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转变作风办实事 提升能力勇担当
——平凉市以能力作风大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李芳芳
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建设正酣;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势头强劲;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成效显著……夏日的平凉,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平凉市把“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抓手,聚焦解决干部能力作风突出问题建机制、搭平台、促落实,积极营造提能增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过硬能力、优良作风、扎实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聚力赋能。
以学促干夯实本领
“通过‘干部上讲台’和‘晨学半小时’活动,增加了知识储备,明显感觉自己干事创业的能力有了提升。”日前,庄浪县委组织部举办 “三抓三促见真章 立足岗位建新功”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的干部史晓涵如是说。
举办研讨班、读书班,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干部上讲台等活动……平凉市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争做抓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行家里手。
“为推动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共梳理出8类能力作风方面的问题、47种表现,确定了集中轮训、专题练兵、调查研究等27项具体措施,创设平凉要发展我该谋什么、一线工作法、红黄蓝预警等44项载体,通过时时比学习、每周比效能、每月比作风、季度比业绩、半年比创新、全年比成效,看谁的政治更过硬、干劲更充足、工作更务实、本领更高强、机制更管用、贡献更突出。”平凉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华亭市组织县级干部和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干部能力作风提升专题研修;灵台县创新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铸魂·赋能·练兵”工程等一系列活动;崆峒区组织开展“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大讨论;庄浪县开设“田间微课堂”“企业板凳会”……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形成了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真抓实干解决难题
“只用十来分钟就办好了营业执照,这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优质的政务服务。”近日,在泾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业务的平凉汇驰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办事员王娅丽高兴地说。
环节能不能再简化?时间能不能再缩短?服务能不能再精细?“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泾川县全面落实容缺受理、模拟审批、代办服务等改革举措,推广政务服务“不来即享”,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用营商“软”实力构筑起全县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静宁县把“数字化改革赋能基层便民服务”作为破题项目,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积极搭建“数字乡村”“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智慧果业”便民服务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深度融合,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乡村‘云上办’一端连着群众,一端连着干部,切实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静宁县八里镇数字乡村负责人王泽熙说。
通过开展访基层问需、访企业问难、访民生问盼“三访三问”活动,建立基层之需、企业之难、民生之盼三张清单,平凉各县(市、区)累计开展各类调研1200多次,推动解决产业链建设、优化营商环境、项目攻坚突破等重点难点问题120多件,办理实事13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450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重点任务提质增效
走进位于崆峒区峡门乡的平凉融硕建材公司,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抢抓工期安装钢结构石灰窑设备,一派大干快干的火热景象。
“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快速推进,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切实为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备受感动和鼓舞。”平凉融硕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兰亚宗感慨道。
平凉市印发2023年高质量发展项目清单,锚定重点任务,紧盯既定目标,强化经济运行跟踪分析,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招商引资大突破、项目落地大提速。
今年以来,平凉市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带队赴外“敲门招商”,各级各部门密集考察、积极衔接,一大批新项目、好项目接踵而来,快速落地。平凉市发改委储备市级重点项目1736项,总投资近3700亿元;平凉市农业农村局谋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8项,总投资59.56亿元;平凉市生态环境局谋划储备生态环保项目102个;平凉市住建局谋划实施补短板、强弱项城市更新项目378项……截至5月底,全市622项续建、新开工项目开复工510项,开复工率82%。其中,续建项目212项,复工211项,复工率99.5%;计划新开工项目410项,开工299项,开工率72.9%。
奋进正当时,砥砺再扬帆。当前,平凉市各级各部门正以过硬的能力作风引领发展,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全力推动工作,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蓄势赋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