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说陇史】清代武威大儒尹绾设馆授徒教出了一位两江总督

 2021/10/29/ 08:37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王文元

清代武威大儒尹绾设馆授徒教出了一位两江总督

  清朝中期,甘肃武威出了一位大儒。他幼年丧父,三十岁开馆授徒,以教书育人为业。一生虽然平淡,却为甘肃培养出一批人才,其中有两江总督牛鉴、名儒潘挹奎、张世衡等,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就是武威人尹绾。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陇上大儒的传奇往事。

  尹绾,武威县人,祖父尹诰,康熙年间举人,曾任四川渠县知县。父亲尹恩任,拔贡。尹绾幼年丧父,由寡母王氏抚养成人。少年时,受教于其父的好友周子兰先生。周先生还将他带到邠州三水县任所,使尹绾博览群书,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一面,更为重要的是,行万里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使书本的知识能够和美好的河山联系起来。

  尹绾跟随周子兰先生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应该说他的人生之路就是参加科举,博取功名,然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或者著书立说,走上学问之路。

  然而尹绾却选择了一条出人意料的道路。尹绾不愿以功名入仕,而愿以自己所学的知识教授生徒。他认为这才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早在1200多年前,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不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目光如炬,给老师下了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至今也无人超越。

  30岁以后,尹绾在武威南街设馆授徒,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封建社会,教师是一个听起来风光,实际上却是极其清苦的职业。

  按照韩愈给老师的定义,老师首要职责是传道,给学生讲述做人的道理;其次授业,给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再次解惑,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就要求老师学问要好,不能作为谋生的手段,更不能见钱眼开,要牢记为人师表。

  在教书中尹绾主张教人者首先应以学为先,教与学并重。老师首先要融会贯通,然后才能教授学生。其次,在教学中以“精密”二字为纲,反对粗枝大叶,教育学生做事要仔细,做学问要严谨,做人要一丝不苟。

  人们说老师要言传身教,言传应该指的是学问,要能讲得透彻;身教则是指日常的行为。在日常的教书中,尹绾特别注重身教,他每天总是天麻麻亮时就到馆,检查学生到馆的情况,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论风雪寒暑从不懈怠。对学生课业,总是仔细讲授,使学生通其义理,善于运用。

  尹绾严谨务实的学风,不仅武威城内的学生慕名而来,不少外地的青少年也前来求教,他狭小的私塾内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在尹绾倾注全部精力之下,他培养出了一大批学生,其中有考上进士的原武知县郭楷,有礼部郎中周泰元,还有两江总督牛鉴,名儒潘挹奎、张世衡等。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尹绾放弃了“仕宦而至将相”的道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教书育人职业,最终成为一代名师,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可见无论在任何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文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