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嘉峪关市一位“云端妈妈”412天的“纸短情长”

 2022/12/06/ 17:03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闫立成 通讯员任祎

“云端妈妈”412天的“纸短情长”

  融媒体中心记者闫立成 通讯员任祎 

  “412天,在他的意识里妈妈是在手机里……”11月3日,兰州铁路局嘉峪关供电段柳沟变电所值班员庞芬芬的一条朋友圈让不少人“破防”。

  “等慢慢懂事了,孩子会明白妈妈的。”

  “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安慰,让庞芬芬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流。

  今年32岁的庞芬芬,工作已有八年之久,2020年“升级”成为一名妈妈。由于她和丈夫两人忙于工作,聚少离多,去年9月,庞芬芬把刚过1岁的儿子聪聪送回老家山东菏泽,让农村的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种种原因,母子俩已经整整412天没有见面。

  庞芬芬所在的柳沟变电工区地处兰州局管内最西端,是铁路牵引供电的“心脏”。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开行班次和疆煤外运数量的增加,对铁路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变电值班员,庞芬芬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工作一直十分努力。

  “聪聪会走路了。”

  “聪聪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

  每当看到公婆发来的视频,了解到孩子这些成长中的点滴变化,庞芬芬总觉得特别幸福。

  承诺儿子今年7月要回老家菏泽看望他,由于疫情的原因,庞芬芬的这一计划落空,心中虽有埋怨,但依旧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值守。工作中的她果断干练,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总能化险为夷。一天深夜,正在值班的庞芬芬突然听到主变室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她马上明白这是1号主变跳闸了,立即切换到2号主变恢复供电。随即,她赶紧找来万用表对室内的设备进行检测,寻找故障原因,很快,她发现保护屏后面有一个插件松动,紧固后设备恢复正常,整个处置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半点迟疑,展现出她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

  “芬芬每天总会给聪聪发个视频,有时候孩子在睡觉,她就守着手机,耐心地等着孩子睡醒,逗他玩一会。”同事安敏婵说。今年10月,受疫情影响,电务段暂停了沿线工区班组的交接班,庞芬芬和同事已经连续工作30多天。每隔6个小时,她们要把室内室外的设备巡视一遍,主变压器、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端子箱、蓄电池……每一个流程庞芬芬都落实得标准规范、每一台设备她都检查得仔细认真。忙完每天的工作,庞芬芬会雷打不动地给儿子发个视频,虽然相隔屏幕,相距千里,但每天只要能见到儿子,她还是很开心,忙碌一天的疲惫也会伴随着柳沟的大风消失在茫茫戈壁。

  病在儿身,疼在娘心。前一段时间,聪聪肠胃炎发烧住院,年近六旬的公公婆婆跑前忙后,轮流照顾,庞芬芬内心无比焦急,但又无能为力,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给老人发视频聊天,给儿子讲故事,安抚他不安的情绪。“你好好工作,不用担心,孩子我们会好好照管。”公公婆婆总是暖心地安慰庞芬芬,一边让她安心工作,一边尽心尽力管好孩子,终于渡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聪聪的身体也渐渐康复。

  “聪聪,想妈妈了没。”

  “想了。”

  “那你亲亲妈妈。”聪聪撅起小嘴,隔着屏幕,飞吻着庞芬芬。

  “聪聪,妈妈在哪里?”

  “妈妈在手机屏幕里。”刚满两岁一个月的聪聪,顿了几秒,稚嫩的小手指着手机害羞地说,而在屏幕这边的庞芬芬趁孩子不注意,背过身,迅速地抹掉了那滴要掉下来的眼泪。

  柳沟的冬天来得格外早,11月初的气温已经跌至零下,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凛冽刺骨的寒风里夹杂着铁道旁边火电厂的煤灰,打到她的身上、吹到她的脸上,一趟巡视下来,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浑身上下还是会冻个透,嘴唇上、鼻子里全是煤灰。

  “我们是来自柳沟的‘灰姑娘’,但我们送出的电安全可靠。”庞芬芬竖着大拇指骄傲地说。尽管工作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但这个山东姑娘性格开朗,言语间满是对工作的热爱,没有丝毫抱怨。

  “妈妈,我把碗里的饭全吃完了。”

  “妈妈,我学会了唐诗,看,我还会给爷爷捶背,帮奶奶扫地。”

  “妈妈,你和爸爸啥时候来接我……”

  “对于聪聪,我有愧疚,没能陪在他身旁见证他成长中的点滴变化。”庞芬芬含着眼泪说,“等柳暗花明时,我要做一桌子菜,和儿子丈夫在家一起吃。”

  在嘉峪关供电段还有很多像庞芬芬这样的“云端妈妈”,她们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公婆照看,视频是她们陪伴孩子的唯一方式。她们常年坚守在大漠戈壁、高原深山的铁路变电所、配电室,与风沙蚊虫为伴,和孤独寂寞相依,降压不降标准、变电不变本色,为了供电线路畅通和铁路运输安全执着坚守、默默奉献,成为千里铁道线上一抹靓丽的风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