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文化枝繁叶茂 送来一城清凉 ——嘉峪关市以“精准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7/25/ 09:55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朱玲

文化枝繁叶茂 送来一城清凉

——我市以“精准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

  《红太阳照边疆》《姐妹们喜晒战备粮》《我在嘉峪关等你》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首场“大地欢歌”乡村村晚活动收获了峪泉镇嘉峪关村村民的阵阵掌声;

  “雄关大舞台”又一次拉开帷幕,专业教师与市民同台表演,繁花漫天飞的布景与声光电艺术的加持为市民朋友带来了美的享受;

  博物馆、文化馆志愿活动方兴未艾,从传统服务到新型服务,讲解员转变为文化能手和义务文化传承人,彰显我市市民素养的提升……

  一粒又一粒的文化种子一季季栽种下去,一条条文艺枝叶繁茂四布,一朵朵文化繁花竞相绽放。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全力推进艺术普及、非遗传承、文化交流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精准供给”,更好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衔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

  “把脉”——让公共文化服务贴近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不止于物质条件,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注重发挥文艺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持续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夏日傍晚的嘉峪关凉爽宜人、沁人心脾,雄关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百姓舞台百姓爱!观看雄关大舞台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习惯。”市民毕涛一家吃过晚饭便早早来到雄关广场等候雄关大舞台的演出。雄关大舞台作为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张“金名片”,今年已举办12场,演出节目数量达100多个,累计吸引现场观看人数12万余人。

  “雄关大舞台,有梦你就来!”这句在嘉峪关市家喻户晓的口号背后,是嘉峪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努力让公共文化活动贴近群众生活的缩影。今年以来,嘉峪关市立足实际,利用春节、元宵、“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依托“文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载体,积极搭建“雄关大舞台”“雄关大展厅”“乡村村晚”等平台,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长城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举办重大文化文艺活动60余场次,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800余场次,切实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聚神”——让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群众

  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不仅仅是观众,还是演员、导演,要站“C位”、唱主角,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

  周一学现代舞,周二练古筝,周五参加旗袍秀,还计划跟年轻人一起学沙画……“60后”文化爱好者陈女士是文化馆的铁杆粉丝,近年来她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感受就是选择多、内容新、培训足。“新时代新面貌,早不是‘吹拉弹唱’那老四样啦!”她说。

  人们切身感受到可喜变化的背后,是我市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嘉峪关市以市文化馆为依托,精心打造“市民艺术学校”群众文化活动项目,通过公益性普及艺术教育的模式,为热爱文化艺术的市民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让更多群众有机会提升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让每一种艺术专业知识都能够与基层群众的实际文化生活相结合,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共同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中。截至目前,“市民艺术学校”按照每年两个学期,每学期四个月,开设书法、国画、舞蹈、声乐等4个门类18个培训班的教学模式,累计培训10万余人次。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公共文化服务离百姓近一点、再近一点?面对这一课题,我市还积极探索集中配送、流动服务等多样化的供给服务机制,今年组织市文联各协会开展文艺培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系列活动31场次,进一步满足了群众高水平、高品质文化需求。

  “扬韵”——让公共文化服务延续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5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迎宾路小学开展。市级非遗项目“魏晋砖壁画绘制技艺”传承人许瑾老师以“拥抱身边的历史——走进嘉峪关魏晋砖壁画”为题,从魏晋墓发现始末、魏晋砖壁画代表作品介绍、魏晋砖壁画价值等方面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传承课。

  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务的舞台就定位在哪里。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让广大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我市将魏晋砖壁画绘制工艺、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嘉峪关口技民间表演技艺等非遗项目引入校园,每隔两周开展一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使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如果说进校园、进景区、进机关、进乡镇是让非遗“走出去”,那么,平台和阵地建设则是让非遗“留下来”。今年3-5月,市文化馆组织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学者深入乡村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挖掘新非遗项目,充实非遗名录体系,健全数据库。同时,开展民间小调传习培训活动3期,举办“嘉峪关民间小调”进农村、进社区展演活动,出版《嘉峪关民间小调》书籍,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力弘扬我市地方本土文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