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万及敏
9月6日,传承丝路文化与构建文明新形态主题论坛在敦煌举行,会议嘉宾围绕传承丝路文化,提出了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为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论坛现场。
“敦煌是文化的宝藏也是学术的宝藏之地,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原文化部部长、“人民艺术家”王蒙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敦煌学包含美学、文物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经过常书鸿、樊锦诗等历代敦煌守护者的守护,已逐渐成为国际显学,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敦煌文化,期待更多的成果展出。
原文化部部长、“人民艺术家”王蒙接受新甘肃客户端记者采访。
9月5日晚,《飞天》音乐剧在敦煌大剧院精彩上演,王蒙受邀观看了演出。“我个人对敦煌壁画、彩塑有很大的兴趣,音乐剧把壁画和彩塑这样的视觉艺术,通过音乐、歌词展现了出来,是一种弘扬敦煌文化有趣的方式。”王蒙说,这样还远远不够,期待有更多的艺术家、作家去钻研、去构想,助力敦煌重现当年的繁荣。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说,千百年前,这里不仅是繁荣富庶的商贸都会,更是包容开放的文化之都。千年的丝绸之路孕育了璀璨的文化,频繁的交流互鉴呈现了多彩的文明。今天的敦煌,再次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交融的平台。
“文化的孕育和传承穿越千年,文明的融汇和互鉴历久弥新。”邱华栋说,在这全球瞩目的时刻,让我们向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发出倡议,积极履行第六届敦煌文博会的文化使命,传承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突出创新创造,为弘扬敦煌文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而携手努力。
台下嘉宾认真聆听。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认为,敦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迹,也是文化的瑰宝,同样,敦煌也是开放包容的,这种互惠互利、互助互赢的合作精神也与丝路精神相符合。
早在几年前,李少君写过一首与敦煌相关的诗歌——《荒漠上的奇迹》,诗歌中写道,荒漠上的奇迹总是比别处多,比如鸣沙山下永不干涸的月牙泉,比如三危山上无水也摇曳生姿的变色花……“敦煌是创作的宝库,而继承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李少君在接受新甘肃记者采访时说道,希望能在敦煌建立一个边塞诗博物馆,一方面能把历史的文化成果永久性保留下来,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在边塞诗博物馆记录“一带一路”国家的现代诗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06日以文见史 用《读者》解码敦煌文博会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2023年09月06日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在敦煌成功举办
- 2023年09月05日【喜迎第六届敦煌文博会】记者手记:九月敦煌 热情拥抱世界
- 2023年09月06日【喜迎第六届敦煌文博会】民间艺术“匠师”的敦煌情结