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
大漠奇观,远古走来的生命记忆
月牙泉
天地之间,那些所有矗立在荒漠中无声的生命都让人心生敬畏。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戈壁,悠远的蓝天包容在你上方,洁白的云絮徜徉在你顶端,厚重的黄土承载在你脚下,你依然矗立在这里,诉说着从前,凝视着远方,塑造着生命……
从敦煌市区向西北方向行驶约180公里后,一片鬼斧神工的大漠奇观映入眼帘,就到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早在远古,这里曾是一片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百鸟鸣欢的生命绿洲。在经历了亿万年湖底沉积、地壳运动、雨水冲刷、劲风侵蚀等自然的变化后,便诞生了如今我们眼前这片神秘的雅丹地貌。
这是一座绵延400余公里的天然雕塑博物馆,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亘古荒原,亦是一处极具诱惑的探险极地。
正午时分,烈日炙烤。乘车穿行在雅丹地貌之中,宛如穿行在一座座中世纪的古堡之中。此时的敦煌雅丹,收敛了魔鬼城的狰狞面目,在黑色的砺石沙海中,一座座被风蚀的黄色土丘神秘莫测,奇幻万千,引人遐想。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孔雀回眸、西海舰队、天外来客……即便是想象力再丰富的艺术家,恐怕也无法将他们一一再现出来。
站在景区内的制高点极目远望,雅丹地貌尽收眼底。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竖立横卧、错落有致。高的像古塔、方的像宫殿、圆的像麦垛、细长的像一列火车,又像一支舰队,还有的像雄狮、像骆驼、像巨佛……望着这些自然造化的大漠奇观,人们尽情发挥着想象力,每个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不一样。你可以大声赞叹,也可以静静观赏,亦可以吟诗两句,或为之兴奋,或为之惊叹,或为之感动。
倾听
悠悠驼铃,跨越古今的丝路梦想
敦煌,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壁画艺术,还有一处奇异的沙山与美妙的泉水共存的美景,这就是著名的鸣沙山与月牙泉。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黄昏时分,走进鸣沙山,蜿蜒曲折的大漠闪耀着太阳的光辉、闪烁着光影的流动,仿佛从天幕中倾泻而来,让我不由得脱掉鞋子、光着脚丫、卷起裤管,深深地沉醉在这浩瀚的大漠沙洲里。
一路走来,脚下每一步坚定的力量都被黄沙慢慢稀释。站在鸣沙山顶,俯瞰鸣沙山环抱清泉,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取名为月牙泉。月牙泉的清泉,泉水湛蓝,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般的沙丘上,美不胜收。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颇为奇观。
据古文献记载,此泉在后汉时期就有,千百年来流沙堆积,泉水从未枯竭,实为自然界一大奇观。史书上关于“元鼎四年,有神马出渥清水中,武帝得之,作天马歇”的记载,给这颗沙漠明珠更增添了几分神韵。
夕阳下,落日的余晖照在鸣沙山上,洒在月牙泉中。我想,若是没有鸣沙山的相伴,月牙泉也许不会如此迷人,而若是没有月牙泉的相依,鸣沙山也许不会如此灵动。
守护
大漠之上,穿越千年的感动
阳关博物馆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内地与中西亚之间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将时间退回到公元366年的那个黄昏,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三危山上,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他蓦然抬头,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于是心有所悟,决定在此修行拜佛。在坚硬的崖壁上,乐僔凿下了第一个石窟。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
走入莫高窟,如同走入心灵的深处,追随心灵的感召,让我忘记时空,亦忘记自己。这里的每一部典籍都记载着那被世人遗忘的故事,每一尊雕像都有脉搏,每一幅壁画都有呼吸。在这充满神奇的洞窟里,他们穿越千年,似乎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边。
“这是莫高窟第96窟,窟内这尊高35.5米的佛像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穿行在不同时代建造的石窟中,敦煌研究院的讲解员为我们娓娓道来,讲述着一个个故事。他们,是敦煌艺术的一扇窗户。透过他们,更多的人看懂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艺术,看到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如今的敦煌,依然有一群热爱并且传承她的守护者,他们用生命与智慧,守护着敦煌艺术的魅力与神奇,也将自己与莫高窟紧紧相连。而这里的每一位守护者和无名艺术家,都值得我们去深深致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