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开展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2022/06/17/ 17:17 来源:嘉峪关日报 林针针

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开展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每日甘肃网6月17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林针针) 6月10日,在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大景区管委会(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协同民革嘉峪关市委会、嘉峪关市慈善志愿者协会、嘉峪关建设集团公司、酒钢检验检测中心、甘肃荣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在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辖区范围内开展“保护长城遗产 弘扬长城文化”志愿活动。

  茫茫戈壁,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凛冽。恶劣的气候导致文物保护标志界碑和界桩上的油漆脱落,鲜红的字迹褪去了颜色,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此次志愿活动,就是对暗壁长城1-4段和暗壁壕堑1-2段周边的标志碑和标志牌进行维护描红。暗壁长城1-4段和暗壁壕堑1-2段为明代时期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点为峪泉镇黄草营村一组800米处黑山山梁上,止点为嘉峪关关城外城闸门墩处。每隔50米设置一座界桩,数量多且分散,描红具有一定的难度。一年来,野外巡查之余,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职工已完成了部分文物保护标志界碑和界桩的描红工作,但仍有大部分标志界碑和界桩需要维护。界碑为正反两面,字数较多,高度较高;界桩分为四面,每面书“长城保护”四字,相比界碑虽字数少,但由于高度较低,需蹲下或坐下描红。为顺利完成任务,志愿者们迅速分工,各自到达指定位置,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他们,此时就像绽放在戈壁滩上的马莲花,为文物保护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黑山岩画保护区自然景观奇特,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市重要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资源,也是我国境内众多岩画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一处文化遗产。岩画从战国延续到明代,反映时限跨度大,涉及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磨子沟位于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三组西北的黑山东麓,6幅岩画分布于沟内独立山体和崖壁上。在磨子沟,志愿者们对界碑表面进行清理后,兑好油漆,拿起毛笔一笔一画地描红。骄阳似火,汗水湿透了志愿者的头发和衣衫,油漆弄脏了衣服和鞋子也毫不在意,他们用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无私奉献,切实践行着保护长城遗产、弘扬长城文化的初心。

  青年志愿者通过了解黑山岩画,参观田野文物、捡拾垃圾、描红碑文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了解了长城文化,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志愿者们表示,保护长城遗产弘扬长城文化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义务,更是广大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一定会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中不断提升文物传承与保护的智慧与力量。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望精神家园,让后人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