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办实事解民忧——省纪委监委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生动实践

 2023/09/04/ 08:3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通讯员 张丽敏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办实事解民忧

——省纪委监委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生动实践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丽敏

  2023年7月12日,省纪委监委发布了一起党纪政务处分信息:陇南市徽县乡村振兴局三级调研员张鸿儒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直指张鸿儒在项目建设和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违法发包、规避监管、套取资金……这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又一起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案件。

  省纪委监委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着力在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上下功夫,紧盯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真刀真枪除痛点解难题,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更大成效。

  “群众的问题清单就是我们的履职清单。”省纪委监委将调查研究作为了解群众呼声、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精心确定调研课题,每名班子成员牵头1-2个调研课题,先后深入14个市(州)、35个县(市、区)、23个省直部门和省属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找答案、找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调研发现,有的乡镇帮扶资金被套取、挪用,有的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工作人员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村干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冒领……

  据此,省纪委监委靶向施策,持续深入开展重点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推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聚焦项目资金,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三资”管理、经营、收益分配等方面监督,严肃查处套取村集体资金、侵占村集体资产、公款私存、坐收坐支、随意出租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253件,处理39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78人,督促健全完善规章制度524项。

  ——着眼服务群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通过实地督导、定期调度、重点抽查等方式,对问题排查、整改落实、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相关问题850件,处理134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33人。

  ——整治作风顽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政务服务窗口和为民办事岗位,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提级督办等方式,着力纠治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全省累计查处“官本位”“庸懒散”“七不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548件,处理2705人。

  ——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省纪委监委督促落实《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若干措施》,推动广大村干部履职尽责、廉洁奉公。全省共查处村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问题958件,处理131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18人。

  如今,村里的自来水管修好了,乡村振兴学堂灯光更加明亮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进入了论证阶段……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点滴变化在临夏州永靖县三塬镇东风村悄然发生,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得到解决。

  今年,省纪委监委开展“爱心扶孤”结对帮扶行动,110名处级及以上干部深入武威市古浪县,现场认亲结对,与特殊困难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一对一”帮扶关爱9个乡镇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110户223人。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是开展主题教育、兴办实事解民忧的有效载体,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省纪委监委把省委省政府10件为民实事与重点民生领域政策措施落实结合起来,纳入省纪委监委监督任务工作台账,动态管理、跟进监督、对账销号。目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的“86家县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和省政府妇儿工委牵头的20万名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2件民生实事已完成,其余8件也取得阶段性成效。

  “践行为民宗旨,就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整改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小切口入手,做好民生‘大文章’。”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针对民生诉求久拖不决、部分问题“案结事不了”等问题,省纪委监委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信、访、网、电”举报平台作用,推广“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民事直说”工作法,同时,深入学习运用“浦江经验”,开展领导干部包案化解典型重复举报工作,推动实现“案结事了”。

  “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要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以正风肃纪反腐新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