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旅强省建设】
突出重点 凸显特色——甘肃文旅强省建设系列深度报道之举措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戈壁绿洲、森林草原、巍峨雪山、丹霞砂林、深林幽谷、峡谷溶洞……甘肃“自然博物馆”容纳的景色千姿百态。
丝绸之路闻名中外,茶马古道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多元历史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
包罗万象的地理风情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在这里不期而遇,诗和远方相得益彰,深耕发展文旅产业正当其时。
面临文旅市场选择日渐丰富,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实际,如何守正创新、敢为人先、开拓市场,把好风景讲出好故事、好故事做出好产品,让“头回客”变“回头客”,成为我省加快文旅强省建设中的一道道“必答题”。
(一)
守正创新,就要精于“古为今用”——
文物遗产是固态的,但其中的精神与文化是鲜活的。甘肃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既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也要紧跟时代、发扬光大,支持研究团队、文化机构、创意企业跨界融合,将传统艺术、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产品开发,积极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数字化展示,用新模式新途径让优秀历史文化“活起来”。
敢为人先,就要敢于“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拼的是创意,不仅仅只是闭着眼睛“抄作业”。只有深耕本土文化,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内容,“空降”特色项目,打造新创意、开发新产品,才能使游客常来常新、常玩常新。
轻易破圈,就要巧于“出奇制胜”——
特色化是旅游的生命。要想文旅产业永葆青春,就要以特见长、以特取胜,在产品设计上多动脑筋,把老产品做出新花样,把新产品做得有特色。要立足我省旅游线路长的实际和特点,对历史文物、诗词意境等进行深度挖掘,选择合适的点位,建设一些大型雕塑、荒野艺术、旅游景观,形成一批网红打卡点。
开拓市场,就要打破“门票经济”——
靠销售门票来维系的文旅经济已一去不复返,而今,打破门票“壁垒”,以充分挖掘管理利用景区“内核”,不断使“巧劲”,是实现文旅产业突破的第一步。甘肃要充分挖掘飞天、铜奔马、伏羲女娲、马家窑彩陶、黄河母亲、庆阳香包等甘肃特有文化符号,加快发展旅游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土特产品、文旅数字产品等文化旅游商品,顺应游客消费心理和需求,分品质分档次合理定价,催生更多“二次消费”。
(二)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不仅是甘肃,在全国范围内“近程高频”休闲度假游取代“远程低频”观光游的步伐还在进一步加快。“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嘴上说一说。
这样的需求变化,也给全省道路交通的完善甚至是景区进出设施的全面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为了应对新形势,我省文旅产业需要正视“设施总量不足、建设水平不高、承载能力不强”的不足,高度重视文旅“硬件”支撑的建设。
着眼于“通达”,完善交通设施——
对外交通上,要抓紧推进有关项目建设,争取尽快建成“丝绸之路”“西部陆海”“宁甘青”3条交通主廊道,同时根据需要增开更多通达省外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省内交通方面,要加快实施“四个层次路网”建设,大景区和5A级景区要通高速,4A级景区要通二级及以上公路,3A级景区要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其他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要通硬化路,同时实施高速公路“开口子”拓展工程,将封闭的高速公路进行多点开放。景区内道路方面,要加快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漫行道路、旅行风景道以及索道缆车等设施建设,让游客有更好体验。
着眼于“舒适”,完善配套设施——
全面加强文旅设施标准化建设,依托重点景区、干线公路等建设一批房车营地和交通驿站,完善城市和景区供水、供电、环卫、厕所等特别是宾馆住宿等服务设施,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服务区。
着眼于“便捷”,完善智慧设施——
加快建设全域智慧文旅平台、监控管理平台,发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云、网、端”基础设施,补齐景区智慧闸机等短板,推进3A级及以上景区数字化建设,推广“元宇宙”和数字虚拟技术,赋予文旅产业“智慧大脑”,给文旅产业插上“数字翅膀”。
(三)
培育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有力支点。
文旅企业是旅游资源最专业的“配置者”,是文旅市场最有力的“开拓者”。对此,甘肃需要整合力量,在培育主体、引进项目、优化环境上花工夫。
——扶持壮大本地企业。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重点企业目录库,加大对入规入统企业的支持和奖补力度,打造本土文旅发展的“主攻手”,力争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创企业.
——加大引进力度。依托“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建立文旅项目招商类型、重点引资、任务分配等清单,加快招商引资签约和洽谈项目落地,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文化旅游龙头和骨干企业。
——依托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不断强化审批、监管、金融等服务,对企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力支持各级各类在甘、来甘文旅企业发展壮大。
开拓市场、把握机遇,不仅要靠文旅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
全省文旅部门需要发挥文旅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加快“文旅+”“+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推动要素融合。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打造集多种功能、多种体验为一体的消费新场景,让吃陇菜、住陇宿、购陇礼、看陇戏、逛陇集成为打卡甘肃的“网红套餐”,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加快形成文旅消费集聚区。延伸产业边界,积极发展研学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业态,以及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打造中医药养生、温泉沙疗等高质量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构建文旅康养“千亿级产业链”;
强化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实施重点文旅项目推进计划,动态调整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库和重点招商项目库,全力以赴加强项目建设,以项目支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县域特色延伸链条。立足自身文旅资源、基础条件和目标定位,在景点打造、文化创意、影视产业等领域,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谋划一批标志性的大项目好项目。要聚焦景区升级,对标国内一流景区,引进一批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实施一批产品开发项目。
基于此,甘肃文旅产业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自然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转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把带着“甘肃”牌匾的高质量产品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地提供给游客,让游客不限于“到此一游”,更让其能在心底留下“下次再会”的心神向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7月01日展特色精品 寻合作良机 甘肃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扫描
- 2023年07月01日甘肃省文旅厅携百个招商引资项目借西博会广扩“朋友圈”
- 2023年06月30日第十九届西博会 甘肃文旅板块惊艳蜀地
- 2023年06月29日【聚焦兰洽会】兰州陆港:中国智能骨干网申通(甘肃)枢纽中心 预计今年“双11”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