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成县:“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3/07/19/ 08:34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吴庭栋

成县:“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陇南日报记者 吴庭栋

  添草、拌料、清棚......一大早,成县红川镇墁坪村的养牛户石理朝就忙碌起来。从起初的1头牛到50头牛,从家庭饲养变成家庭农场,一年收入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如今他已发展成为全村最大的养殖户。

  去年以来,成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把养牛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养牛专业合作社36家,规模养殖户40户,全县牛存栏达0.82万头,同比增长57.69%,出栏达0.26万头,同比增长8.33%。

  政策扶持——撬动产业高效发展

  从最开始粗放型养殖到现在规范化、精细化养殖,成县镡河乡闫山村养殖大户陈芳兵的养殖基地越办越好。

  “我之前主要是散养,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不断给自己‘充电’,还注册成立了公司。我计划今年将养殖数量扩大50头以上。”谈起养牛前景,陈芳兵信心满怀。

  去年以来,成县按照“育龙头、强主体、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成县“十镇(乡)百村千户万头”生态养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从建立健全牛产业生产、营销、防疫及生态养殖体系入手,着力构建独具成县特色、高质、高效的生态养牛产业。

  成县在政策配套上出实招,统筹资金作为奖补政策资金,明确生态养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标准和奖补程序,快速推动了牛产业重点示范村和100头以上的养殖重点户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养牛增量扩张。

  同时,成县强化金融支撑,实施牛产业精准贴息贷款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走进成县店村镇东山村荣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标准化的牛舍映入眼前。

  “我们合作社目前购进牛30头,花费35万元,下一步计划引进50-70头牛,力争年底存栏达到100头。另外计划带动全村10户养牛户同步发展。”合作社负责人严均军说。今年他建成了一座631平方米,可养110头牛的标准化牛舍。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夏日炎炎,走进田间地头,一台台拾草机、打捆机在收割完的地块往来穿梭、轮番作业,秸秆经过压实、打捆后被“打包”成一个个整齐的方草捆,作为饲草料随即被客户抢购一空。

  同时,在全县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县畜牧兽医部门实行科级领导包抓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抓点示范的指导服务模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培训讲座、“菜单式服务”等方式,从牛场的选址、规划、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草料加工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实行“手把手、面对面”的咨询和指导,与养殖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帮助养殖户解决疑难问题。

  龙头培育——点燃产业发展“引擎”

  近年来,成县不断通过招商引资和改造培育并举的策略,加快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带农富农能力,逐步呈现出养殖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

  成县抛沙镇广化村村民张杰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土地50亩建成骁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期工程标准化牛场即将竣工,预计养殖规模将达到500头。红川镇通过招商引资4000多万元,改建120多亩高标准养牛场,项目落地后,将建成成县规模最大的千头肉牛场。

  目前红川、店村、城关、抛沙、宋坪等乡镇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化、标准化圈舍建设掀起高潮。经统计,今年新改扩建养牛场55个,新改扩建圈舍面积2.6万平方米,全县牛饲养量呈迅速递增状态,为成县“十镇(乡)百村千户万头”生态养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