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是一种意象,象征着中国人对长久、团圆的渴盼;《全家福》也是一种祝福,蕴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的祈愿。一个家庭的团圆时刻,一张全家福的背后,讲述着一段无法复制的温馨故事。
有这样一个家族,曾祖父在1925年经商创办了商号,祖父在1944年经商承接了商号,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经商之路并不顺畅,1954年,商号停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父亲重启经商之路,率领三个儿子将这个小商号发扬光大,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颇有分量的老字号企业,这个家族也从偏居一隅的临夏康乐,开枝蔓叶到了省城兰州,这个商号就是“义顺”,他们的家族被冠以“义顺家族”的称谓。
2010年,“义顺家族”被康乐县政府授予“康乐县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2016年,“义顺家族”被兰州市政府授予“四世同堂和谐家庭”荣誉称号。“义顺”商号第四代传承人张秉庆先后被评选为临夏州“首届道德模范”,“甘肃省第二届道德模范”。
“义顺”商号已经有97年的历史,“义顺家族”在第四代传承人的率领下实干与远见同行,坚守与创新共舞,第五代传承人也已登台并成长为“义顺家族”的中坚力量。“义顺家族”近百年的历史清晰可见。作为甘肃省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家族企业,“义顺”商号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是跨越式的。令社会各界赞叹与钦佩的并不止于此,这个家族一路走来,上下同心,亲慈子孝,兄弟团结,有别于很多家族企业兄弟牵手难以长久,可以共苦、难以同甘的现象。五代人,用近百年的艰辛岁月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向暖而生,蓬勃绽放,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义顺家族”的发展都不为过。
好家风是家族长盛不衰的基础,而每个人要以自我为家庭中好家风建设的漩涡中心,从自我开始影响身边的人。义顺企业向来倡导家文化理念,重视培养员工的德行,致力于把企业打造成一个互助友爱的大家庭。儿女行孝乃德行之本,企业尊敬员工父母是一项充满大爱的正能量之举。
只要你翻阅义顺商情网公众号,就会发现“义顺家人”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汇。这个提法的背后,便是义顺企业一直以来推行的家文化。正是承续传统的家文化,董事长张秉庆把公司当作“家”,把员工当作“家人”,自己则当一名尽职尽责的“大家长”。在这样的互动参与过程中,员工逐渐养成了主人翁精神,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和热爱,使劳资关系更为和谐,企业氛围更为融洽。让员工有尊严,给予员工家庭般的温暖,正是义顺大力推行家文化孜孜追求的目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最为称道的孝道文化延续体现在了义顺的企业文化上。从2012年开始,义顺公司在老员工优待奖励办法中特别设立了感恩老员工父母奖。以员工任职3年、5年、8年到10年共分为4个级别,除为员工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外,还分别为其父母颁发奖金从500元、1000元、1500元到2000元不等。
在员工的小家庭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义顺,员工的父母被誉为“义顺一宝”。2012年6月,在庆祝义顺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晚会现场,特别邀请到20余位义顺老员工及其家长到现场颁奖。与会的老员工家长代表深情地说:“没有义顺公司,就没有我们孩子的今天,也就没有我能站在这个台上的这一时刻!”
2017年7月16日,在义顺企业年中大会上,集团为76个家庭颁发了“和谐家庭奖”。这个奖项自2012年开始已经持续9年。首次增设了“黄金老人奖”,即为员工父母亲年龄在80岁以上者设专门奖励,公司每月支付200元。王孝德的父亲成为首批获“黄金老人”大奖的一位,提到义顺企业对他的关照,老人开心得嘴都合不拢。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14年,义顺企业首次设立义顺子女成才奖,每年对义顺员工子女高考统招本科生实施奖励;2021年,义顺员工新福利体系发布,义顺子女成才奖进一步完善,全面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研究生。截至2021年8月底,企业共有198名员工子女符合子女成才奖条件,小学阶段103人,初中阶段36人,高中阶段32人,大专阶段6人,本科阶段7人,惠及所有集团在册员工的子女,进一步提升了员工幸福指数。
孟子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义顺“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以礼相待,尊重员工,是把员工的事当成企业自己的事,董事长张秉庆经常对员工说的一句口头禅便是“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只有这样,员工才不会把自己当外人,投桃报李,努力做事。
文/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屈雯 通讯员 刘子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