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正宁县 发展特色民俗文化产业激发非遗活力

 2023/08/14/ 08:30 来源:陇东报 记者刘效国

正宁县 发展特色民俗文化产业激发非遗活力

  每日甘肃网8月14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刘效国)近年来,正宁县把发展特色民俗文化作为打造名片、提升人气、繁荣文化的重要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动力”。

  正宁县文化底蕴深厚、民俗资源丰富、群众基础广泛,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制定出台《正宁县关于扶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民俗文化研究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投入资金30万元,在全县8个乡建成了文化集市销售网点;在山河镇董庄村建成“文化集市一条街”,入驻销售企业10家,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全县香包生产已涉及10个乡镇94个行政村,发展重点村12个;创办香包刺绣公司23个、加工厂6个,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件,销售收入达1.5亿元。全县共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22家,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2个,以香包刺绣、正宁老豆腐、山核桃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得到复苏和发展。

  正宁县文化馆加大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在全县94个村开展非遗普查,对全县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进行登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办非遗传习所18个,支持传承人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不断加大非遗品牌建设力度,推动非遗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相结合,利用市场激发非遗生命活力。

  截至目前,正宁县先后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3大类167项,其中木偶戏、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民谣、谚语、正宁老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香包、刺绣、剪纸、唢呐、民歌、陇东民居窑洞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260名。香包、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及拉板糖、木偶、簸箕、柳编、山核桃等工艺品畅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