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高翔摄
大漠深处,驼铃声声,三危山下,敦煌莫高窟静静伫立。
9月6日,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敦煌文博会是我国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际文化博览会,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一次。
融汇东西,共促多彩
敦煌人的一天,是从一碗“合汁”开始的。作为地方美食,这道菜由羊肉、猪肉、鸡肉和各类配菜,调和熬制而成。美食折射文化,敦煌的融会包容不言而喻。
延续近2000年的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历史上,“华戎所交,一大都会”的敦煌,一开始就具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潜质。东来西往的驼队,带着各类商品、习俗、思想等,交汇于此,多彩、包容的文化基因不断沉积,造就了“世界的敦煌”。
走进莫高窟第285窟,抬眼望去,西域的菩萨与中原的菩萨、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印度的诸天与中国的神怪,共处一室、姿态各异。和“合”万物的理念如同落款,刻于壁画之上。
打开藏经洞,6万余件以各种民族语言书写的佛经典籍和社会文书,蕴藏世界千年文明景观;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对莫高窟第85窟进行修复,历时8年,创造出科学的壁画保护修复方法,并向全国推广……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底蕴丰厚的敦煌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映照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科技助力,永久保护
实时游客量、文保工作现状、天气实况……在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的大屏上,数据实时更新。
为延缓壁画衰变、预防各种病害,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国内文博界率先建立石窟预警监测体系。
“对窟外环境温湿度、降雨量、岩体裂隙、沙尘等进行监测,预防文物本体灾害的发生。”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主任王小伟说,所有开放参观洞窟安装温湿度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一旦数据超标,就会自动报警、暂停开放,让洞窟得到“暂时”休息。
走进敦煌研究院建设的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四季”被随时定义。
高约两层楼、占地1.6万平方米,可承载数吨重的大型土遗址样品多场耦合实验室,分夏季仓、冬季仓和风雨仓。仓体内可模拟零下30摄氏度到60摄氏度气温、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等各种气候条件。
“多场耦合,简单讲,就是同时模拟多种不同的条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在电脑前调好参数,仓内就能自由完成特定环境对土遗址及其文物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既能为保护工艺和材料的使用、研发提供科学数据,也能防患于未然,实现预防性保护。”
“我们还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4年来,敦煌研究院为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文保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运营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成立国内目前唯一的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初步建成具有行业示范和影响力的“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应急指挥中心”……“4年来,敦煌研究院不断健全文物保护科学体系,保护手段越来越科学规范、越来越有成效。”苏伯民说,多项文保科技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未来,敦煌研究院将努力建成“一带一路”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国家科技平台。
“窟内文物窟外看”,实现永续利用
精美绝伦的壁画、翩跹起舞的飞天……沿着莫高窟“飞天”专题线路游览,既能参观实体洞窟,又能在虚拟的AR内容中与飞天互动。
“飞天”专线,是基于“数字敦煌”,结合空间定位、虚实融合等技术,为莫高窟创造的一个虚拟孪生世界,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
“只有把敦煌石窟所有文物的信息数字化,才能切实地让敦煌石窟信息永久保存,才能真正地让后代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必须与时代同行、与科技发展相融合。
“数字敦煌”,发轫于数字技术的联想:将敦煌文物原原本本搬进电脑。但这项工作,绝非是简单“搬运”。
初秋,莫高窟第265窟,正进行数字采集,即通过高精度摄影录像,生成数字图像。
“数字采集不是想拍就拍。”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图像处理研究室主任安慧莉说,先要综合考虑洞窟大小、形状及损坏程度和摄影难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并进行科学论证。然后,使用定制轨道、摄影车等专业设备,采用恒温冷光源进行拍摄,将人为影响降到最低。
“采集不易,拼接更难。”安慧莉说,形状、颜色、图案都要“无缝对接”,就是人物发丝,也要保证“不开叉”。
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以一个80到100平方米的中型洞窟为例,摄影采集组需要4到5人,拼接小组需要5到6人。以10个人为一组,完成全部工作需要3个月。
“刚开始,一年只能拍2到3个洞窟。”安慧莉说,现在,技术改进、规范建立,一年可以拍20多个洞窟,拼接10多万张图片。
截至2023年6月,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90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79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海量的数字化成果。所有数据都按规范建立数据档案,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更多可能。
“高效、高保真采集,是‘数字敦煌’未来的努力方向。”苏伯民说,研究院将为所有洞窟、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灿烂文化。
多措并举,引领敦煌学研究
今年8月19日,《敦煌研究》创刊40周年。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苏伯民说,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研究》共刊出正刊200期、特刊11期,发表论文4100余篇,刊发内容涉及敦煌学的所有专业,已成为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必读期刊,对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具有引领作用。
“敦煌学博大精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说,需要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普及。
今年4月上线的“数字藏经洞”,是敦煌研究院普及敦煌学的新尝试。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数字藏经洞”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进行了复原。用户可“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
“文物与科技的融合让再现藏经洞成为可能。”苏伯民介绍,敦煌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敦煌学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寻找突破口,在更大范围内采取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对比的研究方法,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0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行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3年09月01日本周六晚十点半,这里有个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开讲啦
- 2023年09月01日【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敦煌:开学第一课 学生跳“飞天”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2023年08月28日甘肃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