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先生,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先生,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先生,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郭婷婷副部长介绍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春节刚过,借此机会也给大家拜个晚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新春吉祥如意!下面,我先简要介绍2022年商务运行总体情况。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扎实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落地,全年商务运行总体实现稳中有进,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从商务工作主要领域看:
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较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2%,占社零总额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27.2%。实体零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增长1%,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体验不断提升。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
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去年外贸受到了多重因素冲击,我们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合力积极应对。经过共同努力,全年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货物进出口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达到42.1万亿元,增长7.7%。其中,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和3.7%。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9%,占比进一步提升,超过50%;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9%和7%,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竞争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5.98万亿元,增长12.9%。其中,旅行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分别增长8.4%和7.8%。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增长6.3%,这也再次证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制造业引资增长46.1%,占比达到26.3%,比2021年进一步提高7.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28.3%,占比36.1%,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主要外资来源地投资保持增长,德国、韩国、英国投资分别增长52.9%、64.2%和40.7%,香港地区投资增长1.7%。相关开放高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1家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的18.1%;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2596.4亿元,占比21.1%。
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增长7.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7.7%,占比保持在17.9%。分行业来看,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长22.4%,占比为18.5%;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投资分别增长24.6%和19.8%;绿色、数字等领域投资合作成为新增长点。对外承包工程稳定发展,完成营业额1万亿元,增长4.3%,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数比2021年增加59个。
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元首外交引领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去年,我们推动G20、APEC在经贸领域达成积极成果,成功举办了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议。推动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引领投资便利化谈判实质性结束。正式启动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谈判。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联合可研并启动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期生效并高质量实施,全年对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总额的30.8%。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商务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寿小丽:
谢谢。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澎湃新闻记者:
2022年我国外贸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请问,2022年我国外贸增长有哪些亮点?2023年,面对外需萎缩等可能的国际形势,商务部将采取哪些举措抓好稳外贸工作?谢谢。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
谢谢您关注外贸。2022年是我国外贸发展极其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外贸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表现是超出预期的,也圆满实现了保稳提质的目标。总体上看,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
关于新高度,是2022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2万亿元人民币,突破40万亿元大关。以美元计,达到了6.3万亿美元,这是在2021年超高基数之上实现的新突破。我们已经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在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高,其中出口占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达到了60.8%。多双边经贸合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对RCEP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比增长17.5%,高于整体增速7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到32.9%,比2021年进一步提升3.2个百分点。
关于新动能,在去年,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就是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们国家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2022年,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1.8%,光伏产品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同时,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外贸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进出口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占外贸的比重超过7%。
关于新贡献,从国内看,外贸为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7.1%,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比2021年增加3.1万家,有力促进我国稳岗就业。从国际看,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有力措施,稳定生产,稳定出口,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同时,我们积极扩大进口,全年进口规模高达2.7万亿美元,为全球经贸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也在加速重构,外贸发展环境是极其严峻的。2023年,我们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要稳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我们把尊重和激发贸易主体的创造力摆在突出位置,在岁末年初的时候,通过修改《对外贸易法》,已经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实质是赋予所有的市场主体外贸经营权,这是我们外贸经营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
推进高水平开放,要让做外贸更简单、更便利、更有获得感。所以,在新的一年,我们要精心服务好外贸企业主体,优化出台新的贸易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问题,持续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重点要落实好四项举措:一是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应商和采购商对接,稳住出口贸易。要全面恢复举办广交会等一系列国内出口展会线下展。同时,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各类专业展,从而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二是合理扩大进口。我们要密切同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各国优质产品进口,从而稳定全球贸易供应链。三是要深化贸易创新。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稳定外贸产业基础。要持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升级发展。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同时,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请问,商务部在促进消费方面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有哪些亮点?谢谢!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在这一揽子政策中,消费促进工作一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首先是细化政策,在细化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具体举措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消费取得的成绩,刚才郭婷婷副部长已经作了介绍,全年保持基本稳定。过去一年,我们重点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首先是着力提振大宗消费。我们通常把汽车、家电、餐饮、家居称为“四大金刚”,这四大类占社零总额1/4左右。汽车方面,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当时也举办过新闻发布会,向各位记者朋友作过介绍。政策都非常“实”——六个方面12项,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22年下半年,汽车销量止跌回升,上半年负增长6.6%,在政策推动之下,下半年正增长10.7%。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就是每8辆车里有1辆新能源汽车变成了4辆车里就有1辆。此外,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绿色建材下乡。餐饮业方面,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餐饮消费恢复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比如电商、绿色消费、冰雪消费,都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通过这些举措,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营造了消费新场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2%,刚才也向大家作了介绍,比2021年提高2.7个百分点。线上消费比较亮眼的就是直播电商,直播电商全年累计直播场次、累计观看人次、直播商品数量、活跃主播人数均比2021年成倍增长。
三是升级消费平台载体。载体指的就是城市和乡村。城市方面,我们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举办首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推广首批四方面14条典型经验做法。突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保障作用,发挥智慧商店、智慧商圈平台作用。也就是说,从市到街道再到商圈,这是一系列的。同时,实施县域商业建设三年行动,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全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也稳步提升。
四是丰富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我们成功举办了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一系列重大展会,通过这些展会,有力增加了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国际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家电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聚人气。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促消费活动。央地联动,也就是中央部委在办、各协会在办,地方也在办,共同活跃消费氛围。
五是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消费。大家都知道,过去一年疫情多点散发,陕西、吉林、上海、海南、西藏、新疆等地都出现过疫情。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多方帮一方”生活必需品跨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加大货源组织与调运支援力度。建立市场“红绿灯”响应机制,生活必需品一旦短缺,及时跟进。组织投放了10批次,共计14万余吨中央储备肉,有力保障了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群众的消费需求。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举措,有力稳住了消费市场。刚刚过去的春节市场也延续了良好势头,根据我们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6.8%。2023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可能的困难和挑战,以实际行动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请问2022年的建设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下一步,商务部在2023年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郭婷婷: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做一个简要的回答。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22年,各自贸试验区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集中体现在:
一是推动高水平开放。各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开放举措,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导作用,为外贸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1月1日起,新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全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的18.1%。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63.4亿元,同比增长53.2%。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创新举措,持续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比如,广西、云南、黑龙江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发展。陕西创新跨境电商散货“先报关、后装箱”模式,通关时效提高了2—3天。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的17.8%。
二是深化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带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商务部和有关部门推动出台了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文件56份,赋予了自贸试验区更多先行先试的改革任务。截至2022年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累计向自贸试验区下放了超过5400项的省级管理权限,大幅减少了审批层级。山东、广西等地还创新开展了“负面清单”式的放权。
三是促进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破除阻碍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重庆西永片区形成了年产1亿台件以上的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湖北武汉片区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相关企业超过16000家。
四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各自贸试验区主动作为,积极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2022年,山东、河南、四川、陕西联合沿黄地区的其他五个省区共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联同此前已经建立的包括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等一起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服务和促进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2023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一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加大压力测试力度,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积累经验、探索路径。二是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三是复制推广更多更好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释放改革开放红利。谢谢!
路透社记者:
继上个月宣布四家中国煤炭进口商获得恢复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许可后,中国是否计划很快取消对澳大利亚更广泛出口产品,如棉花、岩龙虾、葡萄酒和大麦的限制?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您能确认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商务部部长是否会下周举行会谈?谢谢。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中澳贸易的主体是企业。两国企业根据需求和市场条件,自主作出商业决定。中方采取的检验检疫和贸易救济等措施,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将其误读为限制措施显然是不合适的。
不久前,中澳两国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为双边关系改善指明了方向。中方愿与澳方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向前发展。经双方商定,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将于下周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会晤。届时,双方将就中澳经贸关系以及共同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探讨。谢谢!
三沙卫视记者:
疫情三年过后的首个春节也是火了海南,请问商务部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过去一年中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新的举措来推动海南迈向世界最高开放形态?谢谢。
杨涛: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发布两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顺利,整体推进蹄疾步稳,有力有序。2022年,商务部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个核心要点,锚定全岛封关运作这个关键节点,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与有关部门一道,出台支持洋浦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持续完善贸易投资领域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实。
二是与海南省一道,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消博会,参展企业和品牌、到会采购商、专业观众等较首届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三是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全面展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海南省共同努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投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244.4亿元,同比增长7.1%,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000亿元,同比增长36.8%。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今年春节期间,海南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文旅餐饮人气爆棚,这都展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蓬勃生机。
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部署,在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做好封关运作准备和压力测试工作,同时落实好贸易投资领域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全力办好第三届消博会,推动海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谢谢!
中宏网记者:
商务部今年在促消费工作方面有何打算和考虑?另外,汽车是消费的顶梁柱之一,近期多地也发文扩大汽车消费。请问,今年商务部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有何具体措施?谢谢。
徐兴锋:
首先感谢您对消费工作的关注。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对消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消费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延续好春节期间消费呈现的良好势头。刚才跟大家介绍了,同比增长6.8%。我们现在是立足一季度、着眼全年,加强工作统筹谋划,主要工作着力点为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引领。对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情况,我们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再者,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把政策的成效发挥到最大。
二是谋划重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我们把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以此为主线,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在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向大家作了介绍,如何谋划全年的系列全国消费促进活动,通过省市联动、各地区互动、各相关协会积极配合,兴商聚市,形成一波接一波的消费热潮。
三是继续优化平台载体,持续发力。刚才也跟大家提到城市和乡村。在城市这块,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扩大智慧商店、智慧商圈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便利性,多渠道增加优质供给。当然,县域商业建设依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三个方面的工作,也就是延续春节势头,把2023年消费工作做好。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汽车的。汽车是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它在社零总额中一直占10%的比例,买车就要烧油,如果加上油,这两项占到社零总额的比例接近15%,所以说“四大金刚”之首是实至名归的。2022年,我国全年新车销量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这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内销增长近一倍,增速为9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4,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家规划目标。国家规划目标是什么呢?2020年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当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销售总量的20%,现在已经达到了25.6%,提前三年完成了这个目标。
汽车消费既然是“四大金刚”之首,政策支持是一贯的。商务部会同17个部门出台政策后,我们及时向大家作了介绍,其中有三个关键时点提请各位记者朋友关注。第一个关键时点是,2022年8月1日,全国范围取消了国五标准二手车迁入限制,通过畅通二手车流通,为新车打开市场空间。第二个时点是2022年10月1日,开始反向开具发票,通常卖东西是谁卖谁开发票,在二手车上,个人卖二手车可以由企业作为买方开具发票了。第三个时点是2023年1月1日,引导二手车交易由经纪模式向经销模式转变的新举措开始实施。去年底,在这个政策激励下,已经备案的二手车经销企业超过4万家,同比增长1.8倍。所以说,政策的实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着眼全产业链,突出关键点,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稳定新车消费。国家出台文件提出,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比如有些地方还有限购措施。此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
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刚才已经提到,新能源汽车增势喜人,符合当前“双碳”方向。我们要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让大家使用起来没有忧虑,要不然你开个长途,到时候半路充不上电,可能会影响使用感受,所以下一步在使用环境方面要继续优化。
三是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我们准备加快建设完善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让车辆信息更加透明。设定一个目标,让老百姓买二手车就像买新车一样放心,要不然二手车泡过水、经过火、大修过你不知道,肯定会影响你的消费。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工作作为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这项工作做到底。通过二手车盘活3.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促进汽车梯次消费。
四是畅通汽车报废更新。刚才跟大家提到汽车全生命周期,新车、二手车也有寿命,最终报废拆解。我们要修订完善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总之,通过政策激励、举措落实,让汽车消费一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从而发挥它对整个消费的拉动和带动作用。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增长6.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请问商务部如何评价去年中国吸收外资整体表现?对今年的引资形势有何预判?谢谢。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
谢谢您对外资工作的关注。2022年,吸收外资面对了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包括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等。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部门、各地区扎实推进外资工作,实现吸收外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吸收外资有五方面的特点:
一是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2021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2022年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以美元计达到了1891.3亿美元,增长8%,引资规模依然保持了世界前列。
二是制造业引资大幅提升。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尤其是得益于外资准入限制的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此外,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67.3%和57.9%。
三是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5亿元人民币,增长28.3%,带动吸收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引资分别增长49.6%和21.9%。除了刚才提到的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领域引资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了35%和26.4%。
四是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韩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分别增长64.2%、52.9%、40.7%和16.1%。分区域看,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2.2%、17.2%和8.2%。
五是东中西部引资全面增长。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7%、21.9%和14.1%。东部省份中,江苏省的引进外资接近了2千亿元人民币。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引资规模也都超过了1千亿元人民币。中西部省份中,山西、河南、广西、湖南、陕西分别增长229.6%、119.8%、49.1%、41.3%和33.6%,应该说,中西部地区的引资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当前,我国吸收外资面临的形势依然是非常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种不利因素仍在发酵。上个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跨国投资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超大的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等构成的引资综合优势在不断强化,广大外国投资者仍有很强的意愿来华投资。我们有信心继续做好2023年外资工作,推动吸收外资继续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更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中国商务部在去年12月底的时候,就限制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出口征求公众意见,请问您能否提供更多的意见?这是否是停止技术产品出口的更广泛的开始?谢谢。
杨涛:
首先谢谢您的提问。您提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出口的限制问题,理解上有点偏差。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商务部、科技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进行了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我们正在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优化技术贸易营商环境,推动全球技术贸易交流与合作。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RCEP生效一周年来红利初现,各方高度关注,请问2022年RCEP生效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郭婷婷: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做个回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我们说的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高水平地履行RCEP的规则和市场准入的承诺,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支持各地方、各行业和广大企业抢抓机遇,扩大与RCEP成员的贸易投资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一是有力促进了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贸易看,2022年我国与RCEP的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达到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我国外贸总额的30.8%。其中,我们对8个成员的进出口增速超过了两位数。从双向投资来看,2022年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6亿美元,增长18.9%,吸收他们的直接投资235.3亿美元,增长23.1%,双向投资的增速都高于总体水平。
二是各地方对接协定成效初步显现。商务部全方位地指导和支持各地做好政策对接,我们在全国开展了十场专题培训,参训人数超过40万人次。我们升级了自贸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地方和企业把握RCEP的降税政策,充分运用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用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机遇,深化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有的地方还把积极落实RCEP鼓励性义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打造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不断吸引产业、资金、人才等集聚,带动本地区的贸易投资环境得到显著优化。
三是广大企业切实享受到了协定的红利。RCEP实施叠加此前我国和RCEP其他成员已经生效的双边自贸协定,为企业更好地享惠创造了良好条件。2022年我国的出口企业申领RCEP项下的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一共67.3万份,享惠出口货值达到2353亿元,估计可以享受到进口国的关税减让15.8亿元。我国企业享惠进口货值653亿元,享受税款减免15.5亿元。
四是成员国共同提升实施效果。中方利用RCEP部长级会议和联合委员会等机制,积极推动更多成员批准协定,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成员已经批准并生效实施;同时,我们和其他成员开展紧密对接、推动各方共同履行降税义务,共同落实好便利化措施,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提升协定的实施水平。
下一步,商务部还将继续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的各项工作,推动协定红利持续释放,充分发挥RCEP在稳外贸稳外资、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将与RCEP各成员一道,继续推动协定对所有的签署国全面生效,加强RCEP机制建设,为RCEP行稳致远提供有力保障。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当前形势下,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哪些有利因素?2023年吸引外资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方面还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孟华婷: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已经介绍了,2022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也为2023年外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吸收外资仍然有很多有利因素。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向好。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党的二十大对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今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正在陆续研究出台贯彻落实举措,以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目标。近期,多家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投资机遇,相关机构近期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外资企业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很有信心的。投资者有信心,这是我们做好外资工作的最大底气。
二是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分析,超过九成在华外资企业主要是面向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中国的动力也会更足。
三是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去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方面发布了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了促进制造业引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一系列专项政策。今年,我们将全力推动这些政策落地开花,并将根据中央部署,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外资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四是跨境往来更加便利。过去三年,由于疫情影响引发的跨境人流、物流受阻,是外商投资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跨境往来逐步趋于正常化。大家也注意到了,近期有不少地方已经纷纷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外资项目落地中国。
以上是吸收外资的一些有利因素。关于2023年具体工作举措我这里简要作个介绍。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外资工作。
在扩增量方面,我们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在稳存量方面,我们将继续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我们还将完善各级外资企业投诉跨部门协调机制,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让存量外资企业经营好、发展好。
在提质量方面,我们将抓好一系列外资政策宣贯和实施,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细化配套举措,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谢谢!
寿小丽:
大家对商务工作非常关注,还有不少媒体举手。时间关系,最后两个问题。
天目新闻记者:
刚才提到“走出去”,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有很多地方外贸企业组团出海抓订单,所以拓市场的氛围很浓厚,请问今年商务部在促进贸易方面有什么样的工作要做?以及对外贸企业还会有哪些帮扶或者指导?谢谢。
李兴乾: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四季度,商务部等六部门专门出台了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的政策举措,各地都积极支持外贸企业抱团出海,我们的企业亮相展会、拜访客户、寻找商机,外贸圈明显活跃起来。做外贸生意有它自身的特点,往往是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我们的外贸企业都在期待着,把自己的样品、设计带出去,把订单、客户请进来。
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商务部已经明确,把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采对接摆在优先位置来抓,全力支持我们的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我们要面向外贸企业办好这四件事:
第一,恢复实体展。落实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国内贸易展会全面恢复线下展,要办好大家比较熟悉的进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重点展会。
第二,用好新业态。促进这几年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挖掘贸易潜力,带动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
第三,发掘新需求。发挥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的作用,协助各地方组织企业到境外去开展贸易合作。我们要加强国际细分市场研究,及时共享各国市场的供求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外贸订单。
第四,支持企业“走出去”。为外贸企业跨境商务往来提供更多便利,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推介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境外办展规模。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请问,2022年“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今年将如何推进?谢谢。
杨涛:
谢谢您的提问。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九年多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有力促进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过去一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迈出了新步伐,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投资较快增长。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也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其中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是1410.5亿元,沿线国家对华实际投资是8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17.2%,高于整体增速0.5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
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有效。全年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是8718.4亿元,完成营业额5713.1亿元,分别占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是51.2%和54.8%。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稳步推进,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也相继落地。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全年开行超过1.6万列,同比增长9%。陆海新通道建设翻开新篇章,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实施。这些高质量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蓬勃展开,我国全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达到了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丝路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的伙伴国已增加到29个。另外,还有“非洲好物网购节”“买在金砖”等特色电商活动成为合作新亮点。
四是机制平台更加完善。我们积极发挥多双边经贸机制作用,深化沟通对接,与相关国家新建了12个贸易、投资和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中非合作“九项工程”以及与东盟国家共建的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等重点合作有序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等展会论坛成功举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贸易畅通,创新投资合作,提升质量效益,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贡献!谢谢!
寿小丽:
谢谢郭婷婷副部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1月29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2023年01月29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2023年01月17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2023年01月06日国新办举行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