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肃民勤退耕还林办公室干部姜莉玲:二十四载斗风沙 做绿水青山守护者

 2022/09/01/ 11:13 来源:中国妇女报 记者 袁鹏 赵武明

甘肃民勤退耕还林办公室干部姜莉玲

二十四载斗风沙 做绿水青山守护者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赵武明

  “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更属于为捍卫民勤绿洲生态安全,坚守风沙一线,勠力拼搏、无私奉献的全体民勤人。我将和全县林业人一道,扛牢生态报国之责,勇于担当,实干笃行,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懈努力!”

  8月31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的姜莉玲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姜莉玲出生于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东坝镇连丰村。在她的印象里,儿时的家乡植被丰茂、景色优美,是她和伙伴们嬉戏游玩的乐园。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开垦拓荒、用水激增,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民勤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沙上墙、驴上房”,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那些年,很多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或是投亲靠友。村庄逐渐凋敝,有些儿时的玩伴也随迁到外地……

  姜莉玲曾问父亲:“咱们什么时候搬家?”

  父亲却说:“往哪里搬,这里就是咱们的家啊!”

  这一句话,坚定了姜莉玲留在家乡的信念。1998年,从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姜莉玲主动到民勤县东坝林业区站工作,从此加入战风沙、斗荒漠的“林业大军”。

  每年压沙造林时节,在民勤的龙王庙、老虎口、青土湖……治沙一线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因工作需要,她每年至少有两次要和同事们吃住在沙窝,每次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天徒步20多公里现场巡回指导,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吃口热乎饭,遇上风沙天,只能凉水泡干馍馍,晚上还得提防帐篷被风吹翻。

  作为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从地图上看,民勤就像是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一片“绿叶”,阻挡着两大沙漠“握手”。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着民勤的生态问题。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科班出身的姜莉玲勇挑重担,深入退耕还林一线调研,深度参与编制全县退耕还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4000多页的工程项目资料,为全县退耕还林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些群众对政策一时不理解,不满抱怨的情况经常发生。有一次入户,姜莉玲遇到一名“固执”的老大爷,接连吃了好几次闭门羹。她便跟着这名老大爷到地头,默默地帮他搭建日光温室。一不留神,棚顶的一块砖头掉落,不偏不倚地砸到了她头上……第二天一大早,头扎绷带的姜莉玲又出现在搭建现场,“我的伤是小事,退耕还林不能错过节气。”

  姜莉玲的言行终于感动了老大爷,老人说:“这么尽责的姑娘,我信她。”

  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姜莉玲主动请缨,白天搞外业调查,晚上熬夜整理内业。一天,正在外业调查的她接到“父亲病重住院”的电话,领导劝她放一放手头工作陪陪父亲,但因信息录入工作正值验收审核的关键时期,她怕同事接手后理不清头绪,影响后续工作,匆匆看望过父亲后,又一头扎入了工作。她一忙就是一个月,期间提前完成全县18个镇、184个村的5万多条信息录入和33万亩作业设计制图,一次性通过省里审核。就在工作接近尾声时,父亲已经病危,她只和父亲见了最后一面。

  在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中,姜莉玲和同事们积极探索研究草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稻草集束直立式沙障、尼龙网沙障等13种治沙技术的适用区域和治理效果。为取得第一手直观数据,她和同事们有时要 “蹲守”基地,等候沙尘暴。记得有一次,沙尘暴袭来时已是傍晚时分,一道黑色的风墙急速涌来,天地间一片混沌。姜莉玲顶着狂风,凭借手电筒微弱的光和随身携带的仪器在风沙中完成了观测。风沙过后,归途中的部分道路已被掩埋,她和同事摸索了近5个小时才走出沙窝。“初心所系,我无怨无悔。”姜莉玲这样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正是因为有姜莉玲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林业人”,年复一年地与黄沙相持相守相争,以“寸草遮丈风”的韧劲营造绿水青山,终于换来了民勤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截至去年年底,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3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8%。民勤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范例奖”等荣誉。姜莉玲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我回来的目的就是不想看到家乡一直黄沙漫天,我要让它变成绿色”。这是姜莉玲参加工作时立下的誓言。24年来,她埋头垦荒播绿,争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践行了一个党员的初心与誓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