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化视点】书香农家 耕读传承

 2019/08/28/ 06: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莉

农家书屋借书证 王莉

农家书屋书架一侧 王莉

  助力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

  2019年8月14日,记者来到兰州市榆中县高墩营村,这里的农家书屋是全国农家书屋示范点。因为不是农闲时节,来农家书屋看书或借阅的农民并不多,正值暑假,阅览室里坐的都是孩子们。7岁的小学生钱佳霄拿着一本绘画本在看,她是假期来老家玩的,另一名叫梁若婵的女孩说她假期很多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有时也在这里写作业,不会的景老师会教我们。”

  她口中的景老师就是高墩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景正红,她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村里农家书屋一成立,她就是管理员。她告诉记者:“我们村是省内首批建设的农家书屋之一,现在还是全省第一家‘甘肃省图书馆流动图书站’。现有图书1.5万余册。其中包含与省图书馆协议交换的6000多册图书。”她说,2014年,省图书馆与村上协议办流动图书站,每年定期交换图书,农业科技、小说、历史、百科等,图书种类很多。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书架的一侧,竖立着一排排用牛皮纸装订的以年期成册的杂志。这份对书刊的爱护与细心整理,让人动容。

  参加过高考的赵学成,在高墩营村的同辈人里学历算是高的。他家里种着十几亩蔬菜,每次来农家书屋,借阅的大多是种植、施肥、农药相关的书籍。景正红说,赵学成通过自学和参加一些培训,已经是村里种菜的一把好手。问起一年的收入,赵学成腼腆地说:“家里种的都是水浇地,有菠菜、娃娃菜等。一年种两茬,能挣10多万元。”

  榆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宏告诉记者,榆中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4月才整体脱贫。“2011年,我们村成为国家无公害蔬菜基地主要产地之一,共有1.2万亩地,种植各类高原蔬菜,远销南方沿海,已经全部脱贫了。”68岁的高墩营村村支书钱其峰,一头白发,精神矍铄。他说:“除了国家政策扶持,农家书屋也是一大助力。”

  榆中县冯湾村的农家书屋也是2005年第一批试点,管理员金红芬今年43岁,管理书屋有十几年了。她告诉记者,冯湾村的农家书屋从最初借房子办图书室,到现在有固定阅览室,也是几经周折,现在深受村民的信赖。拥有6000多册图书,每年借阅量在200册次左右。

  村民李仓高中毕业,有时间就到书屋看书。通过自学,现在已是村里苗木中心的技术指导,他钻研培育的苗木种子,要比以前的品种早上市半个月,因为早,可以抢占商机,增加收入。今年54岁的他,能熟练地用手机APP视频学技术和进行网络营销,吸取新技术新知识的劲头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金红芬还介绍,村里有个叫兰晓斌的年轻人,在街边开了个饭馆,一开始不会做饭,从书屋借了许多书,边学边做,现在不仅是个好厨子,还兼做电商、快递、物流、银行代办点,生意红红火火。

  一位叫杨芳的年轻妈妈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来看书,大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小女儿才5岁,她给小女儿读书讲故事。她说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城里人有图书馆,我们有农家书屋,一样很方便。”

  记者注意到,一些抓人眼球的图书出现在农家书屋的书架上,像《让全世界孩子惊奇的科学异想》《四大奇石故事》《家庭装修低碳环保一本通》等。

  刘晓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建设,农家书屋在增强农民文化自信、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介绍说,农家书屋在延伸服务方面,培育了几大功能:一是成为文明乡村的宣传阵地。党和国家的政策通过农家书屋能及时传达给农民。二是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引擎,通过因地制宜配备相应的图书,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养殖种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培训班,使书屋成为提高农民素质的基地,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知识与精神支撑。三是成为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农家书屋发展到今天,举办了许多活动,如“《我的书屋我的梦》有奖征文”“双百表彰”“好媳妇”等,已具备品牌效应。将来升级后的数字书屋,可以及时发布种植养殖信息技术、电商交易、创业指南等服务,发布最新农副特产供求信息、市场价格等,将本地特色农产品包装上线,推介销售。

  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

  2017年,农家书屋机构改革,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所属的农家书屋办公室整建制划转省委宣传部,更名为甘肃省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领导要求管理部门从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战略高度,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农家书屋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明确提出要以把农村幼儿园“小书架”建设和数字化提升作为农家书屋改革创新、提升服务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如何打造好“最后一公里阅读”,实现书屋数字化,是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责任。为此,刘晓文介绍,全面启动农村幼儿园“小书架”建设,是聚焦解决农村幼儿读物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读书从孩子抓起”。按照每个幼儿园1000元的标准,为全省5760家农村幼儿园新建“小书架”,推动农家书屋向农村幼儿园延伸。与此同时,大力推荐数字化提升改造,拓展资金渠道开展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围绕“三端一园”总体布局打造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架构的融合阅读服务云平台——“百草园”,打造为外出务工农民工服务的“阅读伴我行”APP手机端、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服务的“农家有书屋”云图书馆电视端、为管理部门服务的“书香遍陇原”监管平台集成端。

  他说,我们在探索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主要是实现“五个创新”。一是建设理念创新。依托互联网着力打造覆盖村镇、面向农户、全民参与的数字农家书屋,推动新兴阅读和传统阅读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加快农家书屋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实现农家书屋阅读服务移动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二是受众定位创新。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精准对接受众阅读需求,做到读者在什么地方,服务就跟进到什么地方;读者需要什么资源,就提供什么资源。三是服务方式创新。立足于“三端一园”总体布局,为农家书屋行政管理部门打造集成端监控监管服务产品。四是功能设置创新。提供电子图书、有声读物、期刊、报纸、音视频节目等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实施掌握传统农家书屋开放运行、活动开展及读书借阅等情况,规范管理服务工作;互动社交功能,搭建读者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公告信息发布与读者个性化服务定制;积分奖励功能,参与数字阅读可获得相应积分,以各类文化产品互为奖励;互联共享功能,借助“学习强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优势,共享共用优质数字阅读资源,组织开展线上阅读活动。

  “当然,书屋数字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工作量大,困难很多,但我们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刘晓文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