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大兴调查研究】武威,咋做“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大文章

 2023/04/26/ 15:32 来源:新甘肃 记者王朝霞

凉州区冬小麦绿意盎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四月凉州,春光遍野。

  一方方冬小麦碧绿茂盛,一片片春小麦破土而出、吐露新苗;一条条加工生产线机声隆隆,“吞进”饱满的麦子,“吐出”一袋袋面粉,下脚料的麸皮用作饲料,或加工食用醋等;

  一片片牧草返青复绿,一座座养殖小区鳞次栉比,牛羊成群,鸡猪满圈;一条条现代化液态奶生产线有序加工,“吸入”养殖小区供来的生鲜乳,“产出”一瓶瓶灭菌乳、发酵乳、优酸乳、纯牛奶等乳制品……

伊利乳业挤奶生产线。

  武威市立足绿色循环发展,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种、养、加、销全链融合增值,发展引进培育伊利乳业、达利食品、红太阳面业等龙头企业,打造奶产业、食品工业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农业总产值2022年达380亿元,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产值达318亿元。农业增加值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记者日前到武威参加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暨春季农业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下地头、进企业、走车间,蹲点采访,处处看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勃勃生机,时时感受到产业链同构融合的滚滚春潮。

  从一粒麦到一块面包

  微雨众卉新。前一晚的雨雪天气,让皑皑白雪的祁连山下,土地肥沃松软,大地更添新绿。

  在凉州区韩佐镇禅树村,广袤的农田里,铺设着一条条细长的黑色滴灌管子,一行行春小麦从潮湿润泽的地里冒出青嫩的绿苗,蓬勃舒展,清清爽爽。

  “这是3月底、4月初播种的春小麦,由于及时供水、供肥,加上光照好、地气暖,长势比较快。”凉州区区长崔振华指着地里的细管说,这就是春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把浇水和施肥融为一体,省肥节水、省工省力、增产高效,相比传统大水漫灌,水和肥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

春小麦刚出苗。

  凉州区农技中心主任韩梅说,这项技术的好处是可以麦后将滴灌设备回收,再复种一茬娃娃菜、青笋等,实现了粮菜倒茬、一年两收,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种植收入,亩均收益3000元以上,深受村民们欢迎。

  据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站长崔增团研究员介绍,春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节种,同时抗旱、抗寒、抗倒伏,1亩地最多用180方水,亩产能达1000斤,亩均节水50%以上、增产20%。凉州区今年推广这项技术2.1万亩。这项技术最早试验成功的永昌县示范推广10万亩,全省今年推广30万亩。

  推广春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凉州区实施“藏粮于技”的结果。凉州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今年全区落实粮食作物面积120多万亩,其中小麦33万亩,集成应用优良品种、药剂拌种、深翻深松、增施有机肥、干播湿出等关键技术,建成以省道308沿线韩佐、黄羊、古城等镇为重点的万亩优质小麦示范带。

  万亩优质小麦示范带是在高标准农田上实施的。放眼望去,一方方“田成片、池有蓄、水连通、旱能灌、路相连、林成网、田园美”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凉州区实施“藏粮于地”,已建成4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

小麦收割机现场展示。

  “高标准农田配套机耕道,宽畅安全,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彬德说,凉州区推进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了施肥、播种、铺管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率达100%,减少了损失,保障了颗粒归仓。

  在小麦新技术示范基地,竖起的一方方蓝色牌子令人注目,上面标注着陇春44号、陇春41号、宁春60号、甘春33号、甘黑麦1号等15个春小麦新品种。据悉,由省农科院小麦所培育的陇春44号小麦,已经过国家和省级区试,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品种标准,亩均产达560公斤,深受市场欢迎和农民青睐。

  良田粮用,种植良种,配套农技农机等“良法”……一系列有效措施,生产出优质小麦。

  高质量的优质小麦,催发出当地蓬勃的面粉产业。记者来到位于黄羊镇的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就是选用了新鲜优质麦源,生产出“甘青”牌特一粉、牛肉拉面专用粉等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

红太阳面业加工车间。  

  走进面粉车间,机声嗡嗡,却一尘不染。大型钢架机组林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俱全,6条面粉加工生产线全负荷生产,从去杂、精选、上料、研磨、皮芯分离、打麸到筛面等,全部生产环节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和全封闭无尘。

  “我们的面粉有30多个品种。”公司副总经理李玉霞介绍。

包装车间。

  红太阳面业日加工小麦2000吨,日生产面粉1500吨,日销售面粉1300吨左右。2022年加工小麦54万吨,生产面粉41.6万吨,实现产值17.28亿元,上缴税金307万元,位列全国小麦粉加工行业第16名。生产的“甘青”牌面粉连续15年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

  优质面粉,成为食品企业首选的优质食材。

  企业展台上,陈列着“甘青”特一粉、特精粉、全麦粉、精品黑面等面粉,这是小麦加工最初级制成品。这些面制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全麦粉等产品,加快推进了传统面制主食品工业化,催生出丰富多样的甘青面片、特筋挂面、苦荞挂面等深加工产品。

与会代表参观面粉产品。

  展品中,法式小面包、全麦面包、杏仁饼干等琳琅满目,这是用中筋、高筋专用面粉精深加工制成品;还有醇香浓郁的凉州熏醋、酸味爽口的原浆醋及白酒等产品,是用生产小麦的下脚料麸皮等生产而成。

  据悉,武威市深挖粮食传统优势资源的“潜力”,引进培育达利园、五谷传奇、九天、锦顺钰等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初加工,发展全环节绿色食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面粉加工、烘焙加工、调味品制造、酒业等为主的产业雏形。

武威达利园生产的面点。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