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创意营销人员廖雪婷从一幅高保真复制壁画前走过(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莫高窟,一群年轻人用数字化方式“复活”千年艺术,以青春芳华守护石窟瑰宝。
这些数字化保护技术工作者通过高精度还原石窟和壁画艺术原貌,将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为了不对文物造成破坏,科研人员要提前制定周密的采集方案;在洞窟内,图像采集人员要反复调试相机,选择最佳角度和技术参数,定格壁画原貌;图像处理人员在电脑上“拼图”,凭着经年累月练就的“火眼金睛”,用“绣花”功夫耐心矫正图像,一幅完整的壁画由数千张图片拼接而成,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数字化采集制作完成后,创意营销人员还努力设计实用与美学兼具的文创产品……
文化千年,征程漫漫。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扎根大漠,传承“莫高精神”,通过数字化保护,让敦煌不再遥远。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韩雪在查阅“数字敦煌”资源库(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进行壁画图像采集(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从莫高窟照片墙前走过(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在莫高窟,一群年轻人用数字化方式“复活”千年艺术,以青春芳华守护石窟瑰宝。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在拼接壁画图像(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游客在莫高窟游览(5月2日摄)。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中)和同事在洞窟内查看刚刚采集到的图片(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科研人员安慧莉在制定壁画采集方案(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韩雪在查阅“数字敦煌”资源库(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创意营销人员廖雪婷在整理文创产品(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在拼接壁画图像(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进行壁画图像采集(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4月29日【中央媒体看甘肃】火火火!敦煌为啥“火”出圈?
- 2023年04月02日【中央媒体看甘肃】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敦煌机场创大强度试飞多项纪录
- 2023年02月24日【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敦煌:莫高窟两百余处洞窟完成数字化影像采集
- 2023年02月23日【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敦煌:开展研学活动 传承敦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