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wap版要闻

【溯源甘肃文化】渭水上游与黄帝族的兴起

 2023/08/03/ 07: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溯源甘肃文化】

渭水上游与黄帝族的兴起

平凉崆峒山,传说黄帝曾在此问道于广成子。

秦安大地湾遗址。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赵逵夫

  渭水在上古时代人们的心中是一条很重要的河流。《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最早的集结,曾多次提到渭水,可见上古时人们就已对渭水开始关注和熟悉。黄帝族兴起于渭水流域,在先秦文献也有迹可寻。

  一

  《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最早的集结,其《禹贡》中四次提到渭水。其中说到一些部族给君王上贡的路线时说:“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乱:横渡)。又说“泾属渭汭(河流会合或弯曲处)”。又说:“会于渭汭。”又说:“导渭自鸟鼠同穴。”鸟鼠山为渭水发源处,《禹贡》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诗经》中则多次提到“渭阳”,“在渭之阳”(水以北为阳)、“在渭之涘”(涘,水边)、“在渭之将”(将,指水侧)、“泾以渭浊”等。《山海经》是中国远古神话的渊薮,其《西山经》中提到渭水13次,卷十三附《水经》文中说:“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海外北经》中载“夸父逐日”神话,言“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周礼》《左传》中也说到渭水。由此可见上古人对渭水一带地理状况的熟悉。《吕氏春秋·首时》中言:“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看来周文王也常至渭水边,故姜尚才钓于渭水以观其行。

  为什么上古之时人们对渭水这样熟悉,又这样关注?这是有原因的。

  《国语·晋语四》载晋司空季子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是关于炎黄早期历史在上古文献中的最早反映。著名学者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考证姜水即宝鸡城南姜城堡的清姜河。他又说:“炎黄共同渊源的少典氏族大约在西方渭水的上游。”徐先生认为兴起于陇右的炎帝族、黄帝族两大部落是顺着渭水及黄河东下而进入中原之地的。他说:“我们的祖先有一部分,此后叫作华夏族。内中有一个氏族叫作少典,它与有蟜氏族互通婚姻。它的生活区域大约在今甘肃、陕西两省交界的黄土塬上或它的附近。从这两个氏族中分出来两个重要的氏族:一个住在姬水旁边,此后得了姬姓,就叫作黄帝氏族;另外一个住在姜水旁边,此后得了姜姓,就叫作炎帝氏族。这两个氏族发展以后,渐渐有一部分顺着河流,向东迁移。”(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

  徐旭生1935年曾到宝鸡和靠近甘肃的一些地方作过学术考察。他的很多看法为我国史前史的研究开拓了道路。此后历史学家刘起釪有《姬姜与氐羌的渊源关系》一文,在经过详细论证之后得出结论:“显有极大可能,姬水即渭水,姜水即羌水,亦即连白龙江、白水江之水。大抵依此两水所居之姬、姜两族,一在渭水以南。由此更看出了姬姓的黄帝族地域大体即氐族地域,姜姓的炎帝族大体即羌族地域。”(《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刘先生认为姜水即发源于岷县东南,在舟曲以东入白龙江的岷江。此水古名羌水,这一带古为羌人所居之地。徐旭生、刘启釪二位学者都在上古史研究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以后的研究开出新路,给以很大启发。

  其实黄帝族起于渭水上游一带,这在先秦文献中也有间接的反映。《庄子·在宥》言: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崆峒山)之上,故往见之。”这就反映了黄帝在早期就是活动于陇东南、天水一带的,要不然为什么能到崆峒山去见广成子?黄帝能成为一个部族的首领,后来向东发展,成为华夏第一位部落联盟的杰出领袖,同他能开阔地思考当时的局势,也能向一些高人请教有关。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同,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这是言黄帝一生活动之范围,则西汉之时尚传说空同(崆峒山)、涿鹿,都同黄帝的经历有关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等是讲黄帝后来之经历,而崆峒是开始东迁之地。

  《吕氏春秋》一书是吕不韦之门客利用上古之书编成,其中保存了很多已散佚古书的内容。其《咸池》篇说:“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取竹于嶰溪之谷”,从而制成乐器。其中所说“大夏”,应指今临夏、大夏河一带。大夏河是向北流入黄河。上面这个传说,《说苑·修文》篇也有记述:“黄帝诏伶伦作为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于解谷。”今夏河以西即青海,正昆仑所在。可见上文所说“大夏”即今临夏一带没问题,昆仑山正在其西北(山之北为阴)。如黄帝族不在渭水上游,其手下人也不至于到大夏之地选竹以制乐器。

  二

  能说明渭水、汉水上游在远古时人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上古时西汉水向东与沔水合,为一水),形成一种群体记忆的,还有尧舜之时迁和仲一族至西垂以测日,也应该同汉水、渭水上游为伏羲氏和黄帝早期活动发展之地有关。关于伏羲生处,我在《三皇与王皇时代考论》一文据有关伏羲的最原始的文献有所考论,肯定伏羲是生于古天水一带范围内的(文刊《中华文史论丛》2018年第1期)。陇右天水一带地域较偏,但在上古、远古之时生存条件好:气候适宜,多丘陵,少水灾,便于居住;农耕、狩猎均可。再者这一带也不似中原多争战之事,先民生活比较稳定。由于人们长期较稳定地聚居,有利于相互交流,形成文化的积累与发展。黄帝族能够在这一带发展起来,具有统领东部中原一些部族的能力,也应与伏羲氏开始形成的文化积累有关。

马家窑文化漩涡纹彩陶瓮。

  关于黄帝生于伏羲生处的问题,成书于两汉之际的《易林》中说:“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此见于该书《乾之萃》,大体相同的文字又见于《咸之恒》《履之家人》两处。《易林》的作者崔篆为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可见西汉之时冀州一带人已普遍知道黄帝生于伏羲生处。《史记·五帝本纪》《淮南子》等都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的涿鹿在其西北近五百里之处。《五帝本纪》还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由以上的史料看,西汉时,黄帝长期居住过的涿鹿和冀州其他一些地方的人,他们都知道黄帝是生于伏羲早期活动的天水,这地方“兵刃不至,利以居止”。则黄帝生于天水的说法是自上古传下来的。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一《渭水》载:“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姚瞻之家乡南安在今河北省蠡县南,距崔篆家乡约四百里,而两人前后相差四百来年,可以看出有关黄帝生处的说法,在黄帝中后期主要活动之地的冀州,南北朝以前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生于天水。《水经注》中所说的上邽大体即今天水市秦州区。其东北的清水县有轩辕谷。又庆阳之正宁县有黄帝冢,很可能是纪念性衣冠冢,但时间在南北朝以前是没有问题的。如黄帝同当地没有任何关系,当地也不会为其修衣冠冢。黄帝部族是从今天水、清水一带东北至空同山附近,再东至今正宁,又沿沮水至洛水边今陕西黄陵处,顺洛水而南下。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黄帝族东迁的路线大约偏北。他们大约顺北洛水南下,到今大荔、朝邑一带,东渡黄河,沿着中条及太行山边渐向东北走。今山西省南部沿黄河的区域,姬姓的建国很多。”这个看法是符合黄帝氏族在渭水上游发展起来,之后不断东迁的实际。

  三

  说到史前文化,首先要提到大地湾文化遗址。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距今7800年—7300年,同伏羲时代相当,其四期文化(距今5500年—4900年),相当于炎黄时期。

  这里不能不说到分布于渭水上游一带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马家窑类型出土彩陶数量最多,器型比较丰富,纹饰精美,以水波纹、旋涡纹、同心纹为主,线条流畅和谐。马家窑类型最早发现于临洮县马家窑村,距今5300年到4900年,与黄帝时间大体相当。《太平御览》卷四八七引三国蜀谯周《古史考》佚文:“及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于烧食之上而食。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这当中也可以看出马家窑类型出土大量精美陶器同黄帝族早期活动间的关系。

  先秦史书《世本》遗文中载:“黄帝作宝鼎三。”其他早期文献中也有记载。这说明黄帝族也是中华早期氏族中最早开始铜器制作的。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发现有铜渣,并出土一把环首小青铜刀,距今4900年—4700年。在永登蒋家坪遗址发现一把青铜刀,也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铜器之一。这些都是目前最有把握的中国开始制造青铜器的确凿实例。另外在广河齐家坪和岷县杏林遗址还发现了两件空首斧,均为红铜,是目前学界公认的东亚最早的空首斧。目前甘肃发现早期铜器300多件,占全国出土商代以前青铜器总量的80%以上,而且时间上也多居前。这必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后来一段时间的影响,而不会是凭空产生的上古文化现象。从大量出土文物看,以渭水上游陇西平原为中心的马家窑文化农业、畜牧业、制陶手工业都比较发达,这些也应该是早期黄帝氏族文化的遗存。

渭源县渭水发源地。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以上从地下出土文物方面证明:黄帝族就是在渭水上游及周围一大片土地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关于黄帝生处还有些其他说法,但其所依据文献记载都比较迟,有的是以当地传说或由误会改成的较迟的地名为依据,其证据往往只是一个“点”,然后由之加以敷衍,难以为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