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发现最美铁路】“雷锋号”机车组:雷锋精神代代传 勇担使命守初心

 2023/08/09/ 10:24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郭林玉 实习生 王芳爱
微信图片_20230808231455.jpg

  “雷锋号”机车是中国铁路继“毛泽东号”“周恩来号”“朱德号”“黄继光号”之后第五台以人名命名的机车。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林玉 实习生 王芳爱

  今年“五一”前夕,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最美职工”名单里,“雷锋号”机车组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集体,满载荣誉的“雷锋号”机车,涂上了新时代荣光。

  “雷锋号”机车组是一个跨越了34年时光的集体。1989年5月4日,在兰州铁路局中卫机务段院内,一群身着工装的火车司机,把一个自己铸造的重达50多斤的铜质雷锋头像安装在前进型2690号蒸汽机车前端。年轻的司机长张凤武跳上机车,在悠长的汽笛声中,“雷锋号”机车开始了它充满荣光的旅程。

  “雷锋号”机车组是铁路人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榜样。自1989年组建以来,“雷锋号”机车组把雷锋精神融入血脉,争当敬业爱岗“螺丝钉”、安全生产排头兵、艰苦奋斗“老黄牛”、助人为乐好公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铁路先进党组织”“自治区学雷锋先进集体”等43项荣誉,被命名为“全国铁路党内优质品牌”“中国铁路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微信图片_20230808231554.jpg

荣誉满满

  截至今年3月1日,“雷锋号”已连续安全行驶12331天、走行近560万公里,创造了沙漠铁路运输生产中,机车保养、运行正点率、平稳操纵等诸多第一。随着时代发展,“雷锋号”机车组与时俱进,重新优化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从待乘到退勤,每个工作流程都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们总结提炼的安全值乘作业30字工作法,在迎水桥机务段全段推广应用。

  如今,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迎水桥机务段,蒸汽机车2690号、内燃机车DF4B3943号、韶山3B5035号,3台“雷锋号”机车并列而立,前端的雷锋头像熠熠生辉。它们都是铁路科技发展的“亲历者”,是传承雷锋精神的直观实物。

  蒸汽年代,“雷锋号”机车组像爱护眼睛一样保证安全,像勤俭持家一样节约生产。高擎雷锋精神火炬,带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燃年代,“雷锋号”机车组带头当安全标兵、创一流业绩。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引导干部职工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互相比着学、赛着练,做到规章“一口清”、技能“一手精”,个个成为线路“活地图”,人人争当安全生产排头兵。韶山3B型电力年代,“雷锋号”机车组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带头做企业好职工、社会好公民,自觉向上向善,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努力做到“手握闸把、米秒不差,开车客不知、停车客不晓”,赢得社会好口碑。

微信图片_20230808231932.jpg

  如今,“雷锋号”机车组驾驶着外形靓丽的和谐D3D型电力机车,认真落实“手握闸把、米秒不差”的作业标准,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继续擦亮雷锋精神坐标,引领兰铁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列车有起点,责任无终点。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雷锋号”机车组把使命刻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在三尺驾驶台的平凡岗位上披星戴月,每一次与时俱进的机车转型、每一次刷新纪录的安全成绩、每一次获得的荣誉都是守初心、担使命的见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