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破除落后思维惯性 破解甘肃发展难题

认真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甘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进入新时代,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详细

甘肃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全省上下要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详细

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掠影

走进展馆,仿佛进入时空隧道。一张张照片真实记录陇原大地40年的历史巨变。40年间,改革开放唤醒了陇原......详细

12月21日是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媒体开放日,当天,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展览图...详细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行车已被汽车替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几年,在绿色低碳出...详细

以人为本 携手筑梦——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力量

“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详细

甘肃省博物馆:科技助力让藏在仓库里的文物“活”起来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在接受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采访时表示,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文物资源,各类文物达8万余件(组)。但是由于受展览面积限制,只有3000余件(组)文物和观众见面...详细

40年来,兰州市基本养老和基本医保制度的推进和完善,让百姓从“养儿防老”转变为“社保养老”,从“小病自扛、大病穷家”发展为“生病无忧、全家医保”的崭新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详细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八步沙北望黄沙漫漫,无边无际的沙漠吞噬着村庄和良田,“一阵‘黑风’过后能把厨房中的锅碗瓢盆全埋了。”当地人心里清楚,一场风沙带走的可能就是一整年的粮食收成。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甘肃生态建设的新天地。1981年冬天,八步沙的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在5.2万亩沙荒地的承包合同上庄严...详细

改革开放40年,一批批非公经济企业的快速成长让亲历者尝到了改革的甜头,让旁观者见证了开放的奇迹。但总会有人想问:“为什...详细

说起张吉顺,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从2010年起,他就一头扎进无公害蔬菜种植事业中,早在2011年他的合作社就被区委区政府评...详细

“我的每一个荣誉都来自于我的学生,当每一个荣誉到来的时候,我感觉到那不仅仅是一项荣誉、一顶帽子。在我眼里,那是一杆枪...详细

马麦志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的一个村民,2013年以前,他家一直住在山凹里,房屋破旧。在2013年年底,...详细

40年,从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房里,到拥有自己的大套房子;从排队上公共厕所,到家里有两个独立卫生间;从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详细

改革开放40年,经历了“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的转变,从不懂穿着搭配到注重着装礼仪,杨晓丽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变化...详细

不可否认,一件婚服浓缩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服装的变迁,折射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数百倍数千倍的增长速度,反映出了人们不断追...详细

40年来,我们吃过很多东西,有好吃的,有不好吃的,有的印象深刻,有的如过眼烟云。当一种特殊的,与某段往事或某种情感有关...详细

40年前,中国人的字典里还没有“时尚”一词,服装不仅款式单一,而且色彩灰暗。上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详细

李莉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服饰上的变化,最能体现时代的变迁。”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详细

40年前的冬天总是很漫长的,人们的餐桌上土豆、白菜、萝卜是常客,尤其在北方地区,一到秋末,时令蔬菜就少得可怜,“老三样...详细

改革开放之初,为帮助定西、西海固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中央同意了甘、宁两省区的建...详细

南向红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小学曾就读于有“百年老校”之称的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从家到校途经两条宽一些的巷道和两个供水站。她记得很清楚,小学五年级之前,自...详细

截至今年10月底,兰州PM10、PM2.5指数同比分别下降10.7%和8.9%,连续六年持续下降,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兰州蓝”正成为新常态,在朋友圈里“晒蓝天”也成为市民的...详细

村民孙丕南对花寨子村这几年的变化深有体会。今年57岁的孙丕南是八里镇有名的种菜好手,但家里只有2亩地,前些年种菜收入不高,他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镇子里的翻沙厂打...详细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中断了多少年的民间收藏又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热。无论是陶罐、玉器,还是票证和民俗物品,在兰州许多寻常百姓人家都有收藏。这些民间藏...详细

每张照片都承载着一个回忆,它是人生重要时刻的忠实记录者,从前照相只能到照相馆,如今手机普及,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黑白照时代也迈向了色彩缤纷的摄影时代,照片再不...详细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从大喇叭里听音乐节目,到如今智能手机等听歌工具的不断更新发展和现场音乐的不断普及……从每周只能听到一首新歌到海量的音乐包围我们的生活...详细

40年前,四五十岁就“荣升”爷爷奶奶并不鲜见,为家庭忙碌操劳之余,祖辈最大的快乐就是含饴弄孙。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老人进入了“我...详细

“40年前我们村里没有电,连手电筒都没有。一毛多钱的煤油,家里可以用两三个月,白天出门干农活,一般是一间房一个,主房里一个灯,厨房里一个灯。当时由于农村经济来...详细

“昔日荒坡土沟,今朝青山翠林。”在一项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绿化工程中,兰州人用自己“九曲不回”般的决心与耐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成功将当初的贫瘠荒山改造成为苍翠...详细

改革开放40年,通讯方式的改变无疑是人们生活中的最大变化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电信固定电话大发展时期,“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兰州人对小康生活最直观...详细

不仅在兰州的外地人感受到了兰州的生态和气候变化,老兰州人更是十分清楚今昔的差别。“生态环境好了,幸福感都提升了不少。”家住安宁区万里厂的何大林一家几辈人一直...详细

在时代大潮中,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也从最开始的沿河而居带状发展,蝶变至现在的“一河、两岸、三心、七组团”。从“一版规划”提出的“到1972年末用地规模达...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舆情业务 | 托管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20047 ICP备案号: 陇ICP备0500034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