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甘肃白银:走绿色转型路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2/11/01/ 16:28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李杨 见习记者 马腾飞
6.jpg

昔日沿黄村落如今“破茧成蝶”。(本文照片均由白银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甘肃·每日甘肃记者 李杨 见习记者 马腾飞

  行走在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蒋家湾片区,昔日的岸畔荒林已变身田园诗境,普通的村落也成为了生态康养、感悟乡愁、放飞心情的“归属之地”。

  “我们先后实施了黄河·白银云客小镇项目、黄河湾景区宿集项目,使得昔日沿黄村落如今‘破茧成蝶’,也为赋能乡村振兴增添无限活力。”白银区水川镇副镇长李彦勤说。

  据了解,谋划建设伊始,蒋家湾片区便定位为沿黄“大景区”关键节点和“点睛之笔”。白银区精心筹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貌提升、生态绿廊建设、生态治理、景观打造及人文历史挖掘。2021年,梧桐大道、盐沟路靓丽呈现,龙山民宿初显姿容,旅游基础承载力得到夯实。2022年,黄河湾景区宿集项目火热实施,以黄河文化为导引,以乡村风光为本底,以“十里白银·精致的烟火气”为定位,在蒋家湾黄河岸畔、梧桐道旁选址规划11块土地,打造以10个主题民宿聚落(梧桐里、知春里、芳踪里、草本里、均安里、三色里、白云里、顺安里、尽山里、水源里)为主的黄河湾景区。

  “这是一个你来了不想走的地方。”云客小镇龙山民宿负责人张乾栋不无自豪地说。

花海观赏区。

  水川镇蒋家湾片区的生态蝶变,是白银市近年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国家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近年来,白银市围绕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弘扬黄河文化六大任务,强力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从黄河流域白银段水土流失治理,到黄土高原沟壑区综合治理,再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改造等一大批生态项目在陇中腹地加快推进;白银段防洪治理、祖厉河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白银市打出防治污染、修复生态、集约资源、发展产业组合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优势的绿色转型之路。截至目前,白银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7522平方公里,修筑护岸工程100公里,打造了数十公里的堤防工程与安防工程,从源头上保障了黄河安澜。

东湾高效示范园航拍 (2).jpg

鸟瞰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

  从靖远县靖乐渠到引洮供水二期再到景泰川电力提灌的彩虹管道,黄河水源源不断润泽着地高河低的旱塬区,白银也因是全省重要的灌溉农业带和全国高扬程灌溉最为集中的地区,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陇原蔬菜之乡”和戈壁农业重要基地。

  位于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黄河之滨的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是靖远县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沿黄经济带建设和县城“东扩北拓”发展的具体呈现。旨在以高效农业示范推广为主导,以田园休闲体验为支撑,着力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示范区。

  该示范园由生态农业展示区、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区、花海灯饰观赏区、水上乐园娱乐区、户外运动拓展体验区、游客接待功能区等六大功能区组成,2020年12月被认定为AAA级旅游园区。2021年4月29日,举办了以“欢庆百年蝶变·畅游生态靖远”为主题的靖远县乡村振兴黄河生态文化游活动,活动中为水岸三合AAA级旅游景区揭牌。同年“五一”节假日期间,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同年10月1日举办了以“给心灵放个假·我和东湾有个约会”文化旅游活动,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2021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

国家储备林建设让荒山变绿洲。

  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新生态理念扮靓着白银这座工业城,也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白银市平川区地处黄河上游,煤炭资源丰富,多年的开采导致当地产生了大量采煤沉陷区。”白银市平川区林业碳汇发展中心主任万康告诉记者,“2018年,平川区被列为国家采煤沉陷区支持范围,2022年初,这里开始了总面积45万亩的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储林结合当地黄河流域矿山修复、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治理等项目,矿山渐变绿水青山,恢复往日生机。当地国储林项目被列为2022年度甘肃省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国储林项目的实施,也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提供稳定就业机会,他们通过护林或务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固定收益。目前,平川区已完成建设国储林近10万亩,成活率超95%。据估算,45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后,不仅储备木材,同时修复当地生态环境,成林后45万亩的国家储备林年均还可吸收二氧化碳720万吨左右,满足平川区碳中和的需求。同时,平川区森林面积将会跨越式增加,区域生态环境也将明显向好,预计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6000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224.8万吨,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以上,实现‘地下挖煤、地上储碳’的良性循环,盘活‘双碳经济’。下一步,平川区还将创新‘国家储备林+N’模式,将‘绿色通道、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体育公园、生态修复、流域治理、水系连通、全域无垃圾治理、村集体经济、群众增收’等融入国家储备林建设,增强经济效益,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

  如今,打出防治污染、修复生态、集约资源、发展产业组合拳的白银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