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理论】弘扬黄河文化 赋能文旅产业

 2023/05/12/ 08:2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栗明敏

弘扬黄河文化 赋能文旅产业

  栗明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是黄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在黄河文化形成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陇原大地先后孕育出了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周祖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新时代新征程,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赋能甘肃文旅产业发展。

  打造兰州黄河文化名城。兰州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又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自古兰州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位于黄河文化的上游区,拥有大量的黄河文化资源,特别是远古时代的文化资源占据着黄河流域的优势。进入新时代,兰州市应加快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努力做好黄河文章,打造黄河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情景沉浸、业态丰富的省会文化旅游新高地,加大对兰州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兰州太平鼓、兰州刻葫芦、高高跷等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全面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并将数字产业引入兰州全域旅游,打造精致黄河文旅产品,不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

  扩大甘肃黄河文化影响。一方面,结合省内已有文化基础和地貌特征,加强规划设计,深入挖掘以黄河风情线大景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古镇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议设立文史艺术中心、中医文化中心、民族文化中心等,让黄河文化兴起来、黄河文艺火起来、黄河文物“活”起来、黄河产业强起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兰州省会城市和中国西北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有作用,统筹省内黄河文化资源,与沿黄九省区联动,加强对西北地区在交通、客源、会展、购物、商务及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辐射,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定期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母亲节、黄河风情文化周等活动,真正把兰州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转化成为黄河文化新地标,中国西北文化旅游和中国西部旅游重要基站。以兰州为中心打造古今文化融合的都市文旅产业园区,辐射带动临夏、天水、白银、定西、庆阳等周边市州文旅产业发展。

  融合现代科技数字手段。推动我省黄河文化发展,助力文旅产业壮大,需要结合新技术手段,走时代化大众化之路。要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聚集新科技人才,创造出黄河文化的精品。通过制作影视作品、动漫作品等,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提升甘肃在国内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影响力。一是实施文创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要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发展文创新经济,提升文化装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产业+高校+平台”建立文创科技融合发展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政产学研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市场链的对接,打造出聚集创新资源的研发转化平台。二是实施黄河文化文创与产业融合。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通过植入黄河文化、融入创意内容和提升设计品质,推动文创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兰州黄河文化城市品牌。丰富发展文创与产业融合领域,特别突出黄河文化的根、魂、源、慧的特质。着力推进文创和农业、工业、商业、文体、城市融合。将黄河文化全方位融入建筑设施、城市园林、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之中,由此提升城市规划文化品位,带动城市全方位发展。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项目基金:1.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措施与路径研究2021SZGZTXM06;2.《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甘肃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甘农大教函【2021】52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