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重温嘱托强信心 携手加“油”开新局——庆阳市与长庆油田公司、庆阳石化公司开展地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活动

 2022/06/09/ 09:0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安志鹏 张昶昶

重温嘱托强信心 携手加“油”开新局

——庆阳市与长庆油田公司、庆阳石化公司开展地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活动

庆阳石油资源绿色开发场景。 谭钧

水天一色的庆阳市区南部。王启宁

  庆阳市与长庆油田公司、庆阳石化公司共同举行“牢记嘱托 创和谐典范 建西部大庆”地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会议。张昶昶

  庆阳市、长庆油田公司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长庆油田陇东指挥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张昶昶

  安志鹏 张昶昶

  2009年6月7日,干涸的陇东大地喜降透雨。这天,习近平同志冒雨到庆阳革命老区视察,在长庆油田公司陇东指挥部,他听取了庆阳市、长庆油田公司发展情况及庆阳石化公司工作汇报,并提出了“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的殷切嘱托。

  13年后的同一天,在同一地点,庆阳市委、长庆油田公司党委、庆阳石化公司党委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的方式,重温殷切嘱托,回顾奋进历程,展望美好未来。通过学习联办、思想联动、资源联享,推动地企各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新时期地企共同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凝聚智慧和力量。

(一)

  6月7日,碧空如洗,艳阳普照。一大早,庆阳市委与两家油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来到长庆油田公司陇东指挥部,参观陇东指挥部学习园地橱窗、长庆油田公司陇东石油展览馆、陇东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观看庆阳市和长庆油田“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成果展、视频《牢记重托 砥砺前行》,并共同见证了庆阳市、长庆油田公司共建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

  随后,23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来到当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时听取汇报的地方——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在这里,他们总结经验,交流心得,碰撞思想,正式开启了三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首次联学活动,掀开了地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时刻,我们地企三方党委举办了以‘牢记嘱托 创和谐典范 建西部大庆’为主题的联学活动,重温殷切嘱托,坚定奋进信心,为新时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凝聚智慧力量。这既是地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动学习共建共享的又一新尝试,也是深化地企合作的又一新起点。”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在主持联学会议时说,“‘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这是庆阳市和长庆油田公司共同的政治责任。”

  联学会议上,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何江川,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庆阳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桑运超,长庆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石道涵依次发言。

  “重温习近平同志十三年前的嘱托,体悟国家能源安全的深刻内涵,这些要求与新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内在统一,为我们指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何江川说,十三年来,长庆油田公司牢记嘱托,将油田发展与党和国家需要、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建成庆阳千万吨油气生产基地,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庆阳油气资源量分别为78.8亿吨、2万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和12%。2009年以来,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相继突破3000万吨、5000万吨大关,2021年达到6245万吨。同时,长庆油田公司在庆阳开发区域覆盖8县(区)106个乡镇,形成了4个百万吨级产油大县,油企产值占到庆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成为支撑庆阳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树高千尺,根植沃土。庆阳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在油田建设初期,庆阳大力支援石油会战,腾出政府办公场所作为油田指挥部,把最好的窑洞、房子让给油田职工居住。在建设西部大庆过程中,庆阳市全要素支持建设、全方位服务发展、全过程保驾护航,长庆油田公司3万余员工及家属生活工作在庆阳,庆阳近10万人参与到油田建设之中,地企携手开创了“油田产量大幅提升、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

  何江川、石道涵表示,在新时代,“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就是要落脚到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陇东油区2025年油气当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助力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构建联合攻关、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着力打造国家低渗透、特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开发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做强做优庆阳油气产业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庆阳老区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长庆油田庆阳地区丛式油井采油场景。 张步农

庆阳市区新貌。 俄少飞

(二)

  庆阳石化公司于1971年9月成立,2004年12月划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西峰区董志镇工业园区新厂建成开车、庆城县马岭镇老厂关停。公司为燃料型炼厂,加工能力370万吨/年,目前汽、柴油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Ⅵ(A)要求,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庆阳石化公司累计实现税费582亿元,税费贡献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三、庆阳第一,占庆阳财政收入的40%以上。

  桑运超说:“庆阳石化公司的每一步发展,都得益于‘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殷切嘱托,是甘肃省、庆阳市和长庆油田公司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

  油企兴,则庆阳兴;庆阳兴,则百姓富。“长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气田,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经济增长是地企各方的共同责任。”周继军说,13年来,庆阳市以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支持油田开发建设,以服务建设西部大庆的丰硕成果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实践证明,只要地企各方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任务同扛,就一定能在服务“国之大者”中继续建功立业,实现新的作为。

  在交流发言中,地企各方就相关工作达成共识——长庆油田公司持续加快推进陇东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工程,积极扩能上产,提升油气产量;庆阳石化稳住石油炼量,当好“链主”,在“四强”行动中多作贡献;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广地下水保护、废水近零排放、固废危废管控等技术,加快生态碳汇林建设,共同描绘“石油红”与“高原绿”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长庆油田公司、庆阳石化公司是庆阳人民的老朋友、好伙伴,支持油田企业就是支持庆阳经济发展。”周继军表示,庆阳市将持续深化地企共建共享,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三)

  听完大家的发言,黄泽元说:“近年来,庆阳市举全市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已经从原来的偏远地带变成了陕甘宁毗邻地区的黄金节点城市。长庆油田的产量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油气田。庆阳石化公司扎根庆阳大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成长为一个城市型精品炼化企业。这些成果,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遵照习近平同志‘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嘱托,奋发作为取得的。我们要继续做好工作,继续加快发展,继续打造和谐典范油区,努力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黄泽元提出,进入新时代,地企要把牢记“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作为推动庆阳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同担当“国之大者”,把各自的责任尽到,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好,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共同建设革命老区,地方全力支持企业在庆阳发展壮大,企业积极支持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的地企关系,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围绕庆阳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庆油田公司增储上产、庆阳石化公司稳油增化的美好愿景,地企双方共同努力,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联学活动中,三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还就相关政策落实、油企绿色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开展了交流,再次强化了一体化的发展观、一家亲的同城观、一起干的奋斗观和“共建、共赢、共享”的地企融合发展理念。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认为,这次联学主题好、内容实、形式新,经验总结客观到位,思想碰撞启迪智慧,既是理论学习联办的一次有益尝试,又是各方思想认识联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更是推动地企共建共享的一个实践行动,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深化合作。大家表示,将以这次联学活动为契机,思想上再强化,行动上再加力,担当尽责、苦干实干,努力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展现新作为。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长庆油田公司规划在陇东地区投资800亿元至1000亿元,力争2025年陇东年产油气当量达1200万吨以上,全面助力陇东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庆阳石化公司将持续推进稳油增化、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三大工程,加快建设效益突出的城市型精品炼化企业,为地方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添新力。庆阳市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一核三带”和“四强”行动的相关要求,全力以赴加快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油气煤电储输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总投资达到1500亿元以上,带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投资200亿元以上,驱动庆阳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国之大者”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