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州处处吹新风

 2023/05/11/ 15:40 来源:张掖日报 戴 珊

  婚丧嫁娶树新风、移风易俗美乡风、涵养家风促民风——

甘州处处吹新风

  戴 珊

  大操大办没了,居住环境好了,百姓负担轻了,邻里关系融洽了……持续开展的移风易俗活动让甘州区城乡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一缕缕文明新风吹进了甘州大地每个角落。

  从酒风盛行到新风劲吹

  “搬一次家,办一次酒席。过去,村里80%的酒宴都是搬家酒。除了乔迁宴,娃娃考上学,一个村的也要办升学宴、谢师宴,居民一个月吃10场酒席是常事,多则20余场,礼金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一年要花一两万元吃酒席,多则三四万元。”流泉社区居民曾国涛说。

  北街街道流泉社区是甘州区村转社区之一,随着城市扩容,居民拆迁安置,社区办乔迁宴的多了起来。去年以来,甘州区启动农村“五治”工作,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酒风盛行的流泉社区迎来了一场变局。

  据流泉社区党委书记赵俊梅介绍,为狠刹滥办酒席之风,社区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婚事一天办清”“治丧不超过3天”等内容一一写入《居民公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统筹社区酒席置办工作。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并联合街道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向群众讲解新时代移风易俗建设工作。至目前,流泉社区已报备登记19件红白喜事。

  发生在流泉社区的变化是甘州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缩影。近年来,甘州区273个村(居)充分运用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陈规陋习劝导队等方式,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党员通过“亮身份、作表率”,调动周边居民的积极性,居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治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

  走进东湖小区,富有艺术气息的“润心亭”映入眼帘,长廊两侧绿草如茵。漫步文化长廊,“习语金句”在眼前一一呈现,周边移风易俗的宣传内容也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移风易俗就是改变不好的旧风俗习惯,楼道不堆杂物,酒席不讲排场,还要远离封建迷信……”“润心亭”内,东湖社区居委会主任贾宝宁正在给周边居民作“板凳宣讲”。作为社区党员干部,也是红白理事会成员,热心公益的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老贾”。居民家中有红白事,他都及时到场帮忙,同时作为“监督员”提醒大家从简操办。

  东湖社区党委书记郑洁介绍,在红白理事会、居民代表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的引导下,居民素质逐步提高,社区面貌也焕然一新。下一步,社区将继续通过红白理事会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让文明的种子落地开花。

  近年来,甘州区借力城市更新行动,通过提升小区环境、打造文化墙、完善居民公约、培树先进典型等形式,打好文明新风养成“组合拳”,让居民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强行为自觉。

  从家风培育到民风转变

  第28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一场读书沙龙活动在北街街道税亭社区举行。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以互动朗诵、故事分享、畅谈体会的形式,从篇章细节谈到人生百态,分享读书的乐趣,探讨家庭教育理念,激发心灵共鸣。

  “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带动形成好民风。”甘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波表示,甘州区通过举办家风家教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价值,推动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相沿成习。

  近年来,甘州区依托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惠民、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在空间上向“田间地头”延伸、在内容上向“大事小情”拓展。先后制作下发《关于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节约文明新风》等宣传手册,广泛开展“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开展“甘州好人”优秀典型事迹展、“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劲吹甘州沃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