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白银篇】希望的田野舒展新画卷——白银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05/05/ 05:1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陈泳

黄河白银云客小镇。

  各美其美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近年来,白银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集中力量创建美丽乡村,“环境美、产业优、生活好、乡风淳、文化厚”的幸福和谐美丽宜居乡村正在形成。

  强湾村是白银区乡村旅游“六朵金花”之一,经过近年来持续打造和提升,曾经陈旧黯淡的村庄环境,如今变得干净整洁,绿树摇曳,乡韵悠悠,如诗如画。

  去年,白银区投资165万元对位于白榆公路沿线的强湾村周家台子区域实施进一步提升改造,通过拆违治乱、拆旧更新,整理释放闲置土地,实施绿化栽植、修建景观长廊及花坛、铺装人行步道等改造提升措施,一座令人耳目一新的“乡村公园”跃然呈现,村庄“颜值”飙升。

  “这两年,村里改造后环境特别好,路边、山上也绿化了,家乡现在越来越美丽了。”谈起身边的变化,村民高自苹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人居环境改造不但让村容村貌有了大提升,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一位村干部介绍说,村里在进一步整治村庄环境的同时,还引进千亩花椒林,发展柿子树产业,一方面提升美丽乡村形象,增加乡村旅游客流量,另一方面增加村民的收入。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白银市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篇一律,注重细节塑造,坚守农村原有味道,呈现农村生活情趣,建成了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以及多个湿地公园。同时,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

  当地还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优先把黄河沿线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带、乡村振兴的先行区,打造了以“六朵金花”“水韵独石”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鲜明地域风情、田园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特色村。全市17个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同时,白银市还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得到新提升,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有机融合 拓展乡村产业振兴新途径

  近年来,白银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注重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以中兰客专、红会铁路和S341线、S103线为主轴,以“旅游+交通”为发展方向,设计打造风情旅游线路,按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白银高铁南站,推动会师旧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改造升级明长城文化公园、永泰龟城、平川陡城、水川湿地公园、花村·顾家善、石村·萱帽塔等旅游景区,全方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品质,积极发展路衍经济,打造黄河流域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谋划推动乡村振兴与特色文化、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按照“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的生态发展模式,持续抓好乡村和沿黄沿路绿化美化,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背后凝结的乡愁,展示地方特色鲜明的景观文化,提升美丽乡村游览观赏价值,发挥保健修养功能。

  谋划乡村振兴与新型经营主体有机融合,搭建地企合作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深化拓展与龙头企业合作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家乐、乡村民宿、乡土文化等乡村经济,推动美丽乡村与商贸紧密结合。

  此外,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突出规划先行、创新驱动、产业支撑、要素集中、全链推动,加快“一县一业”“一县多元”建设,既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又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全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新征程更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上,白银市将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振奋精神、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