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奋力推进甘肃高质量发展】落实黄河国家战略 提升甘肃生态质量

 2022/06/01/ 08: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陈增帅

【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奋力推进甘肃高质量发展】

落实黄河国家战略 提升甘肃生态质量

  陈增帅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坚持省级主导、市县落实,坚持政府投入引领、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甘肃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之地,要树牢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展示上游作为,着力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甘肃生态质量,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

  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保护是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治理是保护的深化和提升。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既能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能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升治理效能。治理效能提升和经济发展可以反哺生态保护,为其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生态保护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好解决生态问题。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但绝不能因此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保持战略定力,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上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我省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生态环境本底脆弱、资金短缺以及部门职能分散交叉、投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我们要结合地方实际,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门别类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集中优势力量解决重大问题。对于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的治理区域,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投入力度,逐步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对于放任不管会加剧恶化、可能带来更大影响的区域,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区域内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于重点治理区域,重大项目工程安排必须往这些区域聚焦,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综合运用各自的项目渠道、资金渠道,集中力量开展连片治理,统筹做好重点项目建设。

  坚持省级主导,市县落实。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或者恢复成本十分高昂。我们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导向,结合全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现状,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久久为功抓好各项工作。具体来讲,省级层面要发挥好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职能作用,做好谋划、协调、指导、督促等相关工作,通过项目安排、调度督促、考核验收等方式压实工作责任,要把好项目审核关,树立实干导向,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市县作为责任主体,要加大推进工作落实的力度,特别是要做好资金投入方面的保障。

  坚持政府投入引领,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必须准确把握政府投入和引进社会资本投入的互动关系,凝聚工作合力。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等政策,省里也正在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特别是对于探索性的修复工程,要加大力度研究惠企相关政策机制,多途径、多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要超前、换位思考,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让企业看到前景、尝到甜头,能够主动对接相关项目工程,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潜力和创新动力,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事业。

  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