光储输配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增强调峰能力,平滑电能输出曲线,提升绿色能源消纳能力和外送水平。通过关键节点布局电网侧储能,提升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及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探索储能与物联网融合发展,建设分布式储能绿色能源系统。打造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鼓励开展储能技术应用示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推动储能技术进步,壮大储能产业体系。

  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第5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处级班)学员,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省投融资办公室主任

  大力提升甘肃发展软实力

  李含琳

  激活人才软实力,靠实技术软实力,创新融资软实力,提升管理软实力,转化文化软实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这一要求的核心是指用结构政策激活区域发展的软实力。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强科技行动是结合甘肃省情,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力为目标,快速提升甘肃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要推进强科技行动见实见效,就要多管齐下采取组合性对策。

  激活人才软实力。一是要将提高现有科技人才使用率作为人才战略的核心,各地要根据各自的人才总量和结构特点,研究制定适宜的政策和措施。二是要建立市场、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引进机制,高效引进“急需”和“骨干”人才,实行特殊人才支持政策。三是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增加财政投入,延长培训时间,优化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四是狠抓人才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工资待遇、户籍关系、兼职要求、家属安排等方面的政策。

  厚植技术软实力。一是要把科技研发重大项目的落地工作放到发展突出位置,聚能聚资聚力,为重大科技项目的落地、研发、转化创造条件。二是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和管理要采取特事特办、大事先办、优先拨款、优先落地的政策处理,重点是要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为新产业提供支撑。三是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争取到2025年,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高新园区和经开区的研发投入比达到2%以上。四是要聚全省之力解决制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乡村产业中的技术难题,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的融合成长,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

  做强融资软实力。一是将构建融资平台作为主要措施,使营商环境得到大的改进与发展。二是在兰州市和地级城市规划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城镇合适地段聚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促进形成比较完整的融资系统。三是学习和借鉴东部沿海的经验,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按照“多赢”模式吸引国内外多方面的投资项目。四是多争取地方债券额度,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提升管理软实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提高软实力的主要方面。一是要实施企业质量发展战略,改变单纯追求企业数量增长的做法,追求企业质量的提升,争取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二是企业发展要实施“一行一策”,即对科技企业、出口企业、装备企业、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要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实惠有效的产业和行业政策。三是实施集群战略,支持技术集群、动力集群、产业集群、外贸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四是要全面实施“民营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支持高效农业集中区、草食产业区、果品产业区、中药材基地、民族贸易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五是在农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六是城乡企业要全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治理体系,用现代管理促进软实力提升。

  转化文化软实力。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要把文化和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必须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是要继续做好甘肃特色文化的整理、挖掘和传承工作,重点开发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要做好南梁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进一步做好相关文化遗址、遗物的保护整理、系列研究和传承工作。二是要加快运用高层次现代媒介技术和光电技术等,开发具有国际层次、国家水平的精品旅游文化演出、电视剧、教育片等。三是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打造高层次旅游项目上尽快实现数量和质量并举式突破。

  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