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走进县城看发展】徽县:“绿色”理念引领发展之路

 2022/09/28/ 20:44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周玉兰 陈多 李永萍

绿树掩映中的金徽矿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玉兰 陈多 李永萍

  产业织锦绣,沃野土生金。近年来,徽县持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走进群山怀抱、绿树掩映下的金徽矿区,满目葱茏、举目是景。

  金徽酒厂管理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映入眼帘,以绿色为底色的生产线依山而建。整个矿区与周围的青山和谐共生、相映成趣,彻底打破了人们对矿山“尘土扬”“污水流”“噪音重”的传统印象。

  “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铅、锌、银等矿产资源勘察、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矿山企业,于今年2月22日正式上市。”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斌自豪地介绍,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家2018年4月才建成投产的矿山,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全国绿色矿山发展的“高地”、甘肃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究其发展秘诀,是因为金徽矿业从建矿之初,就选择了“先要绿水青山,再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据介绍,金徽矿业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原则,确立建设“生态型、环保型、安全型、旅游型、数字化”的绿色矿山目标,始终坚持环保投资及时足额到位,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我们坚持边开发、边治理,高标准建设尾矿库、井下破碎及环保设施,执行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保持一级标准,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进行无缝隙绿化美化。”王斌介绍,绿色矿山建设重在细节,矿区运输道路会定期洒水清洁,运货车辆封 闭运行,车辆进出矿区时会用自动化高压冲洗,确保环境干净、整洁、美观。

  金徽酒文化展览馆。

  此外,金徽矿业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探索出了“矿区变景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显著提升了矿区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目前,矿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工厂,地上花园”。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徽县,还有一个犹如景区的厂区闻名遐迩,那就是金徽酒厂。走进陇南市经济开发区徽县园区,一个流淌着诗情画意的生态酿酒园便跃然眼前。

  金徽酒厂酿酒三、四车间。

  徜徉在金徽生态酿酒园,形状端庄优雅、古朴大气的巨型酒坛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厂房楼下,小桥流水,鱼群嬉戏,林荫小道……古香古色的韵味与现代化气息融为一体,工业化酿酒生产与休闲旅游完美结合。

  “近年来,金徽酒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生态金徽建设,精心打造花园式厂区,建成了一座集生产、科普、文化、休闲于一体,绿色、环保、生态的酿酒园区。”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斌介绍。

  踏进生产车间大门,一阵阵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穿着工作服的工人们,或堆糟码垛、扬锨翻粮,或蒸煮取酒、铺设酒糟。

  金徽酒业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上游,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酿酒历史和白酒文化悠久,使“金徽酒”在西北地区获得了较高的认同。

  金徽十里酒城。

  优越的生态不仅造就了产品之美,也赋予了金徽酒业更多张力。目前,金徽酒业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白酒酿造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发展工业旅游示范企业。

  金徽酒生态酿酒园常年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并为游客提供免费的全方位各项旅游服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不仅为花园式工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在扩大金徽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金徽酒生态酿酒园已接待国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热门旅游景点。

  “目前,金徽酒业已发展成为以优质白酒酿造为主,集科技研发、物流配送、网络营销、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白酒企业。”张斌介绍,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最佳特色旅游景区”和 “环境保护标准化A级”“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项殊荣。

  金徽生态酿酒园内的樱花路。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徽县一直在路上。

  徽县县委书记张立新表示,徽县将坚持“农业优先、工业主导”的县域发展定位,以金徽矿业、金徽酒业两家上市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化、高端化、智能化为导向,推动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再创一批叫得响的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示范标杆。(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