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六】科技兴油驱动高质量发展——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创新驱动科技领航筑牢稳产增产“基石”

 2022/12/26/ 17:44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22年,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以油田稳产为核心,突出规律研究、水驱提升,聚焦技术创新,以科技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出色的科技兴油答卷,全年各类措施增油6.25万吨,营业收入达15975万元。

  随着镇原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一批批建设者在昔日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东征西战,在摔碎的“盘子”里找“黑金”,在“5G”时代中感受“蓝领”变“白领”的巨大转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全体干部员工牢固树立科技兴油的理念,紧盯“资源勘探”“油田开发”“新能源”三大主业,做好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人才储备,将技术攻关面向低品位储量效益开发等重点领域,让科学技术成为镇原油田稳产增产的“实力担当”。

  以科技创新为龙头 点燃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十二年来,采油十一厂累计开展科技项目攻关72个、探索形成九大系列187项,荣获公司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69项,授权专利38项,科技贡献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率逐年稳步提升……。”4月26日,采油十一厂全体干部员工聚焦厂科技大会,油田公司两院、中国石油大学等专家教授同步线上参与,让科技之光成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围绕“2022年原油产量任务165.4万吨”这一核心任务,该厂进一步梳理技术需求,明确主攻方向,优化顶层设计,以油田公司、采油十一厂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聚焦注水专项治理、综合油藏治理、水驱综合治理、油水井措施、动态监测五大领域的技术升级,强化攻关试验,突出技术创新,先后开展高流变连续相调驱试验、微生物活化水驱试验,注水井体积压裂增注等创新工艺,解决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动用难度大、顽固欠注井治理难度大等问题,重构油水井驱替系统,促进油井见效。截至10月份统计数据,该厂年自然递减及综合递减、油田开发主要指标等7项主要开发指标位于公司前列。

  随着十余年的开发建设,镇原油田面临资源劣质化、产量压力大、效益提升难等问题。“要实现油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与智能化创新,掌控更高品质的油气资源,探索更高效益的开发方式,向创新要质量、要效益”。这一共识愈加深入人心。

  采油十一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站位理论前沿、技术高点、成本凹地,牢牢把握科技供给、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按照推广应用、完善配套、创新攻关的层次布局,注重当前和长远的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引领性创新攻关和实用型技术推广的步调,从源头上提高科技创新质量。通过“重新认识油藏、重调油藏流场、重构层系井网”等方式,全面挖掘油藏上产潜力,不断深化富集规律研究,从单一演武高地首次刻画出镇北、演武等四条支河谷,总结形成三种成藏模式及“串珠状”分布规律,打破“演武高地难成藏”的传统认识,为勘探增储打开新局面,发现并建成侏罗系高产油藏富集群3个共31个油藏,探明储量7021万吨,其中千万吨级油藏2个,建成产能155万吨,年产油量达到102万吨,真正实现了优质储量向规模产量的快速转化。

  除此之外,该厂扩大科技创新“朋友圈”,深入推进企校、企企、企院“四方协同”运作模式,每季度邀请高校专家参与技术头脑风暴,与预探评价项目组、陇东天然气评价项目组等兄弟单位结成党建联盟,组织召开技术研究座谈会等,实现了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建设西部大庆建设科技研究和成果应用连接的“快车道”,2022年以来,该厂参与公司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10项,合作完成8项,成果转化14项,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的价值和生命力。

  以数智化发展为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现在鼠标轻轻一点,远在30公里外的油水井和站内数据全部一目了然,办公室从站内搬到了井区,每日巡检井站,步行至少减少了10公里。”现如今,走进镇原油田的井站,数字化管理及操作已成为每一名员工的“必备技能”,而随着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带来的便利,也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方式。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油田提高治理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采油十一厂积极顺应形势、主动出击,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上身体力行,用活用好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器”,服务油田高质量发展。

  该厂着眼于效率、效益、效能“三个提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规模推广”的原则,将数智化发展融入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办公全业务链,建设“智能油藏、智能井筒、智能地面、智能管理”特色的数智油田,构建“实时监控、智能诊断、协同共享、风险预控、智慧决策”的管理新模式。着力打造“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远程监控、智能操控”的管理模式,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即时优化和远程操控,逐步建成与“油公司”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新型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组织模式,打造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的升级版。

  依靠智能化创新,油田生产现场也旧貌换新颜。该厂在油水井数字化100%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智能化升级,井场管理方式由数字化监测向智能化调控转变,安眼工程、源供配注一体化建设、功图3.0系统应用、智能水井系统提升、北斗网络项目五大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尤其是“人工+无人机”相辅相成的智能巡检新模式,使巡检人员巡检效率提升70%以上,成为继井站小班后的又一批“蓝领”人群。

  科技信息部负责人介绍说:“从11个月的数据来看,我厂油水井覆盖率、SCADA上线率、功图准确率等9项公司考核指标全面达标。结合‘安眼工程’配套89套相关设备,为偏远井场完成22套北斗传输设备安装……数智化管理更为完备、效果更加突出,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据悉,下一步该厂将进一步探索数智化创新管理,将拓宽领域,强化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共同编制新型采油作业智能作业区方案,并在智慧井场建设开展优先试验。

  以素质提升为重点 挖掘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采油十一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开放创新的生态成长环境,激活科研队伍“一池春水”,构建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该厂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发展,解决在规模数量、年龄梯次、专业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健全完善“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机制,强力推进思想政治引领工程、“三强”干部锻造工程、科技人才培育工程、技能人才提素工程、实施精准激励工程、人才优化配置工程 “六项工程”,培育造就高端人才、稳定壮大关键人才、激活用好现有人才、战略储备接替人才,加大紧缺技术人才、拔尖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人才价值。

  该厂坚持科研与生产单位人才双向交流与共享,分级分类优化部署三类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注重加快推进公司特色核心技术应用,技术基础类项目着力培育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科技专项聚焦解决生产难题并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充分发挥四级技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主动给优秀青年骨干人才交任务、压担子,制定并落实个性化单体培养措施,大力推进“石油工匠”和青年科技英才培养选拔,努力打造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科研骨干人才队伍。同时,该厂积极完善并落实职称评审、先进评选、干部选拔向创新型优秀人才倾斜的相关规定,探索完善“双序列”和项目制管理等机制,通过选拔采油厂十大优秀技术管理工作者和十大专业技术标兵,科技人才晋升渠道宽了,自主权增强了,人才创新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该厂着力培养“青马学员”2名,4名科研技术人员参与公司技术部门攻关交流,参与公司级以上安全生产、数字化、技能操作等各类竞赛10余项,近70名优秀员工在赛场上展现风采,员工创新大棚9个,近百名员工参与创新创效,解决一线生产难题187项,降本创收效益超亿元。(王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