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理论】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2023/08/15/ 08:2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陈炜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陈炜

  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是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强县域的重要支撑,更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我省乡村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速企业成长,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科技创新、装备研发、基础条件改善、投入机制完善等方面形成强大支撑,有效促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明特色。一是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准确定位地方特色,凸显比较优势。各县区(乡、村)应立足县情乡情村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乡村特色产业,以特定产业发展所独有的光照条件、海拔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优势,形成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发展定位,避免产业的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二是要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和潜在风险。对于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市场规模较大、产业关联度高,或能够开发出新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成长性很强的产业,可以作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培植。如河西走廊依托工业污染少的优势,在乡村发展特色有机农业,就是适应消费者消费理念和健康理念升级、发展前景好而作出的产业选择。三是要看产业发展是否符合绿色生态要求。如果产业发展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长远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法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坚决放弃。

  强产业。要坚持区域化布局、链条化发展、园区化组群、品牌化引领,以打造全产业链价值链为方向,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夯实初级特色农业。以草食畜牧业、马铃薯、富硒蔬菜、优质林果、油料、中药材、酿酒原料等乡村特色产业为基础,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发展好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坚持市场导向开发多元产品,着力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创新,促进加工副产品循环化、全值化、梯次化利用。加强品牌建设、包装设计与对外宣传推广,努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三是发展乡村特色民俗用品和工艺美术品加工业。发挥好乡村文化传承功能,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优势,推出更多有创意有品牌的产品。四是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引进物流仓储、市场营销等配套企业,发展乡村现代服务业。拓展农业功能,积极促进“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片带。

  育企业。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速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向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集聚,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一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等底线基础上,继续优化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使土地流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规范运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二是培育和壮大企业家。招大引强育新,下大力气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着力支持培育链主企业群。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它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保支撑。一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农业类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培育新型农民和优秀农业企业家,供需两端的创新和有效对接,促进乡村产学研用互促共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二是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培育智慧农业典型,提升示范带动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引领力,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快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移民搬迁迁出区土地整治、撂荒地地力恢复利用等;加强生鲜农产品保鲜、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投资建厂,配套建设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县乡村高效连通的道路、通信网络、电力设施、交通场站、游客接待中心等建设,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完善长效多元投入机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人力资本培育、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良种繁育、技术推广、规模种植养殖、疫病防控、特色产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要积极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