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一把手谈落实】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访定西市委书记戴超

 2022/07/15/ 08:2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杨唯伟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一把手谈落实】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

——访定西市委书记戴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全省发展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体现了对甘肃未来发展方向的系统考量,传递出加快发展、追赶进位的强烈信号。”日前,定西市委书记戴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定西市将心无旁骛地做好夯实基础、提高速度、做大总量的工作,不折不扣推动省党代会精神在定西落实落地。

  一是聚焦“六新目标”全面追赶发展。坚定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项关键指标增速“实现全省中间偏上”的目标定位,聚力项目和工业“两大重点”,强化理念、县域、科技、金融“四大支撑”,抓实“一主五支”党建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特别是依托日趋成熟的经济工作机制、相对充裕的固定投资存量,以及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政策导向和定西高新区、定西生态科创城的平台优势,集中精力先把经济总量做大、把人均收入提高,力争提前两年建成“600亿定西”,“十四五”末建成“700亿定西”。

  二是聚焦“一核三带”协同追赶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紧紧围绕路网建设、生态保护、水利工程、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信息技术、物流通道、金融资本、劳务输转、公共服务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全面融入一小时核心经济圈,与周边地区建立协调发展融合体,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别是坚持交通先行,放大“座中联七”的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县县通高速,以及县通乡、乡通村等农村公路网建设,大力发展通道路衍经济,积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城郊大仓,构建以马铃薯为主的中央厨房预制菜配送体系,开通中欧班列定西号,不断提升定西产品出港出仓能力。坚持彰显特色,抓好马铃薯、草牧、种子种业、高原夏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积极打造一小时大美定西旅游圈,把定西打造成服务兰州、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菜篮子”基地和休闲康养基地。坚持生态打底,以湿陷性黄土治理为突破口,以绿满陇中行动为主要抓手,以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项目、榆中临洮马啣山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岷县狼渡滩草原湿地保护、洮河湿地公园综合治理、国储林及草牧一体化建设等项目为主要支撑,着力打造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三是聚焦“四强”行动聚力追赶发展。“四强”行动所指,既是定西的短板和弱项,也是定西发展的潜力与希望所在。强科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的创新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融入兰州一小时科技创新圈和兰西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把定西生态科创城和定西、陇西省级高新区打造成科技创新、产业聚集、人才培养、开放合作和企业孵化创新高地。特别是把人才工作摆在首位,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高质量打造科创城职教园区和临洮职教高地,实现“人力”变“人才”,“人力”变“人财”。强工业方面,全面实施“333”行动计划,加大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力度,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提升竞争力,加快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千方百计盘活生产经营不正常企业,全力打造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种子种业、盐加工、矿产加工5条百亿级产业链,中医药加工、马铃薯加工、草牧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5条千亿级产业链。尤其是以风电、光伏、氢能、碲化镉发电玻璃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工业经济基础性产业。强省会方面,充分运用好省会城市兰州和兰州新区在科技创新平台、金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定西发展特色,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强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确保定西乘上全省发展的列车、实现快车道追赶。强县域方面,加快构建产业增收保障体系,加快补齐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动川河经济带建设,特别是对照工业主导、城市服务、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生态功能五大类型,坚持梯次化、差异化、协同化、多元化原则,强化产城融合、区域联动、错位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安定区经济总量超过150亿元,陇西县、临洮县超过130亿元,通渭县、岷县超过100亿元,渭源县超过70亿元,漳县超过50亿元,7县区全省评价位次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前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