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资源整合,教育“城乡一体化”

 2022/09/09/ 08:15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沙金萍

  9月5日,黄色的校车缓缓驶进了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整洁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干净的食堂、温馨的宿舍,学校做好了各种准备,迎接学生们的到来。唐莹莹从校车上下来,看到久未谋面的同学和老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个新学期开始,唐莹莹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了。虽然年龄很小,但她已经在学校里度过了一年的寄宿生活。和唐莹莹一样,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有很多,都是从周边的村子里来到二十九中上学的。

  十年来,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年来成效显著。2021年初,七里河区进行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将西果园镇7所后山农村小学整合到二十九中,建成了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享受美好的校园时光。

  “城乡一体化”办学 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孩子刚到上学的年龄,就赶上了学校合并,觉得特别幸运!”谈起孩子的入学过程,唐莹莹的爸爸唐致蓉高兴地说。

  唐致蓉家住西果园镇上岭村,村里有一所小学,全校只有八九个学生。在唐莹莹很小的时候,唐致蓉就开始考虑她上学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好一点的教育。但是我们村里就一所学校。我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如果选择去城里上学,费用高不说,老人们还得专门去操心孩子,地就没人管了;如果在村里上学,又害怕把孩子耽搁了。”

  就在唐致蓉犹豫不决的时候,七里河区开始进行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村子里的在校学生都合并到了二十九中上学。

  “这对我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谈起教育改革带来的喜悦和感触,唐致蓉说,“学校是寄宿制的,一日三餐都免费,而且来回都有校车接送。这样一来家里的地不用撂着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我也不用操心了,安心打工养家就行。”

  长期以来,七里河区城区校际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偏远地区教育资源滞后。为此,七里河区通过调研及多方准备,制定并启动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学校资源整合的“城乡一体化”办学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也使得家长们不再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焦虑。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一了。以前还考虑过送孩子去市里的中学上学,但现在不再想了。”二十九中初一新生费行荣的妈妈王女士说,“费行荣6年级也是在这里上的。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感觉学校现在的教学质量挺好的,孩子也变得更爱学习,性格也更开朗了。”

  二十九中学副校长林婷表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之后,学生们有了更专业的音体美学科的老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看见音乐课上老师弹钢琴,第一次感受到体育课的丰富多彩,第一次看到美术老师分享美术作品,第一次参加校园艺术节登台演出……太多的“第一次”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了期待。五年级学生康田雪和赵林峰说,在学校合并之后,班上同学增多,有了广阔的交际空间,自己也交了很多朋友。

  教育资源整合 老师有了更多交流和提升机会

  七里河区农村地区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之后,学生规模和师资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优化了师资分配,老师们也有了更多交流和提升的机会。

  “多年前,在山上的时候我除了教语文还得带音乐和舞蹈课,现在我只要专攻语文就可以了。”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老师顾晓洁说,学校合并之后,自己也有很多参加教师专业培训活动的机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为了进一步整体提升七里河区中小学办学品质,七里河区借鉴教育发达地区成功经验,以“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目标,实施全域集团化办学。以“1+N+1”的联合方式组建成立10个教育集团,每个集团以1所核心学校为总校、N所城乡学校为分校,发挥集团总校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集团内学校的办学活力,实行管理融合、资源融合、教学融合、教师融合,建设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综合发展水平。

  林婷称,在以前的学校,一个班往往只有3到5个学生,很多老师都是包班制,语文数学都要上,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能实现。教育集团化后,各校的孩子实现了同上一节课,每学期集团内教师交流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实现教师教学资源共享。

  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王官营中心校校长朱润东说:“在教育集团成立之前,老师大多只能在校内进行常态化的交流学习。如今,集团内各成员校之间人员可以进行柔性交流,中心校内的所有教师都能去集团的优质学校观摩学习。”

  课后“双减”政策,学生和家长都受益

  “今天有家庭作业吗?”“没有,我都在课堂上写完了!”“那好啊,回家就可以和妹妹玩了。”9月7日下午,马女士在敦煌路小学门口接到了放学的孩子。

  “孩子能在学校把作业都写完真的太好了。我文化水平不高,还担心没办法辅导孩子的作业,但是现在都能在学校完成,我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马女士说,她的孩子张思哲在敦煌路小学上二年级。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进行延时课,学习过的知识都会在延时课上得到巩固,孩子回到家没有作业的负担,能够有更多玩耍的时间,她也不再为辅导功课的问题担忧。

  2021年,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七里河区各小学开始提供延时服务。在延时课上,学生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课堂知识,由老师辅导完成课后作业。对于这一政策,很多家长都表示欢迎和赞成。

  “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上班,我和老伴也辅导不了作业。现在好了,有了延时课,我们只操心好孩子的吃穿就行了。”二年级学生妥恩慈的奶奶说。

  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解决了家长辅导学生家庭作业的烦恼,而且也惠及了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家长。

  “以前孩子们4点多就放学了,那会儿我还在上班,家里又没有人接,就只能让孩子待在小饭桌。现在下班后来接孩子也来得及。”“我每天5点半下班,学校没有延时服务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接孩子,都是孩子爷爷奶奶来接。老人们腿脚不好,每天接送也很费劲。但是现在我下班后,正好可以赶上孩子放学,就不用麻烦老人了。”四年级学生家长袁女士和刘女士说。

  在延时课堂上,除了学科学习任务,七里河各小学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现特长、激活潜能,得到全面发展。敦煌路小学每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们能上自己喜欢的社团课。学校精心选择和安排了扎染、田径、舞蹈、合唱等特色课,让孩子们的兴趣得到充分发展;七里河区小学推出“1+7”课程体系,从善学、健康、博艺、悦读、笃行、尚礼、创新等维度,丰富、优化、补充基础课程……

  “延时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孩子和家长的压力都减轻了,孩子们也增加了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我是比较满意的。”一位家长说。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沙金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