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甘肃网兰州12月4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今天上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19年第5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据了解,我省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类别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中的35大类、204个小类,产生量排前的10类危险废物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精(蒸)馏残渣、无机氰化物废物、含铬废物、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碱、废酸、表面处理废物、含铜废物、焚烧处置残渣,以上危废均由企业自行利用或交由省内有资质的危废经营单位进行利用处置。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督促辖区产废单位和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促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末端治理。严格执行申报登记、管理计划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对未按要求通过固废监管平台开展申报登记,或者虚报、瞒报数据的,坚决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通报。被通报批评超过2次的涉危险废物单位,省生态环境厅暂停其危险废物相关业务的办理,并将有关情况纳入企业所在地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将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企业纳入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将企业相关信息交送税务、证券监管等相关部门,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加强危废处置能力建设,统筹落实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优化调整危废处置设施布局,实现地区间危废处置设施资源共享,鼓励产废单位合法转移处置。鼓励危废产生量大的化工等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鼓励合作建设处置设施,填补危废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形成焚烧、填埋、综合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多种方式并举的综合处置系统,切实从末端上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找出路,使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能力与危险废物产生种类、数量基本匹配。
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依托我省建立的甘肃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省生态环境厅督促产废企业严格落实申报登记制度,并结合二污普、专项调查、环统等手段,进一步摸清我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底数。同时加大对危险废物专项调查,确保不存在盲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8年12月09日甘肃将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