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理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2019/07/17/ 05: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景通

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王景通

  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愈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判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新的战略定位。党的十九大还首次把“必须树立和践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深化认知。耙梳“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关系的逻辑理路,有助于提升推进和保障中国与世界生态安全的自觉自信。

  一、对生态问题的求解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则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安全舒适的生态发展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放弃工业文明,而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建设一个生态安全、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阈中,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正确认知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类可以有目的地利用、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可以“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同时又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毁灭森林的做法之后总结道:“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一论断具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

  在全球范围内,直到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生态思潮才开始出现,环保意识才开始被唤醒,环保运动才开始兴起。对环境问题进行省思的,既有科学家,也有思想家,还有民间环保人士,诸如《寂静的春天》(1962年)、《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1967年)、《公地的悲剧》(1968年)、《人口爆炸》(1968年)、《浅层的和深层的以及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1973年)等论著相继出现,等等。值得关注的是,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最先从学理层面对人类环境危机进行阐释,并逐渐形成了环境伦理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影响比较大的西方生态思潮主要有:道德主体扩大的权利论、生态中心的价值观、社会权利论。前两种思潮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社会权利论则试图从社会现象的理性透视中寻找环境危机的生发之源,并希望在社会权利的重新分配中寻找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谈到环境保护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既表达了当代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蕴含着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逻辑理路的深邃思考。这一论断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针和现实路径

  首先,坚持现代化的绿色属性。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底色和本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逐步呈现出来,有些甚至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其中的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政治问题,其解决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品质的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绿色属性”,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强调通过构建现代化的绿色产业体系来实现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同时它更是一场涉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

  其次,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人的和谐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高度统一性。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解放,只有在保障自然界完整和繁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实践一再证明,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坚持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落地生根。“美丽”是一种契合自然、舒张自如的状态,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境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主基调和主旋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延伸的主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基本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战略举措包括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方针与举措,既坚持了全面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也坚持了“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