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让“诗与远方”更加温润诱人——甘肃文旅事业产业发展综述

 2022/05/11/ 05: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施秀萍 通讯员刘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

让“诗与远方”更加温润诱人

——甘肃文旅事业产业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刘 鹏

  如果文化是诗,那么旅游则是远方。甘肃文旅人紧盯目标,永远在路上——用情用心,让甘肃这首“诗”更加温润;一心一意,让陇原这个“远方”愈加诱人。

  “陇原文旅,风景这边独好。”省文旅厅厅长陈卫中说,“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甘肃省文旅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定了就干、马上就办,着力促进文化旅游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诗更有韵

  如意甘肃是个好地方。

  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陇原大地上,独一无二、令人眼花缭乱的人文遗产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风情各异的民俗文化,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把陇原装扮得熠熠生辉。

  腹有诗书万卷,自然文思泉涌。

  ——注重传承创新,积极推动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

  先后制定实施《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甘肃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等,为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保驾护航;

  启动马家窑遗址、半山遗址等10个标志性黄河文化主题遗址公园建设,重点实施甘肃战国秦长城临洮望儿咀、西路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保护工程,建成全球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和文物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中心。开展考古项目36项,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等4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敦煌旱峡玉矿遗址项目被评选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着眼共享发展,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年流通达907万人次,突破“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0.31次的指标任务;文化馆年服务2303万人次,突破“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0.55次的指标任务;

  新改建图书馆30个、文化馆17个,完成贫困地区6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

  实施“陇上飞阅”计划,群众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享受127TB数字文化资源;

  全省文化馆馆办文艺团体达到221个,年均开展演出3000多场次,辅导群众业余文艺团体1万多个,举办各类展览近5000场。

  陇剧《枫洛池》,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历久弥新……

  ——坚持推陈出新,持续繁荣文化艺术创作。

  甘肃,有着辉煌的文艺历史。

  “文艺创作永无止境。”省文旅厅副厅长杨建仁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整理全省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新时代甘肃精神,文艺创作不断推陈出新——

  先后打造《“两弹一星”》组歌、《血色高台》《肝胆祁连》等一批富有甘肃特色、彰显甘肃精神、呈现中华民族精神图谱的文艺精品力作;

  策划开展“春绿陇原”展演展播,《又见敦煌》《回道张掖》《天水千古秀》等系列精品剧目,实现常态化演出或季节性演出;

  舞剧《彩虹之路》《大梦敦煌》《丝路花雨》(2016版)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名单;新创话剧《八步沙》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晋京演出剧目;

  ……

  陇原诗意浓,相约必有时。

  远方愈美

  广袤无垠的辽阔草原、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洁白莹润的祁连冰川、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如意”的两端,既有雄浑壮美的西部风光,又有钟灵毓秀的江南景致;而“如意”长长的手柄上,更像是老天爷不小心打翻了手里的调色板,将甘肃涂抹得色彩斑斓。

  胸有万水千山,自能风生水起。

  “虽然在线上,依然可以去梦想的远方。”4月26日,省文旅厅组织省内旅游企业,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甘肃文化旅游分享会”,上海德国俱乐部旅游部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内心感慨,并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分享会,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甘肃。”

  拉卜楞寺、扎尕那、玛曲黄河、桑科草原……分享会上,当视频中闪现出一幅幅精美画面,上海德国俱乐部的安德鲁有点按捺不住了。2020年,安德鲁曾到过甘肃,丝路沿线的美丽风光令他久久难忘,“真希望疫情赶快好转,迫不及待开启甘南藏区民俗游”。

  “其实,‘酒香也怕巷子深’。”陈卫中告诉记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后疫情时代文旅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省文旅厅转变营销理念和市场开拓模式,注重打造品牌产品,实施精准营销,不断提升如意甘肃美誉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持续打造品牌产品。先后推出“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环西部火车游、空中丝绸之路快线等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产品,升级“一部手机游甘肃”综合服务平台,联通“陆丝、海丝、空丝、网丝”,构建起了助力“双循环”、促进大交流的多赢共享发展格局。

  ——着力培育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和智慧旅游,持续放大“一会一节”效应,源源不断吸引国内外游客和投资商“近者悦、远者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坚持服务和严管并重。既甘心情愿当好“店小二”,又坚决有力痛打“蒋门神”,用亲清营商环境和优质市场服务招商引客,用铁拳和安全维护广大客商利益。

  数字,最具说服力。

  “十三五”时期,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95.4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3.5%和182.8%,年均分别增长24.4%和28.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诗画增色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恰似诗与画的联合呈现,相互辉映,彼此增色。

  “文旅融合,美美与共。”陈卫中欣慰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工作思路,重点从“事业怎么办、产业怎么办、队伍怎么办”三个方面发力,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放大文旅综合效应的“甘肃道路”。

  政策与资金支撑,首当其冲。

  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旅游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规划体系,成立省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争取增加省旅游产业基金和文化专项资金,为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夯实基础。

  因地制宜,抓住特色,是关键、是突破口。

  景区带动,文旅融合。积极推进大景区建设,张掖七彩丹霞大景区、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突出招大引强抓项目。实施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完善甘肃省文化旅游企业基础信息库,储备项目1526个;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全面启动投资21.5亿元世行贷款甘肃文旅项目建设。

  加快投融资模式创新。4个项目被纳入文旅部和国家开发银行投融资支持范围。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扎尕那景区旅游扶贫、甘肃银行创新模式破解“又见敦煌”项目融资难题典型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优秀案例”。

  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先后争取国家资金、安排省级文旅专项资金约12亿元,支持全省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带动5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

  特别是,依据独特资源,制定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紧紧围绕建链、固链、强链、补链、延链、融链,力争把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助推文旅强省建设加快步伐——

  到2025年,全省文旅综合收入达到6000亿元以上;其中,全省文旅康养综合收入达780亿元以上,双双实现倍增目标。

  “‘诗与远方’永无止境。”陈卫中说,今后,全省文旅系统将再接再厉,让文艺“火”起来、文化“兴”起来、文物“活”起来再上新台阶,推动形成点上有精彩、线上有风景、片上有产品、面上有产业的文化旅游强省生动局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