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定西专场)实录(文+图)

 2021/06/25/ 10:13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25日上午,中共甘肃省委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定西专场),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月芳,定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继红,定西市陇西县菜子镇党委书记魏振乾,共同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刘伯荣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甘肃省委“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定西专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全面展现我省各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对红色遗址和纪念地保护使用情况,经省委领导批准,省委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州委书记和党委宣传部、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以及基层先进党组织、基层优秀党员代表等,为媒体朋友们讲述甘肃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生动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

  定西不但有着“文化定西”“红色定西”“魅力定西”之称,还拥有“中国药都”“中国薯都”和“中国西部草都”等美誉。今天,我们邀请到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先生,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月芳女士,定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继红先生,定西市陇西县菜子镇党委书记魏振乾先生,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香港驻甘、省市4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新闻发布会全程将通过“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客户端、“甘肃发布”微信公众号、“甘肃发布”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定西日报、定西电视台、今日定西微信公众号,新定西、掌上定西等新媒体客户端也将进行直播。首先,请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先生作介绍。

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

  唐晓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有幸出席中共甘肃省委举行的“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首先,我代表中共定西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全市300多万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地和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交汇地及全国重要的书画作品集散地,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定西是一方红色的热土,红军长征途经定西期间,先后召开了著名的“榜罗镇会议”“岷州会议”“盐井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陇中儿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路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接续谱写了一部“战天斗地、改造山河,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奋斗史和辉煌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定西时的殷切嘱托,自觉肩负消除贫困、建成小康的历史重托,咬定目标、埋头苦干、奋力前行,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全省全国同步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顾百年奋斗路,陇中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0万定西人民脱贫不忘总书记、致富感恩共产党,正意气奋发、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这里,我给大家列举五组数据,足以印证我们走过的艰辛之路:

  第一组,贫困之变。1982年全市有贫困人口170万、贫困面达78%,2013年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24万、贫困发生率为31.7%,2020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

  第二组,经济之变。地区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000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441.3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56元增长到17486元;财政收入由“一五时期”的1322万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25.67亿元。

  第三组,产业之变。通过兴水利、修梯田、推科技、调结构,产业由过去的单一种植业向多元化发展,培育形成了中药材、马铃薯、草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市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790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220万亩,粮食产量由27.29万吨提高到160万吨,2020年全市中医药产值达358亿元,马铃薯产业产值达202亿元,草牧产业产值达192亿元。

  第四组,生态之变。1949年定西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16%;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26%,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78.79%,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1%,大气、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均为100%。

  第五组,基础之变。2003年定西撤地设市时,市县城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为27.6万人,2020年达到97.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96.9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4%。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五组数据背后,生动地体现着定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认命、不低头,不气馁、不懈怠,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奋进实践,讲述着一个个跨越之变的感人故事。

  我们战胜绝对贫困、迈入全面小康,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定西曾以“贫穷”而出名,一度被认为是“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初,这里的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吃救济粮、穿黄衣裳、喝黄泥汤是真实写照。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定西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先河,拉开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扶贫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一号工程、头等大事来抓,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80亿元,组建1101个帮扶工作队、动员4.3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市7个县区整体脱贫摘帽,11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举撕掉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历史标签,脱贫后的陇中儿女正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我们因时因地制宜、培育特优产业,奠定了追赶发展的坚实基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制定落实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建立推行季度考核、定期调度等机制,经济始终保持着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特别是紧盯打造中国药都、中国薯都和中国西部草都目标,加快发展马铃薯、中医药、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以中医药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区域特色工业体系逐步健全,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今天的定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后劲更加充沛、势头更加强劲,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综合治理,培植了绿色发展的内核优势。历史上的定西,经历了由森林到灌木、到草山、再到荒山的逆行交替,甚至形成了生态环境越脆弱就越贫穷的恶性循环,十年九旱是定西人永远难忘的记忆,有诗人写道“在陇中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新中国成立后,定西人民深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持之以恒治山治水、种草种树、改善环境,林业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提升等重大生态项目,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率先在全省推行“河长+警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今日之定西,过去一些干旱的区域降雨明显增多了,原来的“和尚头”开始变绿了,区域小气候逐渐形成,生态效益已成为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我们注重夯基垒台、谋建重大项目,补齐了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认真履行领导包抓责任制,连续编制实施“四库五本”“六个清单”“一总五分”等项目管理清单,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万公里,通定、定临、陇漳3条地方高速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速目标即将实现,宝兰高铁、兰渝铁路、陇海铁路驰骋陇中大地;大力实施城乡供水、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引洮工程一期全面通水、二期正在加快建设,180万人用上了干净的洮河水;有效实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项目,不断加大农网综合改造力度,电力保障能力全面提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展览馆、体育运动中心、生态公园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工程建成投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群众文明素养和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我们立足自身优势、持续扩大开放,搭建了对外交流的合作平台。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最大机遇,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兰白都市圈、兰西城市群建设,“一城两港两中心”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等节会影响力持续扩大,与福州、金华、凉山、青岛等地缔结友好城市、建立协作关系,开放格局层次显著提高。持续推进改革攻坚,“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不来即享”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建立营商环境评估考核体系应用系统,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全省首家首贷中心成立运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塑。如今的定西,处处迸发着创业的生机活力、涌动着发展的蓬勃朝气,正在以更加开放多元的视野,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我们注重民生福祉、统筹安全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竭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跑赢经济增速,分别达到27612元和8843元;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6.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岷漳地震等灾后重建,疫情防控不断巩固拓展,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平安定西、法治定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我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奖,成功创建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首批全国禁毒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我们树立鲜明导向、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了严抓严管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一体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各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1+6”考核评价办法,制定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体举措,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四抓两整治”为抓手,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逐级建立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责任体系。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探索建立“六张清单”、深化运用“监督十法”,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通过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伟大战役的洗礼,既锤炼了干部作风,又密切了干群关系。如今的定西,到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埋头苦干的身影,各个战场都能看到党旗高高飘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以贯之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加快追赶步伐,努力跟上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奋力书写新长征路上追赶发展定西新篇章。

  主持人:

  感谢唐书记的介绍,下面进行提问,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请问定西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有什么新进展、新举措、新成效?

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月芳

  陈月芳: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定西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体要求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部署、科学制定方案,扎实组织推进,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了“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高站位谋划引领,第一时间设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机构,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党史学习教育通报制度、办公室临时党支部工作制度。高标准组织推动,先后出台《中共定西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巡回指导、为民办实事、重点任务安排、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若干措施等“1+6”方案举措体系,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同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1196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覆盖全市13.8万名党员。高要求落细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探索建立“六个一季一次”工作模式,一季一次工作推进会、全覆盖式巡回指导、进展情况通报、举办读书研讨班、地方党史研讨座谈会、“定西百人谈学党史”新闻采访报道活动,不断推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

  二是强化学习教育,升华思想感悟。坚持“十法并举”学党史,搭建线上党史学习课堂、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平台“两大平台”,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突出领导干部带头学,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和部署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视察福建、广西、青海等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4本指定学习材料,举办读书班先后并开展了两轮研讨发言,带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专题学习2188次,举办专题读书班5010场次,县处级以上干部撰写体会文章1665篇,不断激发推动定西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斗志。突出搭建平台线上学,统筹运用报、台、网、端、微以及抖音、快手等媒介开展线上专题辅导学习,推出《主播说党史·我们一起学》《党史故事100讲》《H5党史知识测试》等学习产品,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天天讲、党史时时学”提供线上服务。突出丰富载体创新学,用好用活红军长征过定西和陇右革命斗争等红色资源禀赋,聚焦党史知识竞赛、党史知识宣讲、党史故事演讲、地方党史研讨、党史图书推介、党史文艺创作等“六项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参与式、体验式、感受式、启发式学习教育。特别是突出青少年群体,开展“千校万人唱红歌”接龙传唱、革命文物图片进校园展、党史进思政课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强化宣讲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以“讲好党的百年历史、讲好定西的党史故事、讲好定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故事”为抓手,将宣讲与宣传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注重“请进来”与“走下去”双管齐下抓宣讲,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专题辅导报告,先后举办全省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定西报告会、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会,4次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组建市县两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团,与领导干部、志愿者、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青少年等宣讲力量形成宣讲“组合拳”;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主题,在全市开展了7县区119个乡镇全覆盖式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构建了“理论专家辅导讲、领导干部带头讲、宣讲团成员专题讲、面向青少年重点讲、志愿者深入基层讲、网络线上不间断讲”的全方位、立体式宣讲格局,受教育干部群众达52多万人(次),带动80余万群众线上学党史。注重“内宣”与“外宣”双向发力抓宣传,依托市内传播平台集中发力,将常规宣传与主题宣传相结合、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在市县区媒体统一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栏目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子栏目,制作推出H5、VR、短视频、微动漫、微海报、微党课网课、党史问答等一系列融媒体产品,着力营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宣传氛围;积极向外宣传推介定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典型做法。截至目前,在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及网站、客户端刊播定西党史学习教育稿件344篇(条),在省属媒体刊播632篇(条)。

  四是强化以学促干,办实事开新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着力点,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要、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办实事”与“办大事”相结合、深入开展“到群众中去”主题调研与增强“办实事”的针对性相结合、务实开展“我能行让我来”强信心活动与增添“办实事”的勇气相结合、聚焦“各项工作稳定全省中间偏上”发展位次与实现追赶发展相结合、紧盯精彩开局“十四五”与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相结合、坚持群众满意标准与听取群众评价和接受群众监督相结合,突出办好办实群众以信访、上访为主的“烦心事”,以上学、看病、就业为主的“揪心事”,以修路、增收、巩固脱贫成效为主的“难心事”,以文明、美丽、平安等精彩开局为主的“欢心事”,统筹做好办实事、推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及时解决英烈后代反映问题。据统计,全市共办实事2.19万余件,覆盖基层群众150余万人。

  “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将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追赶发展的强劲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重塑定西发展新优势,提升定西发展新水平,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甘肃农民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近年来定西市在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方面采取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为助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定西市人才工作的探索创新和特色做法,今后还将重点从哪些方面谋划推动?

定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继红

  李继红: 

  首先,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定西市组织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帮助支持!

  近年来,我们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35.4万名,其中,党政人才1.2万名、专业技术人才5.2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0.66万名、技能人才20.6万名、农村实用人才7.4万名、社会工作人才0.31万名。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聚焦堵点难点问题,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小切口、大突破”的思路,紧扣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服务等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性政策文件,创新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采取单列岗位、特设岗位的办法,评聘高级职称2728名,全市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提高到24.3%,有效解决了人才评价单一、招聘周期长、入编程序繁、自主引进权限小等问题。

  二是注重培养扶持,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青年英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梯次培养力度,出台拔尖人才培养扶持办法,面向各领域评选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扶持,对获得省级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将拔尖人才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100元提高为每月1000元。深入实施中医事业、中药产业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培养中医骨干人才539名、中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116名。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对利用科研成果自主创业的科技人才给予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和300万元以内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省级重点人才项目34个,培养培训马铃薯、中药材、草牧等产业人才2.1万人次。

  三是坚持刚柔并举,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每年开展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调查,用人单位自主制定、发布、调整人才引进计划,统筹市县编制设立引才编制“周转池”,将引才程序由“事前审批”变为“事后备案”,近两年全职引进各类人才802名、同比增长46.1%。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从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等高等科研院所柔性引进院士(专家)28人,建成“孙燕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研发基地24个。

  四是强化联系服务,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每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1—2名高层次专家人才,推荐218名高层次人才取得“陇原人才服务卡”,培育科技创新创业平台215个,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24项。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选派百名专家人才,每年利用100天时间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联基地、联项目、联协会、联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四联”活动。选派1244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一线进行技术服务,选派135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帮扶,选派72名医疗卫生人才开展“组团式”健康扶贫。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584名,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人才118名。深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举办拔尖人才国情研修班,引导拔尖人才加深对党情国情的认识,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统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正是有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和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能不能请我们的基层代表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定西市陇西县菜子镇党委书记魏振乾

  魏振乾:

  大家好,我是定西市陇西县菜子镇党委书记魏振乾,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关心关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全镇实际,就基层党员干部扎根一线、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情况,谈一些个人的实践经历。

  我所在的菜子镇地处渭河上游、属陇西县南部山区,有18个村9634户4.2万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曾是全镇最大的实际。在菜子镇工作的3年时间里,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菜子镇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二十铺村、东风村先后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省级文明村。自己也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并作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公示人选,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褒奖,更是鞭策,我将持之以恒践初心、奋发有为担使命,继续跋涉、永远向前。

  基层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的实施者,也是联系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排头兵,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一是抓学习、把方向,增强政治领导力。我先后在两个乡镇担任党委书记7年多,始终坚持把提升政治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政治情操,在思想深处回溯初心、体悟初心、守牢初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守“党的书记就要干好党的工作”“抓班子带队伍”的信条,以身作责带领班子成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动村级党组织严格落实每人1本学习读本、每周组织1次专题学习、每次学习不少于1小时等“六个一”学习制度,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坚定跟随,着力凝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是抓基层、打基础,提升党建引领力。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指示要求,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以党建工作信息化促落实落细、以“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促全面进步,自己亲力亲为,每年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党建任务、问题、责任“三张清单”,全面推行党组织堡垒指数、干部服务指数、党员先锋指数“三项指数”考评管理机制,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深化实施“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全镇1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全面推行“双包一访”责任制度,大力推广“四办”便民服务工作法,推动政策在一线宣讲、技术在一线传授、难题在一线破解。规范甘肃党建APP管理使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探索推行开展一次学习教育、通报一些工作情况、汇报一些交办事项等“八个一”主题党日工作法,有效增强了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是抓产业、优治理,增强发展带动力。深化拓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聚民心活动,探索推行“三联三带三提升”“双培双帮”党员“1+5”示范带动等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富民产业合作社18个,把151名党员聚合在产业链上。坚持“强村引领、弱村抱团”,整合资金7800万元,建成产业基地21个、扶贫车间8个,构建形成香菇、中药材种植和牛、羊、猪养殖等“四种六养一输出”产业格局,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5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提出“五联五促”“一规约束、六会理事”治理模式和“民事直说”工作法,深化开展移风易俗“六大行动”和“六清六改一转变”环境整治行动,把党的建设深度嵌入到产业、生态、文化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锦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今后,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教导与嘱托,大力发扬“三苦”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展现新的更大的作为。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定西市红色资源丰富,咱们市上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具体是怎么做的?

  陈月芳: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定西是一片红色沃土,参加红军长征的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经过七县区一百多个乡镇,先后召开了著名的“榜罗镇会议”“岷州会议”“盐井会议”,毛泽东在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第一次诵读了著名《七律·长征》诗篇,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定西的发展历来倍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胡春华等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定西视察,给定西人民以极大鼓舞。近年来,定西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多措并举推动红色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今年以来,全市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2亿元,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展红色旅游:

  一是梳理红色资源,着力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树立“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协调推进”的发展思路,立足红色旅游资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科学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定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定西市全域旅游规划》,挖掘我市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中心的区位优势,对以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为核心的红军长征板块、以陇右革命纪念馆为核心的解放战争板块和以大坪村、元古堆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关怀板块进一步梳理盘点,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和确立发展重点。

  二是保护红色资源,高质量打造提升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我们在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始终饱含崇敬之心和感恩之心,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力求精品。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加大红色遗迹遗存的保护。先后争取资金1.2亿元,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对榜罗镇会议旧址、岷州会议会址以及麻子川旋窝、绿叶毛泽东居住旧址等革命遗址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加固,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尽可能保存了红色革命文物的本色和历史的记忆。另一方面,树立精品意识,积极打造A级红色旅游景区。市县联动实施项目,不断提升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游乐设施,完善旅游要素配置。榜罗镇革命遗址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岷州会议纪念馆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元古堆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有2个红色旅游景区(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景区、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景区)被列入国家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榜罗会议纪念馆被人民日报评选为“2019年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典范”。

  三是用好红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与研学融合。我们把红色旅游作为经济工程、政治工程来抓,坚持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强化红色旅游景点的教育功能,把爱国教育、党性教育和红色旅游紧密结合,推出参观一处革命旧址、重走一段长征路、聆听一堂革命史等一系列红色教育旅游产品,引导游客通过“献、缅、誓、颂、践、悟”等方式切身感悟革命精神,积极打造集合作型、文化型、拓展型、体验型为一体的红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发挥红色景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特色品牌效应,备受游客亲睐和关注,红色教育游已经逐步成为我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增长潜力最大的旅游产品之一。榜罗会议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现场体验教学点、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甘肃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四是盘活红色资源,全力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我们坚持能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全市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与避暑休闲游、乡村体验游、冰雪温泉游等旅游业态紧密结合,将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盐井会议纪念馆、陇右革命纪念馆、元古堆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与通渭温泉、悦心国际书画村、渭河源、狼渡草原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结合,着力培育打造环定西U型旅游线路,在推出的陇中春节民俗文化之旅、华夏儿女红色圣地之旅、国色天香紫斑牡丹之旅、国际非遗洮岷花儿之旅、渭水源头探源观光之旅、书画交流温泉康养之旅、李氏宗亲寻根祭祖之旅、中国药都仁寿康养之旅、中国薯都农耕体验之旅、黄土风情梯田写生之旅等“十大”特色旅游品牌线路产品中巧妙的将红色旅游景区融合嫁接,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等产品资源互补,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线路共推,红色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妇女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曾经“苦甲天下”的定西也同全国、全省一道如期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全党全国凝心聚力、奋楫笃行,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阔步前进的新阶段,定西将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唐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严守底线。坚持和完善双向预警、联合核查、县级会商和受灾援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困难补助、产业扶助、保险辅助“三步六法”防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动态监测、及时预警、迅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自查行动,对全市84.24万脱贫人口和4.96万边缘易致贫人口进行全覆盖入户核查,对各类风险隐患再次进行大起底、大整改、大清零。目前,全市1.95万户7.44万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均已落实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二是优化提升。制定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完善产业培育、稳岗就业、“三保障”巩固提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低收入人口救助等扶持政策,分层分类做好现有政策延续、优化和调整工作,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工作方式从到村到户精准帮扶逐步拓展到“到乡到村带户”。特别是把发展产业作为关键核心举措,大力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特色产业倍增行动,全面提升2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水平,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三是深化协作。制定了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提出注重产业优先、资金聚焦、示范带动、多方拓展和全面提升,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的“五注重一确保”工作思路,我们与青岛市签订了《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青岛市已到位财政帮扶资金3.64亿元,协调企业引进总投资30多亿元产业协作项目,捐赠了740万元的资金和物资;与福州市签订了《缔结友好城市合作框架协议》,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重点任务持续开展;主动加强与金华市的对接,制定了“三帮三强”行动方案,力争延伸协作帮扶取得实效;与7家中央单位对接制定了年度工作要点,已落实帮扶资金207万元、协调引进资金3392万元。

  四是健全机制。坚持四级书记抓振兴和各级领导联系包抓制度,充实加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调整组建“五大振兴”工作专班,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着落。目前,市县乡三级乡村振兴机构已完成重组挂牌,各项工作实现无缝衔接、正在有力有序推进。同时,优化调整帮扶力量,继续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易地搬迁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切实管好用好这一重要力量。

  当然,不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目前,定西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在谋划“十四五”时,提出“追赶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力争上游的发展定位及打造“三都”“四区”“五基地”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到2035年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1000亿元。具体来讲,发展思路上,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文旅活市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提质、基础设施提级、城乡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优、民生改善提档、社会治理提效“六大工程”,点上攻坚突破,面上整体提升,重塑定西发展新优势。发展模式上,坚持“全市一盘棋”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协作理念,注重产业布局、项目摆布、平台打造全市统筹,坚决防止同质化竞争影响全市发展大局,着力构建“整体融入、各有分工、各展所长、各显所能”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发展路径上,一是树立“项目为王”导向,优化完善“1+1托4”项目包抓机制,制定“一总五分”清单,推行项目建设“1346”时序,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二是瞄准工业短板,开展“工业产业攻坚大突破”行动,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等重点产业推行“链长”制,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强化科创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发展保障上,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启动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谋划推动生态、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加快实施“绿满陇中”计划,为加快追赶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从今年总体情况看,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25亿元、同比增长14%,14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2项位居全省前7位,6项居全省前3位。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率增长110.5%,实现了“精彩开局”。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四位发布人,感谢到场的媒体朋友。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今天下午我们将举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天水专场),请记者朋友们按时参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