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全国名列前茅的有机枸杞种植园区亮相第六届甘肃·靖远枸杞采摘节

 2023/07/23/ 16:27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7月19日,以“品味丝路杞韵 逐梦河美靖远”为主题的第六届甘肃·靖远乡村振兴枸杞采摘节暨经贸洽谈会在白银市靖远县开幕。此次活动为期两天,通过枸杞鲜果采摘体验、名优特产展销、大型文艺演出、经贸洽谈、项目签约等十大活动,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持续扩大靖远枸杞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甘肃恒泰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恒泰泽”)作为靖远县枸杞产业龙头企业,此次携“高原宏”有机枸杞原浆、有机锁鲜枸杞、有机枸杞等产品亮相第六届甘肃·靖远枸杞采摘节,通过线上线下对公司品牌及核心产品进行展示。

  靖远地处黄金纬度的北纬37°,拥有适宜的海拔、肥沃的土质、充足的光照、优越的水源等自然优势,是高效农业发展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黄金区域,造就了靖远农特产品的独特风味和优良品质。其中,“靖远枸杞”鲜果玲珑、干果深红,果味甘甜、果肉厚实,粒大色鲜、品相上乘,富含枸杞多糖、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等矿物质,是药食两用的滋补佳品。先后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成功打造了“高原宏”“川情浓”“陇缘红”等枸杞知名品牌,其中“高原宏”枸杞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

  甘肃恒泰泽“高原宏”万亩有机枸杞园种植基地位于靖远县五合镇板尾村,地处甘肃和宁夏交界处,海拔高度1752-1886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有机枸杞的生长。现有种植面积18100亩,总体规划为30000亩,目前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园区。

  “有机枸杞是指按照国家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进行生产,并获得第三方认证的枸杞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等,由于枸杞的特殊性(病虫害种类多,喜欢大肥大水),有机枸杞生产的难度很大。真正的有机枸杞在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有机产品专家组成员徐常青介绍说,“目前全国有机枸杞的认证证书只有47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甘肃拥有6张有机枸杞认证证书,‘高原宏’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是恢复认证后第一批获得有机认证的基地,基地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

  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苏州)培训中心成员、技委会主任王胤博说,“高原宏”有机枸杞自创立就严格执行了有机标准的要求,以极高的管理质量,艰苦的付出,将一片荒山打造成了上万亩的有机枸杞基地,更在2016年作为首批28家有机枸杞试点生产企业走在了有机枸杞认证的前列,是有机枸杞产业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高原宏”有机枸杞具有口味佳、纯天然、品质高等优势,无论从种植、灌溉、施肥、用药、除草还是产品加工均采用了最为严谨的程序。

  “高原宏”有机枸杞种植基地负责人黄登范告诉记者,有机枸杞种植很挑剔,比如除草必须用人工、施肥必须是农家肥和有机肥、灌溉也是采用滴灌形式,如此才能保证有机枸杞的质量。

  目前,“高原宏”有机枸杞明星产品分别有有机枸杞原浆,主打第一时间锁住枸杞鲜果营养成分,确保枸杞鲜果100%新鲜,给顾客最新鲜纯正的享受;有机锁鲜枸杞,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接近于鲜果枸杞,口感柔绵甘甜、风味鲜美;有机枸杞采用热循环的枸杞制干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生产的枸杞,口味佳,果味浓郁,味道甘甜,除了泡水、煲汤,更可以做休闲零食直接嚼着吃。

  从“万亩有机枸杞园”到保健食品GMP标准十万级透明净化加工车间,自己种植,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从田间到舌尖,将有机、零污染、真空鲜活原浆以最快速的产品链呈现给消费者,是甘肃恒泰泽勇立潮头的品牌优势。

  甘肃恒泰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忠称,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步伐,带动农民致富,将枸杞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做大做强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他表示,下一步公司计划投入600万建设全自动原浆榨汁生产线,日产160吨枸杞夏果,年产量可达到1.6万吨,两年内建设完成后,将解决枸杞园农户因采摘期阴雨造成的减产情况,让每一颗枸杞都能成为鲜活的原浆,真正起到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为全面推进助农惠农、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计划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自动除湿、净化装置,全自动枸杞杀菌和分装生产线,确保枸杞在可控的湿度和洁净的环境下加工,以达到开袋即食的食品卫生标准,真正实现从田间地头到舌尖食品的安全保障。

  此外,在此次活动中北京中科锐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甘肃恒泰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