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wap版要闻

《敦煌,敦煌》:一部自传式敦煌“保护史”

 2023/09/05/ 09:1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一部自传式敦煌“保护史”

  俞耕耘

  “我默默地站在这个曾经震动世界而今已空无所有的藏经洞中央……”常书鸿初到敦煌,百感交集。这位20世纪30年代留学法国的画家,承担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工作,从此毕生心许敦煌,成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敦煌,敦煌》这部自传是常书鸿的自白,见证了一段敦煌“保护史”。

  “我感到深深内疚的是,自己在漂洋过海、旅居欧洲时期,只认为希腊、罗马和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是世界文艺发展的高峰,而对祖国伟大灿烂的古代艺术却一无所知。”从书中常书鸿的解读可以看出,如顾恺之吐丝般的衣纹勾勒、吴道子吴带当风般的盛唐飞天、李思训一样的辉煌用色,构成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美学风格。

  敦煌研究也彻底改变了常书鸿的艺术观。他认为,敦煌艺术,对中国画史也起到了参照效应。传统画史,大多只重文人士大夫,贬抑画工创作,留名的不过吴道子、阎立本、曹霸、李思训、王维等人,“绝口不谈或者只是浮光掠影地扯上几句民间的艺术创作,这是不对的。”

  常书鸿和同道、门生,一边充当除沙修墙的“民工”,一边是勘查临摹的画匠,经历着各种生死风险、艰难困苦。他痴迷艺术,不计得失,也付出了家庭离散的代价。抗战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告别返乡,女儿常沙娜出国深造,这更使他倍感孤独。常书鸿的难得在于他的共情与体谅,始终理解友人选择,也总在内省对家人的亏欠。

  文物保护,也被赋予多个层面,既有抢救保护,又有修复研究。洞窟壁画临摹,是技术性与艺术性合一的大工程,可分为客观、复原和整理三种临摹方式。本质上,这是以常书鸿为代表的敦煌人,与古代艺术工匠的对话、切磋。揣度古人作画的色相、墨线与着色,最大限度复现壁画原貌。

  书中记下了临摹的艰辛,“我们没有梯架设备,没有照明器材,只能在小木桌、小凳上工作,对看不清的地方,就要一手举着小油灯,一手执笔,照一下画一笔,十分费力。要是临摹窟顶画时,就更加艰苦,要仰着头,脖子和身体都成了90度的直角。”

  从旧中国徒有空头、没有经费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换了天地,人力、物力与财力,都有了保证。“新中国成立前我们的临摹,由于种种困难,在无财力、缺器材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那些劣质颜料,有的甚至是用红土、泥土经过自己的漂洗沉淀来代替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能用上以前不敢奢望的材料,“故宫博物院还支援了我们一批他们旧藏的矿物质颜料。”

  常书鸿近乎痴人的执着,彰显了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纯粹的艺术理想。《敦煌,敦煌》写出了常书鸿的人生与敦煌的改天换地。该书以口述历史的第一视角,诠释了艺术人生的真意,那是一种大境界——心许艺术,虽苦犹乐,不畏艰险,甘于寂寞,为传承万代,功成不必在我。

  (《敦煌,敦煌——常书鸿自传》,常书鸿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